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幼儿教育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9780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探讨幼儿教育问题。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幼儿教育引入主体间性理论的必要性。阐述了用传统主客体理论哲学来看待教育时,就会将教育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是实现主体力量的对象化活动。然而教育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教育过程中,任一个主体被客体化、对象化,都必然导致教育的僵化,而丧失了教育的本意。主体间性理论则能够弥补这一缺陷,把教育看作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完整的人而发生相互作用的行为,教育活动就是主体间的一种交往活动。由于当前幼儿教育受传哲学影响严重,教师往往把幼儿当成是客体来施加教育,造成幼儿主体性的地位得不到重视。从而提出以主体间性视角重新审视幼儿教育,以期实现师幼的和谐交往。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主体间性理论对幼儿教育的适用性。首先,阐述了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享有法律权利的人。其次,幼儿是成长初期的人,其身体发育迅速但容易受伤,动作协调性不强,自理能力差;认知结构处于前运算阶段;情绪易冲动且外露;语言发展以口头语言为主。因而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在认知方式、情感表达和交往方式上都跟成人有所不同,幼儿与教师之间可以构成特殊的主体间性。同时师幼交往还具有主体平等性、双向互惠性和情感共通性等主体间性基本特征。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主体间性理论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应用。首先是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把主体间性的哲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注入到新的教育理念中。其次是分别指出在游戏活动中、日常生活活动和教学活动中,师幼关系受传统主客体理论的影响,存在各种问题。就如何重构“师—幼”之间的主体间性,向教师提出相应的建议。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创设愉快的环境;与幼儿共同游戏,并给予指导;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提升幼儿的主体地位,实现师幼交往中的相互平等;加强情感的交流,实现师幼交往的情感融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领悟能力和反省能力,同时要掌握科学有效的交往方式。
其他文献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的情况下,国家间诉诸武力的行为明显减少了,但武装冲突的根源却远远未能被消除,尤其是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仍旧频繁发生,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或背井离乡
本文对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概念命名和诊断标准进行了探讨。MOF的概念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烧伤或大手术等损害24小时后顺序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并达
为促进慈溪市蔬菜产业提升,对慈溪市蔬菜生产进行了现状和问题分析,并提出主要对策和建议.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是以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并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和(或)梗死为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I )和不稳
目的考察柚皮素(黄酮类化合物)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中氧化应激介质生成的影响。方法用灌胃法,小鼠连续7天预给予柚皮素(25,50,100mg·kg-1),第7日经腹腔单次注射四氯化碳(CC l
本文试图探讨云南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所导致的民族源流的多元性、民族分布的复杂性、民族经济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民族社会发展的差异性这些在民族地理学中至为重要的课题。
<正>一、案例描述新学期,我又接手了一个新班。在新生入学第一天,班上学生小A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一头不规矩的发型,手腕上还带着饰品。穿的衣服也不是普通的学生装,而是
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化对于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在新知学习后进行回顾与反思,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解题后进行反思能够对于解题过
纵观20年来毕飞宇的创作历程,不难看出毕飞宇是在不断的自我调整中前进的,目前学界有关毕飞宇小说的研究文章不在少数,但研究角度都略显单一,总体而言对其作品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对
本文借由2011年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和商务部先后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和《商务部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