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合成、改性及锂电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d5069352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传统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由于其较低的理论容量(372 mAh g-1)已不能满足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需求。因此,研发具有高容量的负极材料成为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种潜在的负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容量而被广泛研究。然而,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体积变化,导致比容量的快速衰减和较差的倍率性能。本论文通过巧妙的设计合成了核壳MgFe2O4@TiO2、多孔网状MgCo2O4和ZnCo2O4@N-C复合材料,从而改善这三种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内容主要概括如下:(1)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均匀单一的MgFe2O4球形纳米颗粒,并利用酞酸丁酯的水解作用合成了MgFe2O4@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测试,与纯MgFe2O4相比,MgFe2O4@TiO2复合电极材料显示出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在0.1 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MgFe2O4@TiO2依然具备620mAh g-1的可逆比容量。(2)采用溶剂热法和后续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由二次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的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MgCo2O4。所制备的MgCo2O4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了优异的储锂性能,在0.5 A g-1电流密度循环150圈可逆容量为824 mAh g-1。多孔MgCo2O4电极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归因于这一新奇的多孔网络结构。多孔结构能促进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的充分接触,提高材料利用率,也能有效缩短锂离子传输路径。与此同时,这种奇特的多孔结构还能有效减缓充放电过程当中发生的体积膨胀问题,进而体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3)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15-30 nm的ZnCo2O4纳米颗粒,并利用盐酸多巴胺化学聚合对其进行碳包覆。碳包覆不仅能阻止高电化学活性的纳米颗粒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还能有效提升材料的导电性、减缓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保证稳定的SEI膜的构成。ZnCo2O4@N-C复合材料在500 mA g-1电流密度循环100圈仍维持较高的可逆容量为1146 mAh g-1,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此外,甚至在2000 m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其可逆容量仍然可达到811 mAh g-1,体现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
其他文献
分子筛的合成通常采用水热合成法,大量水溶剂的使用不仅占据反应釜空间,导致合成效率降低,而且母液排放量大、污染严重,因此,开发低污染、高产率的分子筛绿色合成路线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此,近年来还发展了干胶转化法、高浓体系合成法、无溶剂体系合成、气固相合成等多种方法,其中,蒸汽辅助晶化法属于干胶转化法中的一种,因具有母液排放量少、模板剂用量少、反应釜压力低、固体产率高、绿色环保等优点,而受到了广泛的
反应扩散方程在描述种群入侵、流行病传播、材料形变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经典的反应扩散方程的扩散项为经典的Laplace算子.然而,以卷积算子描述的非局
多电流片较为广泛地存在于空间等离子体和实验等离子体中,如太阳风、日冕以及有反剪切磁位型的托卡马克中。它们往往可以发展产生双撕裂模不稳定性。在经历撕裂模各自独立发
本文研究了董事的社会网络是否能够给公司提供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资源,从而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具体而言,本文探讨了良好的董事网络和高质量审计师在影响公司债务成本方面发
随着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光伏被接入到配电网。光伏并网不但会改变配电网中的潮流分布,其出力的间歇性和随机性还会引起配电网电压波动,进而导致节点电
在轿车结构件上大量使用长度方向有一定曲率的U截面侧弧棱条形件,与左右对称的U截面直条形件不同,由于零件的不对称性、成形和几何约束的复杂性,其回弹变形较为复杂,造成成形的精确性不高,特别是高强钢的应用加大了回弹,更增加了成形的不精确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U截面侧弧棱条形件回弹原因的研究,弄清了不同参数对扭曲回弹和角度回弹的影响规律,提出回弹控制策略,为轿车结构件
为了揭示放牧处理对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d.)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LI-7000 CO2/H2O气体分析仪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等
由于无机矿物聚合物组成配比复杂,导致在碱激发剂激发后形成的无机矿物聚合物水化产物不同,且强度各异;而且无机矿物聚合物水化产物多以凝胶状态存在,很难直接检测出水化产物
近年来,研究药物小分子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热门话题。本文以盐酸吡格列酮-转铁蛋白、盐酸吡格列酮-胃蛋白酶、盐酸吡格列酮-胰蛋白酶、柠檬黄-胰蛋白酶为研究主体,采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圆二色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技术对这四个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共分以下几部分:第一章:综述了本文研究药物-蛋白相互作用所用到的几种光谱方法和分子对接模拟技术,并对药物-蛋白研究领域的发展
人脑是现实世界中结构复杂、功能强大的系统之一。目前,人脑内的结构和功能连接模式已经成为神经影像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关注的主题。在传统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分析中,通常利用单一脑图谱模板划分脑区进而构建脑网络。然而,利用单个脑图谱模板提取的脑网络拓扑特征可能不足以揭示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潜在差异。具体地,不同的脑图谱模板对所构建网络的结构及其拓扑属性影响很大。此外,网络的不同分割节点数量对网络的小世界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