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手术在颈动脉血运重建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颈动脉血运重建是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解除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改善脑供血,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手段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在美国脑卒中总患病率在2.6%左右,其发病机制在于颅内或颅外血管狭窄或血栓形成,该疾病常见原因为颅外颈动脉狭窄,尤其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最为常见。根据狭窄程度,颈动脉狭窄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颈动脉闭塞,对于颈动脉闭塞性病变,单纯的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血管内治疗支架置入术难以实现闭塞血管的开通。对于颈内动脉斑块合并颈动脉多发狭窄的串联病变,单一手术技术操作都有难点。复合手术技术平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两个技术难点。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技术在治疗颈动脉闭塞及复杂颈动脉狭窄等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总结临床经验及摸索出一套合理的脑血管复合手术操作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7月1日至2017年10月31 L日间经复合手术平台治疗颈动脉多节段性狭窄及颈动脉闭塞开通的患者资料,总结病变特点及手术操作要点,分析闭塞患者开通失败原因,规范手术流程,统计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7例患者经复合手术技术行颈动脉血运重建,其中4例为颈动脉狭窄串联病变患者,经复合手术先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再经刀口穿刺行狭窄段支架成形术,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症状改善或未进-步进展。33例颈动脉闭塞患者根据患者术前脑血管造影、高分辨磁共振等影像学结果分为4型,总结各型开通运用到的复合手术技术及开通率、开通效果,6例患者开通失败,其中Ⅱ型1例,Ⅲ型5例。所有病例术后发生皮肤感染、二期缝合者1例,发生术中栓子脱落者1例,发生心功能损害者2例。实现血管再通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或未再发作。所有患者术后1周~1月复查CTA,明确术侧颈内动脉血流情况。结论:1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复合手术综合运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技术、介入诊疗技术及神经导航技术治疗复杂神经外科疾病,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方面扩宽了手术适应症,手术安全性更高,具有独特优势,值得推广。2症状性颈动脉闭塞患者具有手术开通的指征,根据脑血管造影、高分辨磁共振、脑灌注扫描综合评估患者情况,为手术提供指导。3对于颈动脉闭塞、远端存在返流血,且返流血至颈动脉岩骨段者,可尝试复合手术行颈动脉闭塞的开通,开通机率大。4颈动脉狭窄合串联病变患者,单纯开放手术或血管内操作风险大,可运用复合手术平台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穿刺血管内治疗颈动脉多发狭窄。
其他文献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他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活跃在日本当代文坛。其作品不但多以双线平行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并因此而颇具特色、独领风骚,且因其涉及自然、人文和社会科
内阁作为文官集团当之无愧的首领,在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而内阁权力地位尤以嘉隆万时期最为突出。嘉隆万时期是内阁高度发展的典型时期。内阁设立的初衷是满足
目前对于风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对于风速预测的研究效果还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其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大多在25%~40%之间。风电穿透功率超过一定比例之后,会严重影响电能质量和电
为查明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程度,评价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本文在分析长沙市城市地质环境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地铁是百年工程,地铁车站基坑的建设安全关系到地铁运营的安全,关系到城市轨道建设的健康发展,关系到车站周边建筑及管线等的安全。地铁车站基坑工程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成为
课程研究的兴起使课程理论成为教育理论中的显学 ,课程理论在试图涵盖教学论的同时 ,也进入了教育学尤其是教育学基本理论的领域 ,造成了后者的危机。但双方是一种在相互汲取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是识别人地协同规律、支撑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和热点需求。通过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框架构建,耦合能值及方法,提出自组织能力指数(SO)、生态压力指数
现代化机械系统日益复杂,靠单一传感器采集信息,分析出的结果不完整,不能反映机械整体的振动情况,需要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对多信息资源综合处理。信息融合的意义在于将多传感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导航定位需求的快速增加,室内定位已成为全球定位系统在室内环境中的重要补充,也是目标全程跟踪定位的瓶颈。室内传输环境的复杂性和干扰源的多样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民生活质量的迅速提高,一方面,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家庭布置居室对绿色环境的情趣追求也在不断增长。传统的植物生长箱可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