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与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设计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wang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高校校园户外空间中的“行为——环境”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学生使用的角度出 发,立足于弥补目前高校建设中理论与实际建设中的不足,对当前高校校园中的问题进行探 讨。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对他们来说,校园不仅是一个物质上的生存环境, 更是一个精神的家园。然而,在实际的建设中,很多高校仅仅把校园为一个单纯的物质环境, 满足于简单的功能要素,而忽视了大学生在精神方面的需求。 本文一方面以发展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讨论大学生行为心理以及校园活动 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实地的调查,了解目前高校校园建设中户外环境设 计与实际行为关系之间的矛盾。两者相互结合,研究校园环境设计的元素以及应该遵循原则。 最后,通过对各个环境元素设计改进途径的总结,进一步研究目前校园规划在设计体制 与方法上的不足。在一个规划师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出校园环境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户外空间 发展心理学 环境——行为关系 调查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当代建筑理论在重新统一后的柏林进行的实践和发展。在当代柏林,功能主义、立体主义和理性主义三种现代建筑设计倾向表现比较突出,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生态建筑在柏林的
随着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以传统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农村小城镇正在不断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其中,基于农业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已成为带动农村小城镇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全球大部分人将居住在城市里,中国也不例外.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以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0年的36.1%,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达
该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文章从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出发,理清了历史街区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历史街区保护的目的和要求,论文的第二部分是研究的主体,从分
本论文课题来源于笔者于2001年8月在导师钱锋教授指导下参与的江苏省常熟市体育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项目.这一项目由常熟市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项目负责
人民广场是上海的城市标志之一,是上海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本文通过对人民广场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意在提升城市开放空间的品质,满足社会生活多样化的
江汉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经济发达,是湖北省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历代人口迁移,历史行政区划以及地域环境等的影响,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呈现出混杂性和快速更替性的特点
小户型住宅是我国商品化住宅市场中的类型之一。它满足了一部分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面积虽小但能够将有限的空间资源加以科学配置,反映了我们所处时代特有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住宅
建筑存在于社会的目的纠缠之中.而建筑学与哲学虽然是各自平行的两个领域,但在理论研究中常常互相成为各自的论据,尤其在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中,当时的源自于哲学的世界观的抽
伴随着农业发展如何转型升级、城市环境怎么改善及城市边缘区如何统筹协调发展等诸多问题的出现,迫使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关注城乡统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兼有经济功能、社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