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G激光治疗PVD型飞蚊症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YAG激光治疗PVD型飞蚊症的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风险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诊断为PVD型的飞蚊症患者,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及治疗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为YAG激光治疗组(研究组)及对照组(无干预措施)。纳入研究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激光次数、患者自诉“飞蚊”形态(点状为主、线状为主或片状为主)及“飞蚊”数量(≤3个或>3个)。随访时间1年以上。主要研究指标为经YAG激光治疗后自觉症状明显或完全缓解(缓解率>50%)的患者比例,并与对照组的飞蚊症的自发缓解情况对比。分别以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与YAG激光治疗有效(显著或完全缓解)及与飞蚊症自发缓解相关的风险因素。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 25.00(SPSS Inc,Chicago,USA)进行,设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共纳入409名PVD型飞蚊症患者(409眼),平均年龄为(60.35±9.13)岁,女性占71.9%。研究组纳入230名患者(230只眼),平均年龄为(60.18±8.88)岁,平均随访时间为(21.40±5.58)个月,50.4%患者在末次随访时表示飞蚊症显著或完全缓解;对照组中33.0%的患者自觉飞蚊症显著或完全自发缓解;研究组的飞蚊症明显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在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OR=1.036;95%CI:1.004-1.069,P=0.029)与YAG激光的有效性呈正相关,“飞蚊”数量越多(>3 vs≤3;OR=0.522;95%CI:0.292-0.934,P=0.028),经YAG激光治疗后的疗效越差;随访期间未发现与既往报道的YAG激光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共纳入179名患者(179只眼),平均年龄(60.56±9.47)岁,平均随访时间(23.89±6.73)个月,自发缓解的时间平均为(16.63±10.63)个月;在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中发现,“飞蚊”数量越少(≤3个)(OR=0.358;95%CI:0.180-0.712,P=0.003)其激光治疗效果越好,年龄(OR=1.043;95%CI:1.006-1.082,P=0.023)与飞蚊症的自发缓解呈正相关。结论:YAG激光消融治疗PVD型飞蚊症具有较好的远期有效性及安全性。年老和“飞蚊”数量少的患者更倾向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大约1/3的PVD型飞蚊症患者会在随访中症状明显自发缓解。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外侧入路与中间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公共电子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外侧入路和中间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对比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自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文献写作语言为汉语或英语。根据既定的纳入标准
学位
目的本文分析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住院时间(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PLOS)延长的危险因素,优化围手术期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部战区医院胸外科190例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即喉罩麻醉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2例、女性98例,中位年龄51.5(41,59)岁。以中位PLOS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为明确使
学位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硬化、滑膜增生以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目前全球地区范围内已有超过3亿OA患者,而在我国原发性OA在40岁以上人群中的总体患病率高达46.3%。膝关节是其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具有较高患病率和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外OA大多数采用药物、
学位
研究目的:临床观察及研究显示,由于全子宫切除术一定程度上破坏女性盆腔的组织、盆底支持结构与其相关的血管神经系统导致发生诸如疼痛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求一项能够治愈疾病,又能降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术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全子宫切除术分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优劣势的研究均主要关注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时间等方面,缺乏对盆底功能影响方面的研究。本研
学位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无创影像技术的发展,子宫内膜与肌层交界部位的一部分特殊显像区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即子宫结合带(Juctional Zone,JZ),也称子宫内膜交界区。既往学者大多认为子宫是由子宫内膜、肌层、浆膜层三部分构成。1983年Hricak基于核磁共振成像的观察,率先提出JZ这一概念。它由广义上的子宫肌层的内肌层部分构成,在核磁共振T2成像上显示较外肌层更低的信号强度。组织学证明
学位
目的:通过对开腹与腹腔镜辅助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Perforation of duodenal ulcer)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发生率高的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评价两种术式的优缺点,以期对临床医生在进行术式选择及术后处理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氩气刀与干扰素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 IN)患者的治愈率、病变持续率、进展率、复发率及安全性,评估氩气刀治疗阴道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指导临床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治疗的阴道上皮内瘤变Ⅰ级(40例)及Ⅱ级(20例)病患共6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组,药物治疗组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发现时都为晚期且存在盆腹腔广泛转移。目前晚期卵巢癌经典的治疗方式是肿瘤细胞减灭术辅以含铂类药物的术后化疗。尽管大多数患者对初期治疗敏感,后续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术后残余瘤大小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新辅助化疗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由于能增加肿瘤切净率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目前认为其可以为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术前缩小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子痫前期可以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和多脏器损伤等,目前仍是全球范围内妊娠妇女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多学者认为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原因是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异常和胎盘血管的重铸障碍。近年来研究表明胎盘滋养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增加对螺旋动脉的重塑有利,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导致的胎盘浅着床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多种分子参与
学位
背景和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脊髓神经细胞死亡,从而造成轴突断裂以及神经脱髓鞘反应,最终结果使神经功能传导受阻、机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活动造成严重伤害和极大负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在SC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氧化应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