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结合带厚度对不孕症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zh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无创影像技术的发展,子宫内膜与肌层交界部位的一部分特殊显像区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即子宫结合带(Juctional Zone,JZ),也称子宫内膜交界区。既往学者大多认为子宫是由子宫内膜、肌层、浆膜层三部分构成。1983年Hricak基于核磁共振成像的观察,率先提出JZ这一概念。它由广义上的子宫肌层的内肌层部分构成,在核磁共振T2成像上显示较外肌层更低的信号强度。组织学证明JZ与子宫内膜均发育自苗勒管,故JZ存在着与内膜相似的组织学特性,其上存在着大量雌孕激素受体,能随月经周期的改变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这使得JZ在子宫的收缩蠕动、经血排出、配子输送及胚胎着床中起到重要作用。多项关于子宫腺肌病的研究发现,JZ的结构及功能异常导致自身的异常收缩、内陷,可能是内生型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之一。JZ的异常增厚,可能不利于精卵结合、受精卵的着床及后续胎盘的植入,相关研究认为这可能是部分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结局不理想的病因之一。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依赖于病理学,各项无创性检查如三维超声、核磁共振等均不能取得满意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单纯的JZ增厚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子宫腺肌病。鉴于JZ本身的特性及对妊娠全过程的影响,本文将JZ厚度独立出来,着重探讨当不孕症患者仅存在JZ增厚时对IVF-ET结局的影响。旨在分析JZ病变对妊娠的影响以及为细化子宫腺肌病的分型提供参考。研究目的:比较分析JZmax≥12 mm和JZmax<12 mm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IVF-ET结局,探索可行的治疗方式,以期针对性的管理JZ增厚患者。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与遗传医学中心行IVF-ET的260例行盆腔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不孕症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JZ厚度分为2组:病例组148例(JZmax≥12 mm),对照组112例(JZmax<12 mm)。并对病例组进行亚组分析,按移植新鲜胚胎或冻融胚胎分为鲜胚移植组与冻胚移植组。分析比较各组间基本临床资料与妊娠结局等指标。研究结果:对照组vs病例组。临床基本资料:对照组CA125(20.5±17.32 vs 28.43±25.47,P=0.001)、清宫超过3次以上的比例(0.00%vs 4.73%,P=0.021)低于病例组。妊娠结局:对照组临床妊娠率(52.68%vs 37.16%,P=0.013)、种植率(36.89%vs24.81%,P=0.004)、活产率(34.82%vs 22.97%,P=0.035)均高于病例组。校正CA125、清宫3次比例后,发现JZmax≥12 mm是影响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鲜胚移植组vs冻胚移植组。两组间临床基本资料与移植周期资料无显著差异,鲜胚组的临床妊娠率(22.86%vs 41.59%,P=0.045)低于冻胚组。研究结论:1.与JZmax<12 mm的不孕症患者相比较,JZmax≥12mm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均显著降低。JZ max≥12 mm是影响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一个独立因素。2.JZmax≥12 mm的不孕症患者采用冻融胚胎移植相较新鲜移植的临床妊娠率显著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术前及术中情况、术后各项指标等进
学位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入路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p 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肿瘤学效果、生活质量和肛门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06月-2018年06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确诊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计98例。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腹腔镜经腹p ISR手术组,共52例患者,另一组为腹腔镜Miles手术组,共46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基础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ICU住院时间及住院结局等临床信息,通过回归分析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住院期间死亡及发生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计算得出以外周血中的有核红细胞计数(nucleated red blood cell count,NRBC)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预后指标的截断值,并进一步阐明NRBC对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儿
学位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发病率逐年增高,今年来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第二大原因。DKD起病隐匿,异质性大,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对DKD进展的风险评估、分层管理和个体化治疗以及改善预后非常重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电子病历系统
学位
目的分析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蛋白1受体(NOD1)基因rs2075820、rs2075822、rs2907748以及rs2907749四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东北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明确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对这些基因位点的影响,从而指导儿童哮喘的预防及个体化治疗。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27例哮喘患儿为病例组。选取同一时间段我院儿保科健康体检的儿童99例为
学位
目的基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构建新的肝癌预后模型,为预测肝癌的预后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肝癌病人的m RNA表达谱和临床数据收集于TCGA肿瘤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GEO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和ICGC肿瘤基因数据库(International Cancer Genome Consortium)。通过R软件分
学位
目的:评价外侧入路与中间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公共电子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外侧入路和中间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对比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自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文献写作语言为汉语或英语。根据既定的纳入标准
学位
目的本文分析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住院时间(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PLOS)延长的危险因素,优化围手术期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部战区医院胸外科190例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即喉罩麻醉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2例、女性98例,中位年龄51.5(41,59)岁。以中位PLOS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为明确使
学位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硬化、滑膜增生以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目前全球地区范围内已有超过3亿OA患者,而在我国原发性OA在40岁以上人群中的总体患病率高达46.3%。膝关节是其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具有较高患病率和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外OA大多数采用药物、
学位
研究目的:临床观察及研究显示,由于全子宫切除术一定程度上破坏女性盆腔的组织、盆底支持结构与其相关的血管神经系统导致发生诸如疼痛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求一项能够治愈疾病,又能降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术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全子宫切除术分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优劣势的研究均主要关注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时间等方面,缺乏对盆底功能影响方面的研究。本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