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工业空间从“生产岸线”到“生活岸线”的更新设计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d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半个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上海中心城区的工业空间大量迁移和废弃,造成许多城市问题。同时在上海城市更新的时代背景下,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滨江工业空间提出了合理转型的要求。因此滨江工业空间从“生产岸线”到“生活岸线”的更新研究,是当前中国城市转型中的迫切需求和重要任务。
  本文以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发展历程的杨浦滨江南段工业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城市滨江工业空间更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综合性学科的基础研究后,进一步聚焦在建筑学意义上的城市空间,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其生活化更新设计:1.设计内核,充分珍视杨浦滨江生产型工业遗存的物质空间和精神文化的内涵价值,以工业传承作为生活化转型最为核心的设计原则;2.设计理念,基于杨浦滨江生产性工业空间的现状问题,提出生活化、生态性,智慧型作为指导生活化转型的愿景;3.设计策略,将内核和理念落实在行动上,是一个包括交通脉络的贯通融合、公共空间的开放共享、后工业景观的场所挖掘和功能配套的多样复合等内容丰富而系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为强化杨浦滨江工业空间向生活化更新的特色魅力,而将有限介入作为主要的设计策略。
  基于对杨浦滨江工业空间更新项目的梳理,本文得出初步的结论,希望可以对黄埔滨江两岸其他工业空间的生活化更新提出可借鉴的指导建议,并自省不足以展望未来。
其他文献
约翰·海杜克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美国建筑师、教育家。其作品从住宅系列一直延伸到相关的城市研究。同时,海杜克的作品呈现出深奥而难以解读的特点,尤其是后期关于城市的作品。这就造成了目前对海杜克的作品研究主要停留在早期住宅系列的现象。  虽然海杜克各个时期的作品之间的差异性大,但是海杜克的作品仍然具有连续性。所以为了研究海杜克的城市理念,就必须返回住宅系列作品并对其进行研究。在确定了这种连续性后,就把研究的
在建筑学领域内,人们通常认为建筑的设计、建造时间与建筑的建成品质是负相关的,在短促的设计和施工周期内,很难产生高品质的建筑。在中国快速发展的20年的大环境下,建筑的设计、施工周期都非常短促,如何在这短促的周期内设计、建造出高品质的建筑是中国建筑业需要关心的问题。OPEN建筑事务所在2012年设计的秦皇岛歌华营地体验中心设计和施工周期只有短短的6个月,却是一个具有很高设计和建造品质的建筑,同时作为国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在二胎政策稳步推进、第四波婴儿潮到来的社会背景下,体验经济形态代替产品、商品及服务经济成为主流模式的经济背景下,购物中心作为新兴商业建筑代表不断发展更新的专业背景下,儿童商业在购物中心内部的业态比重不断加大,业态领域逐步扩张,业态类型趋于多元化。然而,现阶段购物中心在配置儿童商业的过程中,仍存在业态类型同质化、商户组合单一化、建筑形式呆板化、服务理念空洞化等诸多问题。并
学位
中国近现代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和再利用的研究必要性:从时间上看,近现代东西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居住建筑形式和街区风貌;从内容上看,中国近现代居住类历史街区留存丰富,但由于群体价值的忽视而缺乏整体性保护和再利用。通过对近现代居住类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再利用,塑造城市历史文化空间、保存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具有深远的城市社会意义。  价值判断是近现代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和再利用的基础。价值的宽泛
建筑模型一直以来在建筑领域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筑创作借助模型进行方案设计,建筑教学使用模型剖析建筑,商业领域制作模型向客户展示建成效果。有关建筑模型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伴随建筑艺术的兴起,模型在建筑领域开始大量使用。相关研究证明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建筑模型大量丢失或者被毁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意大利格拉西宫举办的一次展览中,三十个在文艺复兴时期制作,并被保存
马赛克艺术诞生于古希腊,在欧洲已发展了上千年,于漫长的历史变革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19世纪中叶,随着上海开埠后的大兴土木以及欧洲装饰艺术的复兴,马赛克艺术随西方建筑体系传入上海。19世纪中叶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上海近代建筑在数量、类型、质量等各方面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西风东渐”下的近代建筑马赛克艺术也快速发展,经历了传入、发展、和盛行三个时期。作为西方传统的装饰艺术,传入中国后的马
学位
位于上海静安区愚园路218号的百乐门大饭店舞厅是近代上海标志性的舞厅建筑。本文重点研究百乐门建筑,并以之为切入点研究近代上海舞厅空间的发展变迁。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空间溯源、发展演变、城市分布三个方面梳理舞厅空间在近代上海的发展脉络,以获得总体的认识。其次从创办过程以及功能配置、空间形制、结构设计、建筑形式等有形建筑要素来分析其建筑策略,同时借用建筑人类学视角对在空间中的行为、身体与建筑的
学位
威尼斯滨水街区公共空间的模度研究,基于对当地居民日常行为的观察,赋予模度新的内涵,将室内空间模度扩展到室外公共空间,将公共空间与人的行为相结合探讨,用更加定量化的方法研究威尼斯的模度特性。在威尼斯的特殊环境背景下分析空间模度与人的行为模度,结合当地居民的行为方式,寻找具有地域归属性的模度特征,进而在威尼斯的限定语境下寻找普适性规律。本文将固定的模度概念进行扩展延伸,基于威尼斯特定的研究背景,形成动
学位
黔东南地区的侗族民居具有干栏与地面两种居住形式,干栏式民居以二层廊屋为主要空间,地面式民居以堂屋为主要空间,既有研究中对其分布亦有一定结论。但从田野调查所观察到的现象来看,南侗地区地面式民居的分布与现有研究不符,且未见文献对此有详细解释。针对这样一个问题,文章提出侗族地区的民居形制有廊屋和堂屋两种原型,通过不同形制在地域流布上的分布特征来验证这一观点。  基于黔东南地区的自然历史背景,首先从地域层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体系及养老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作为我国养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其针对性的研究却明显不足。本文立足于养老体系建设居全国前列的上海,以上海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研究对象,从功能复合化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设计策略建议。  首先,对上海地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复合化的案例进行调研,分析获得上海地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复合化的整体概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