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外滩”工业文明遗产及其保护性改造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ANYU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外滩”即杨树浦路滨江地段是上海近代工业最重要 的发源地,滨江一带绵延十数里的工厂区见证了上海近现代 工业发展的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上海珍贵的历史遗 产,优越的地理位置又使得这一地段极具景观价值。然而其 现状却不容乐观,滨江的景观价值被忽视,建筑的历史价值 和实用价值没有充分利用,交通不够顺畅,居住和生活条件 恶劣,地段的经济价值由于周边工业的衰落而难以体现。 本论文从研究杨树浦滨江地段的历史沿革、现状风貌出 发,分析了影响滨江工业区的形成、发展、衰败的历史、地 理、经济等方面因素,同时对区域内的历史事件及工业建筑 发展进行梳理,论证了“东外滩”的历史地位及意义。并且 通过对区域内现存的优秀历史建筑进行记录与调查,探讨了 如何在后工业时代背景下,对工业革命时代的产业建筑遗产 的保护性改造方法。 关键词:“东外滩”、滨江工业区、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性改造
其他文献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与道路网络格局决定着城市的形态与结构,城市环境的好坏与其形态结构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城市交通与道路环境已成为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拥有了充足的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于是休闲大众化和多样化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现代的闲暇行为
本论文的研究主题是基于自然景观的建筑设计方法,即将同场地所在自然景观的关系作为整个建筑设计出发点的研究。 绪论部分从当代建筑设计新的发展状况出发,提出论文研究的内
城市规划实施政策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城市规划编制成果在城市建设活动中得以有效实施,从而促进城市和谐有序的发展,但在实践中,城市规划实施政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没有得到很好
本文从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的双重视角,对大学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理论的建立是基于教育哲学、社会学以及建筑专业理论之上的。首先归纳和总结了大学形态的类型和价值取向,以
学位
考察近、现代的工业或建筑设计案例,我们发现:由于设计者文化背景的影响,其作品往往会体现出或强或弱的历史因素。因此,从历史上设计流派演化以及各自间渊源关系的角度考察工业或
学位
城市的不断更新,许多原来位于城市边缘的废旧工业厂房的驻地已经成为城市的黄金地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化的加快、宏观经济的调控,导致纺织、机械及重污染企业等相关
本文将建筑学与创新学进行体系对接,形成建筑创新的研究框架。通过比较归纳、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相结合,对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的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进行系统阐述。全
自明城保护以来,在对城市格局和重要文物、历史建筑的保护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明城区历史遗存主体内容的城市形态却日益受到破坏。居住建筑由于量大面广,是明城城市形态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作为快速城市化的中国标本,深圳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从2.5万人的小镇发展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