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州兴宁人罗翙云所著的《客方言》成书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研究客家话词汇的专著。全书对971个客话词汇进行训释,旁征博引,给后人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客家方言材料和相关文献资料。《客方言》出版后得到了包括国学大师章太炎在内的许多学者的高度评价,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客方言》进行过具体、系统的专门研究。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这本著作,分别是:罗翙云和《客方言》、训诂内容、训诂方法、客音存古、成就与不足。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客方言的文献著作和目前学术界对《客方言》这本书的研究情况。第一章概括介绍了作者罗翙云的生平、求学态度、论著和《客方言》这本书。第二章对《客方言》这本书的训诂内容进行研究,包括释义、辨明文字异形、注音和考证本字四个方面。第三章阐述了《客方言》这本书使用的训诂方法:据古训、破假借、因声求义、利用通语和方俗语转相训释。第四章论述了《客方言》一书对客音存古规律的总结,包括古无舌上音、古无轻唇音、日纽娘纽归泥纽、耕青韵与真谆臻韵通、庚阳韵不分、江韵与东韵同、保留闭口音、凡去声字皆转为上声字、无撮口音等九个特点。最后文章对《客方言》的成就与不足作了总结。它的成就表现在:第一部较为规范和条理贯通的客家话词典;从理论上较系统地探讨和总结了客家方言和上古音的联系,证明客音存古和反证清人一些上古音的论点;在吸收明清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解释词义的特点。当然,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词条不齐全、释词体例不一致、引用文献出错、术语使用不严谨、释词不准确、滥用通转原则等。但,瑕不掩瑜,《客方言》无疑是客家话研究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