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方式的身份认同功能分析——一个县城居民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揭示消费方式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并把对这种关系在理论和实证上论证过程中得出的结论,用于解释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消费现象。在阐释这种关系时,本文首先提出了基本假设。即(1)身份可以通过消费方式表现出来,消费方式是进行身份构建和维持的重要手段。或者说,消费方式是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同时,身份对消费方式具有约束功能,个人总是选择与之身份相符合的消费方式。(2)消费方式及其身份认同功能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这两点基本研究假设也是贯穿全文的逻辑主线。  本文研究假设的第二点——消费方式及其身份认同功能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转换过程,要对其加以操作化进行实证研究是非常困难的。本文主要是从文献的归纳和概括等定性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加以论述。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消费方式及其身份认同功能经历的两个转变:一是古代社会的等级消费方式到近代工业社会以后消费方式中等级性相对弱化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等级特权的政治因素的影响减弱,而经济因素和职业因素成为社会身份定位的主导力量,并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二是大众消费社会以来,从具有鲜明阶级特点的消费方式转向重视个人品味风格的消费生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的身份认同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在等级制下,消费方式主要建构和认同的是等级身份。在工业社会,消费方式更注重建构和认同各阶级间的身份差异。而在大众消费社会里,强调个性和自我感在消费方式的选择中受到更多的重视。  在古代中国和欧洲社会,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等级序次。处于不同等级阶梯中的人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消费方式是日常生活中体现这种地位和身份重要方式之一。那些在社会等级结构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总是通过等级内部对某些物品特有的占有和消费方式来划清其他等级的界限。从个人主观方面讲,消费方式同个人对社会等级的自我认同有关。个人只有接受了对自身社会等级和社会身份的定位才能采取与之匹配的消费生活方式。否则,叛逆的情况就会发生。但是,在这种等级分明的社会里,集体意识和等级集团的控制力量非常强大,个人不大容易产生和突破所属集体的约束。这种约束不仅包括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等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约束力,还包括法律等体现国家意志的等级强权。在欧洲中世纪,从日常饮食、住所到服饰都体现了等级身份意识。国家作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常常对其臣民的衣食住行加以限制。这种对消费生活方式的限制最为明显的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各国的“节约法令”。“节约法令”表面上是为了反对铺张浪费,但其实质是各国上层贵族通过“节约法令”来阻止下层贫民对他们的衣着和生活方式的仿效。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礼制社会,等级消费方式的特点是要不能违背礼法的规定。不管是奢侈还是节俭都要做到“奢不违礼,俭不伤义”。等级消费方式作为礼制秩序在日常生活领域的体现,有助于强化传统社会的等级秩序。  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的兴起构成了对原来封建贵族的挑战。新兴的资产阶级想建立起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以体现自己的优势地位。这种新型的社会秩序必然要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并且通过日常消费生活方式加以合法化。资本主义社会在消费方式上的差异是在培养一种对新的统治合法性的信仰。反之,原来消费生活方式上的危机实际上也标志着原来社会关系的合法化危机。消费方式的竞争是新兴资产阶级对业以获得的身份和地位合法性的进一步确认。凡勃伦讲到炫耀性消费方式,桑巴特所论证的奢侈对资本主义产生所起的促进作用,以及西美尔对时尚本质的观点都反映出消费方式上的竞争对身份重构所起的重要作用。  自20世纪50年代消费社会出现以来,消费方式的社会身份功能认同发生了一次重要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功能分析的角度,消费方式依然是身份维持和构建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用消费方式构建身份的过程中不再强调等级或阶级差异,而是强调消费品味和风格的差异。品味、风格与等级、阶级的在身份维持和建构方面有一个重要区别是:尽管品味差别和等级差别、阶级差别一样,都是通过消费方式将自己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但是等级差别和阶级差别强调的是自己在社会阶梯中所处的位置,强调的是地位感,主要特点是垄断性消费方式、炫耀性消费方式。而品味差别虽然也是通过消费方式将自己归于某个群体来建构身份,但是品味并不太强调地位感和阶序感,主要特点是通过群体内独特的消费方式与其他群体区别开来。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种差别的话可以是这样:等级社会(或阶级社会)中的身份认同是在一种阶梯结构中选择自己的位置,而在大众消费社会中的身份认同是在一种网状结构中寻找自己的位置。(2)在通过消费方式维持和建构身份的过程中,出现了另外一种非常有意思逆倾向,本文称之为自我存在感。消费社会中通过自我存在感构建身份与传统社会有显著差别。消费方式的等级差别、阶级差别都是通过将自己划归某个集体来实现身份认同的。而自我存在感是通过强调自己不属于任何群体来定位自己的身份、获得身份认同。这种身份定位不是通过群体之间的差异来获得,而是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来实现,其本质是一种群体疏离感。身份认同不是群体认同,而是自我认同。其特点是强调满足个性化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同消费社会以前相比,消费社会中的身份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全文共六章,包括导言由七个部分组成。导言部分引出本文的基本假设,并对两个基本概念——身份和消费方式——做了理论上的界定。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首先,从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三个角度,阐述了物的社会意义的内涵及其对本文理论建构的作用。由于物品的社会意义反映出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因而而不同社会身份的人根据自己的社会关系中的定位产生不同的需求,再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物品。这样社会身份和消费方式就获得了一种彼此契合的关系。其次,从消费方式上看待身份认同这一问题可以有两种视角。一是个体层次的,二是集体层次的。从个体层次来看,身份是身份是一种心理感受性,其根源是主体对自我形象的看法。个人首先要在内心确认和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决定自己的消费方式。从集体层次来看,身份是一种社会事实,是一些具有类似社会特征的人共同选择的结果。反之,每一个社会集体必须有共同的特征(包括消费方式)才能成为同一个集体。消费方式也是同一社会集体共同认同的结果,同一消费方式的基础是对集体身份的认同。第二、三章是对消费方式及其身份认同功能的历史演变做了一个动态的描述。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在等级制下,欧洲和中国传统社会在消费方式和身份认同上的特点,并指出等级消费方式对于维护等级身份具有重要功能。然后,对于工业社会初期资产阶级的炫耀性消费方式、奢侈消费和时尚等消费方式进行功能分析,指出身份的主动建构和认同是这种消费方式背后主导因素。第三章立足于消费社会这一特定的社会形态,指出注重品味和生活风格的消费方式对于身份建构功能的特殊性。即,品味在身份建构时同时存在着集体所属和集体疏离两种倾向。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实证研究。本文选取的是一个中国中部县城居民做为研究对象,将消费方式是身份建构和维持的重要手段这一理论假设操作化,设计出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第四章主要是将研究假设操作化形成研究工具,并检验主要技术指标。第五章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初步结论。  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基本结论做概括性描述。第二是部分结合中国当前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对数据结论进行解释。通过对样本数据分析发现,本文的一开始所提出的基本假设——消费方式是身份构建和维持的重要手段,或者说,消费方式是消费认同的重要手段,得到了样本数据的支持。从总体上看来,城镇居民的消费动机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用于构建维持身份、获得身份认同的成份。消费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对职业身份、社会地位以及对个性的认同程度都很高。但是,最先设想的通过炫耀性消费来实现身份和地位的竞争动机并没有在本文中得到证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当代的社会转型与工业革命初期的西方社会在社会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西方工业革命初期,整个社会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阶级区分。封建地主阶级日渐衰弱,而整个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大具有对抗性质的阶级。而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呈现一种十分复杂的状况,阶层划分的类别远远超过西方工业社会初期。二是可以归结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民族性格中所具有的内敛倾向,不喜张扬、崇尚中庸之道处事方式是重要解释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专业助人者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心理危机干预与职业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焦点。共情疲劳作为一种独属于助人行业的特殊的工作倦怠,指的是助人者在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过程中
本文旨在回答阶层文化对辨析当代中国城市新中间阶层具有一定的边界识别意义。本文在陆学艺教授主持的“中国社会十大阶层”研究成果的阶层划分基础上,参考导师张宛丽副教授提
学位
学位
经济学通常认为货币是客观理性的经济工具,其价值与用途不受人的主观因素制约。20世纪80年代,Richard Thaler提出心理账户的概念,人们会将不同的资金分类纳入不同心理账户,心理账
学位
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单纯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已难以适应大市场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形势,上世纪80年代农民专业合作
学位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关注了“市场化的社会转型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青年性别实践和性别身份认同的影响”这一主题。市场力量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参与,使强调个人素质和个体选择
学位
解决好越级跳闸和失压引起的大面积停电,是煤矿安全生产、提高效率的重要工作。 To solve the extra-large tripping and large-scale blackout caused by voltage loss, it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团购(以下简称“团购”)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在中国大中城市勃然兴起。北大网络团购主要是依托于未名BBS团购版(以下简称“TuanGou版”)进行
本文是对以少年宫教育为代表的中国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的一个探索性研究。所用材料来自于2010年3月至2010年5月间,笔者在北京市海淀区少年宫进行的实地调查以及海淀区某小学
本研究分两大部分,其一是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上海市十九个区县的"三失青少年"的现状;其二是针对这个现状,提出教育和管理的对策措施.本文共用五个章节来阐述以上两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