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杨PtoABCG40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ow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绿化造林和工业用材树种。然而,在自然环境中,杨树在其生命周期常常遇到一些生物及非生物胁迫,例如病虫害、干旱、水涝、低温、高盐及土壤化学污染等。这些胁迫导致杨树生长延缓、分布范围减小、生产力降低甚至死亡。其中干旱胁迫对杨树的分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尤为严重。因此选育出速生、抗旱的杨树新品种是目前杨树育种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向杨树基因组中引入新的抗逆基因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策略。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低温、干旱、高盐等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的ABA含量就会上升,由此激活ABA信号转导途径并引发下游一系列的生化生理反应对植物适应逆境胁迫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植物在受到干旱胁迫时,体内ABA水平上升的信号被保卫细胞感知到后,气孔即会关闭以减少蒸腾作用,降低水分的散失,从而增强抗旱性的生理功能。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一类大家族转运蛋白,其中ABCG是最大的亚家族,它们在植物器官的生长发育、表皮角质层形成、激素运输、次生代谢产物分泌、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以及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拟南芥AtABCG25和AtABCG40促进ABA向保卫细胞转运,调控气孔开闭,增强植物的耐旱性。目前关于杨树的耐旱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杂交育种以及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从而加强植物细胞内脂膜过氧化保护酶系统方面来增强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从激活ABA信号通路调控保卫细胞气孔开闭角度来增强杨树抗旱性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基于拟南芥AtABCG40在植株抗旱方面的功能,我们试图在杨树中克隆类似的基因,并验证该基因的功能,并将其应用于杨树耐旱育种中。本研究从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中克隆得到PtoABCG40基因,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野生型拟南芥和毛白杨植株中,然后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抗旱试验分析其功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PtoABCG40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毛白杨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的PtoABCG40基因,经测序得出该基因CDS全长为4350 bp,编码1449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toABCG40属于PDR型转运蛋白,结构为NBD-TMD-NBD-TMD;该蛋白与拟南芥、毛果杨、胡杨的ABCG蛋白进化关系最近。推测其可能和AtABCG40具有类似功能,与干旱胁迫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的ABA信号通路有关。(2)PtoABCG40基因的组织表达和胁迫诱导表达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了PtoABCG40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PtoABCG40在根、茎、叶和叶柄中均有表达,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干旱胁迫诱导下,PtoABCG40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3)PtoABCG40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构建35S:PtoABCG40-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将其在烟草叶片中进行瞬时表达,发现PtoABCG40定位在细胞质膜和内质网上。(4)过量表达PtoABCG40转基因植株的干旱耐受性分析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含PtoABCG40基因重组载体质粒转入野生型拟南芥和毛白杨中,获得转基因植株。在含20%PEG的植物培养基上分别统计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以及观察根表型,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明显比野生型低。同时,根毛也明显比野生型拟南芥多。且在干旱胁迫情况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抗旱能力明显优于野生型植株。(5)PtoABCG40基因过量表达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分析在气孔关闭和开放实验中,在ABA处理前,转基因株系、野生型和突变体株系的气孔的孔径大小无明显差异,然而在经过50μM的ABA诱导之后转基因植株的气孔孔径明显比野生型和突变体小。说明过表达PtoABCG40可以增强气孔对外源ABA的敏感性,从而促进气孔的快速关闭。(6)保卫细胞中K~+流速分析在10%PEG-8000处理之前,所有材料保卫细胞中K~+的平均流速均为负,表明此时保卫细胞中主要发生K~+流入,且这些离子流量大小无明显差异。然而,PEG-8000处理十分钟后,所有材料保卫细胞中K~+平均流速均为正,表明在PEG-8000胁迫条件下保卫细胞中主要发生K~+流出,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保卫细胞中K~+平均流速明显高于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结果表明在PEG-8000胁迫条件下,过量表达PtoABCG40能够更快的促进保卫细胞中K~+外排,进而使气孔快速关闭。(7)PtoABCG40基因过量表达促进了植物中ABA的运输通过统计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种子在含ABA的1/2MS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发现,转基因拟南芥萌发率比野生型更低,这暗示了PtoABCG40促进了ABA运入拟南芥种子中。进一步用ABA处理拟南芥幼苗根部,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对ABA的吸收率更大,这说明了PtoABCG40促进了ABA从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的运输。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初步证明了在植物中过量表达PtoABCG40基因能够有效提高植物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因此,PtoABCG40可作为一个优异候选基因去遗传改良植物的干旱耐受性,为我们培育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杨树耐旱新品种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农业也改变了以前落后的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
随着社会的进步,无线网络技术已成为来自于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学者们研究的重头戏。无线Mesh网络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而闻名,它的特点是较高的鲁棒性与较强的自愈性,但几乎所有的网络协议都没有考虑到无线网络中节点的能量供应问题以及在数据包的发送过程中,节点的缓冲负载过高问题。这在实际应用在极大的制约了无线Mesh网络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能量模型与队列模型引入,在双模型的基础上改良寻路算法,提出
过去的十几年间,尽管锯齿型氮化硼纳米带(ZBNNRs)材料本身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但是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弥补。在之后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尝试了很多方法旨在优化和改良它的
在配电网中,小电流接地故障的选线与定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对于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信号特征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能够去现场进行试验的机会
蝉拟青霉(Pfaecilomyces cicadae)作为一种在我国研究较早的昆虫病原真菌,其对鳞翅目、半翅目等农业害虫具有致病能力。然而该菌基础研究,尤其是致病机理知之甚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上的应用。鉴于此,本研究对蝉拟青霉基因组进行测序,筛选毒力相关基因,鉴定了 18个蝉拟青霉几丁质酶基因,并对这些基因的分类、结构域、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阐述蝉拟青霉的致病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其权重日益提高,人民群众期盼享有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森林康养作为一项林业新兴产业,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为人们提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有助于人们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此外,森林康养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是践行“绿
学位
在植物细胞或组织中,脂肪酸是中性脂类、蜡质、磷脂、糖脂和胆固醇脂等脂类化合物质前体,也是植物种子油脂的主要组成成分,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营养和能量。脂肪酸在质体中合成后运输至内质网中加工修饰合成脂质,形成油体存储于种子中或合成角质和蜡质的前体物质。因此,脂质合成过程需依赖转运蛋白实现脂肪酸在细胞器之间的转移和传递。目前,研究发现拟南芥FAX1定位于质体内膜参与质体中脂肪酸的外排,导致质体中脂质减少,促
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是动物生产中两个重要指标。本研究针对白羽肉鸭Q2系母鸭0-43周龄体重进行了 10个周龄体重和6周龄公鸭屠宰指标测定,并对各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选择与生长发育相关的MSTN和MyoD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首先通过DNA-Pooling测序分别对MSTN、MyoD基因三个外显子片段进行突变位点的判别,再利用PCR-SSCP技术对MSTN外显子1及MyoD内含子1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分型结
在昆虫病原真菌中,以罗伯茨绿僵菌为主的杀虫剂具有安全,无污染等特点,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该类杀虫剂也存在不足,例如杀虫速度慢,易受环境影响,成本较高等。因此深入研究罗伯茨绿僵菌的致病和抗逆机制,选育高效杀虫菌株是迫切需求的必要途径。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etol acid reductoisomerase,KARI)是生物体内合成支链氨基酸的关键酶之一,存在于植物,真菌,细菌和古细菌中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nematodes,EPN)指以昆虫为寄主的致病性线虫,其致病性源自于其肠道内所携带的共生菌,二者呈互惠共生关系。目前已发现的昆虫病原线虫有3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