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老子学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charmer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老子出关后去向不明。汉魏时期,兴起了老子西出化胡之说。唐朝时,玄奘和成玄英将《道德经》合译成梵文。唐朝来华景教传教士利用佛老翻译《圣经》。明清时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来华传教士,采取适应策略,以西儒的身份传教,开创了利玛窦路线,把中国文化传到了西方,中西文化交流更为常态化。肇端于教会内部的中西礼仪之争,导致儒耶危机,教权和皇权紧张,破坏了中西交流与合作的局面,导致康熙禁教。索隐派继起,易学和道家开始受到西方重视,索隐派在《道德经》中寻找上帝存在的证明。
   19世纪早期,西方掀起老子热。老子登堂入室,进入西方知识殿堂。从此,老子在西方广为传播,颇有影响。《道德经》可以和《圣经》媲美,成为中国经典在世界上的代表,为西方接受。汉学家和哲学家加入到阐释老子思想的队伍,开始对老子进行哲学解读,对老子和西方哲学家进行比较说明。这一时期的特点之一是求同,用西方文明传统解读老子,目的为了传教,从老子思想寻找三位一体、耶和华、上帝、报怨以德等基督教的教义和价值观,老子和基督教的关系是这一期间讨论的重要问题。老子的形而上思想得到了德国哲学家的阐发,“道"和“无”尤其引起了重视。这期间西方涌现出大量译著和一定的研究成果,为西方老子学的发展和深入研究做了铺垫,西方逐步意识到老子与基督教的不同。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欧洲出现精神危机和战争困扰,促使西方人转向东方,寻求医治良方。他们从中国找到了老子,开始以同情甚至赞美的态度看待老学,借用老子学说批判西方,寻找老学的积极因素。企图求助老子拯救西方,补益于西方,老子成为东方之光,这促成了老子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热潮。西方这一阶段重视老子的自然而然、清净无为等观念。这期间,欧洲出现了著名汉学家卫礼贤、阿瑟·威利等,他们从中国传统和《道德经》文本中寻求老子的本意。
   战后的西方经历了更深的精神危机和变革,出现了垮掉的一代、嬉皮运动、新时代运动,东方的禅宗和老子受到重视,《道德经》的经文成为披头士传唱的内容,老子再次成为了西方世界的光。战后世界汉学的中心逐步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华人学者积极参与到西方汉学的队伍中,林语堂、刘殿爵、冯家富等英译的《道德经》广受欢迎。
   20世纪70年代,中西方学者联手推动西方老子学进入到研究阶段,批判以往的误解,回归老子本身成为了新特点。简帛《老子》的出土引发新一轮老子热,西方学者积极参与其中,认真研究,取得了夺目的成绩。在社会层面,《道德经》日益成为畅销书,进入千家万户,老子的思想得到了全面的阐发,体现了普世性特点。
   西方老子学引起集中争议的问题有老子其人其书及其学问,老子之道与基督教教义间的关系,老子“无”的形而上学和关联宇宙论思想。现代西方老子学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关联思维、隐喻思想、链体风格等新的变化。西方对老子的政治思想进行了自由、自治、平等和无政府主义的解读。
   西方认识老子前后不同,动机上,从满足传教需求,到寻求医治西方问题的良方,再到客观研究与各取所需,遍地开花;受众规模上,从少数传教士到今天包括精英和大众在内的大群体;学术进展上看,从简单介绍、翻译到今天的专业研究和比较研究上;进路上,从求同的以西解中,逐步转向了求异的以中解中阶段。
   西方长期运用老子思想服务于基督教,弥补西方精神文化的偏颇,满足西方的好奇心和精神需求,具有广泛影响,但尚未进入到西方哲学的主流话语中,中西方学者需要共同努力才可以让中国思想加入到新轴心时代世界哲学的重建中。
其他文献
牧首制是东正教会所实行的以牧首为最高领导的制度。公元4世纪时,基督教会在罗马、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5个教区设立牧首,管理教区事务,后来逐渐形成由牧守管理教区这一制度。基督教分裂后,罗马教区牧首以“教皇”身份成为天主教的首脑,其他4个教区仍然保持着的牧首制。基辅罗斯教区是君士坦丁堡牧首区下属的一个都主教区。所以在15世纪中叶之前俄罗斯的东正教一直受制于拜占庭。俄罗斯教会在组织上
学位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俄国19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俄国乃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宗教大法官”一章更是被誉为是其所有作品中最核心和最珍贵的部分。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该作者生长在宗教文化的土壤中,并试图通过其作品阐发他对于宗教哲学的理解,已经被认为是公认的事实。  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汉语学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也开始
审美现代性可以说是目前的一个热门词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现代性的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审美现代性思想,并进而追溯到19世纪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波德莱尔作为“审美现代性”思想的早期主要倡导者之一,站在时代的转折点上赋予了这个词一种全新的含义。波德莱尔所处的时代,由于工业革命所造就的现代大都市已经初步形成,现代都市飞速发展的特征也已经呈现。由于发展迅速,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感
学位
“审美无利害”原则的确立在美学界被公认为是现代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分水岭,是使美学终于获得独立的一块理论基石。由此,“审美无利害”成为康德以来西方美学史上的核心命题,更是现代美学的核心命题。自康德从经验与先验两个层面进行了细致而严谨的剥离,以“无利害”的愉悦为美与审美产生的基点,确定主体鉴赏判断的能力与原则以来,审美无利害原则遂成为美学发展演进的一条主线,美学理论与文艺实践几乎总是在“审美无利害”与“
学位
“艺术摹仿真”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古老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理论话题。柏拉图率先从这个角度对艺术的合法性地位提出了质疑,而在亚里士多德做出辩护之后,它则成为西方哲学界以及艺术界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念。18世纪随着浪漫主义的兴起,黑格尔也认为艺术只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第一阶段,最终要被哲学所取代。进入二十世纪后,艺术实践的多元化发展更是使艺术在摹仿真的维度上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艺术的终结因此成为一些
学位
人物品鉴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品评、鉴赏、褒贬人物的文化现象。在这一时期内,与人物品鉴相关的人物和著作比较多,刘劭的《人物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性著作。《人物志》中的人物品鉴既承续了汉末人伦鉴识之风,又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魏晋人物品鉴、人物品藻等文化现象。《人物志》虽然是出于建立客观的选材标准的政治实用目的而著书立说的,但是其注重从人物的外在形象而“观”其内在性情,从而鉴别出不同的人物类型,这种人物品鉴
学位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苏珊·朗格艺术符号论的基础之上,从符号创造、情感概念、抽象等概念出发,深入发掘朗格理论中有关“艺术欣赏”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批判和继承,进一步指出“观众”在艺术欣赏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艺术不能没有观众,“观众-艺术品”的关系与“艺术家-艺术品”的关系同样重要,因此,同艺术创造的活动一样,艺术的欣赏活动也是构成艺术本质的重要内容。  朗格否认了艺术家和观众的直接交流,而只承认“艺术
古往今来,伦理和道德就是人们生活中纠结不清的问题。伦理与道德也是齐格蒙特·鲍曼研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齐格蒙特·鲍曼对伦理、道德的探讨以人类所处的道德场景为路径,主张自治道德、关注他者。他从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入手确立了关于后现代伦理观的建构原则。尽管鲍曼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德哲学家,他对伦理、道德的关注源于对大屠杀事件的分析,在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中,伦理学进入了他的理
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或者说她的关于行动的理论)的一个起点性、基础性的概念就是人的“复多性”(plurality),直译就是复数性,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很多人(而不是一个人)在一起”。但这个概念决不仅仅指“人们在一起”或“与他人共在”。在这个“与他人共在”的基础上,这个复多性的概念更意味着“多元性”。多元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人与人有着本质的差异性,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也都是平等的),第二
学位
由于胡塞尔本人经常用不同的词指称和解释“noema”这一概念且没有对它的内涵进行明确地规定,结果便产生了对这一概念的古尔维奇式解读与弗雷格式解读之间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有两个:一,意向相关项到底应该解释为对象还是应该被解释成语言意义;二,意向相关项与同一性对象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因此,这篇论文要解决的问题是:澄清胡塞尔的意向相关项理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需要完成如下三个任务:一是澄清意向相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