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讲授遭受诟病由来己久。新课改以来,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把课堂还给学生”、“师生角色转换”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对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和讲授法的批评也一度达到高潮。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由原先的讲授教学为主转向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甚至出现了有意淡化课堂讲授的倾向,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课堂讲授至今仍然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当前社会各界普遍要求提升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小学课堂讲授的有效性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第二部分:课堂讲授有效性的内涵与特征。本部分首先对“讲授”、“讲授法”、“课堂讲授”、“有效性”、“课堂讲授的有效性”等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认为课堂讲授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讲授的有效运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和进步。其次,对课堂讲授有效性的内涵进行解读,认为有效的课堂讲授应该是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最后,分析了课堂讲授有效性的基本特征,即:师生之间认知共振、思维同步和情感共鸣。第三部分:课堂讲授有效性研究的理论依据。本部分主要阐述了课堂讲授有效性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有效教学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第四部分:课堂讲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借鉴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分析框架,从课堂讲授活动中最必不可少的四个要素:教师特征、学生特征、班级特征、教学内容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对课堂讲授有效性的影响。认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性别、个性和经历;学生的性别、年龄、个性和家庭环境;班级的规模、结构、文化和成员的社会构成;教学内容的难度、多少、新旧和类型等都会对课堂讲授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五部分:课堂讲授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教师精讲策略、学生探究策略和师生对话策略。教师精讲策略主要体现在讲得“精”、讲得“透”、讲得“厚”、讲得“实”上。在学生探究策略方面,认为在有效课堂讲授中的探究学习应该是一种短期的、由教师主导和指导的、学生主动并积极参与的、非个体的课堂探究。并提出了课堂讲授中的探究学习应有计划有步骤、应培养学生提出高质量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作用、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正确理解教师引导作用等策略;在师生对话策略方面,认为对话教学离不开必要的讲授,有效的课堂讲授也暗合了对话教学的深层内核,即师生的精神相遇。在现实的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若要保证课堂讲授的有效性,师生之间是必然会存在交往、沟通和对话的。据此提出了课堂讲授中师生对话的四种类型:倾听型对话、问答型对话、话题型对话和反思型对话,并提出相应的对话策略。第六部分:结语。本部分主要对整个研究进行反思与总结,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