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未被满足心理需求中的疗效评价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对存在未被满足心理需求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二元干预,以探讨二元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未被满足心理需求、生活质量、社会约束、焦虑、抑郁的影响,同时也为验证二元干预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省湖州市某三甲医院乳腺外科住院,SCNS-SF34量表心理需求领域评分﹥20分且需要行乳腺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共96对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二元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第21天、42天、63天的未被满足心理需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社会约束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1)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最终纳入研究的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共89对,干预组44对,对照组45对。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药费支出方式、是否了解病情及临床分期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未被满足心理需求评分情况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未被满足心理需求评分随干预时间的延长呈不断下降趋势。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21天(基线)的未被满足心理需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2天和术后63天的未被满足心理需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组别因素时,患者各时点的未被满足心理需求评分差异显著(F时点=192.515,P<0.001);不考虑时点因素时,两组患者的未被满足心理需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29.847,P<0.001);时点和组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8.823,P<0.001)。(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干预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好。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除术后21天(基线)外,术后42天和术后63天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组别因素时,患者不同时点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165.815,P<0.001);不考虑时点因素时,两组患者的未被满足心理需求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2.545,P=0.114);时点和组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4.821,P<0.001)。(4)两组患者社会约束评分情况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社会约束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社会约束评分除术后21天(基线)外,术后42天和术后63天的的社会约束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组别因素时,患者不同时点的社会约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363.810,P<0.001);不考虑时点因素时,不同干预方式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F组别=25.861,P<0.001);时点和组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0.211,P<0.001)。(5)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情况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1天(基线)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2天和术后63天的的焦虑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组别因素时,患者不同时点的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191.100,P<0.001);不考虑时点因素时,不同干预方式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F组别=5.390,P=0.023);时点和组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0.211,P<0.001)。(6)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水平在干预前后呈不断下降趋势。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1天(基线)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抑郁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2天和术后63天的的抑郁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组别因素时,患者不同时点的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386.010,P<0.001);不考虑时点因素时,不同干预方式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F组别=10.332,P=0.002);时点和组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0.211,P<0.001)。研究结论:(1)二元干预与常规护理均能减少乳腺癌患者的未被满足心理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约束、缓解焦虑抑郁,但相比常规护理,二元干预明显更具优势,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2)二元干预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干预方式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吸气肌功能、肺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效果;同时验证高强度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干预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湖州市某三级医院康复科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中强度组(B组)、高强度组(C组),每组26人。三组患者均接受康复科常规治疗
研究目的:构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评价该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疲劳、康复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研究方法:1.干预方案构建: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托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理论,初步构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咨询康复科及神经科领域专家,对干预方案进行修改后根据预试验结果进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简单易行、安全经济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2.干预方案实施:选取
研究目的:了解烧伤患者急性应激反应的现状及特征;探讨烧伤患者急性应激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烧伤患者社会支持、灾难化认知和应对方式对急性应激反应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为缓解烧伤患者急性应激反应、改善烧伤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式连续纳入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及某烧伤专科医院烧伤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210
研究目的:1、了解国内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ICU探视模式的研究现况;2、明确ICU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核心和原则,并以此为框架,制订ICU的探视方案;3、汇集与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ICU探视相关的证据,基于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构建相关的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ICU探视方案,降低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抑郁,降低患者和家属ICU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研究方
研究目的:本研究借助三种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在农村地区失能老人中的应用,并判断三种量表对压力性损伤的预测差异,确定适合该人群的筛检工具,为将来推广压力性损伤高危筛检服务提供相关信息和理论支撑,以期服务更多的患者。研究方法:本研究借助临床上常用的Braden量表、Norton量表及Waterlow量表,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温州某县级市三个镇的农村地区,通过村居委会途径整群抽样选取失能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60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8.11.1-2019.10.31杭州某三甲综合医院1337例诊断为ACS并行P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筛选后,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循证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全面考虑患者撤机前期和撤机期的护理过程,构建本土化的科学、实用、合理的有创机械通气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国内医院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管理的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参考,细化危重症护理的质量监测,利于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制定严格的检索策略,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
研究目的:通过对安宁共照模式下护士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要素的调查,了解护士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找出护士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的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最终为医院护理管理者相关措施的制定,护士安宁疗护素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为生命末期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奠定基础。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编制《护士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两轮专
研究目的:1.调查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时心理困扰现状,分析前列腺癌患者发生心理困扰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针对性的干预建议;2.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前列腺癌患者心理困扰预测模型,用于筛查容易发生发展为有临床意义的心理困扰的高危人群,为开展早期干预提供识别和预测工具。研究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取杭州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符合纳排标准的252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表和心理困扰
研究目的:了解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现状;观察积极情感表露对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比较两种不同积极情感表露方式在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应用的结果有无差异。研究方法:本研究属于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州市某医院及社区医院就诊的92例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