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一届中央政府一系列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政策的执行,关于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讨论再次引发各方观点。中小企业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对于质量改进的投入和产出有着较高的经济性要求,对于质量改进所需的成本投入尤其关注。传统质量成本理念会对中小企业产生误导,使其认为高质量必然要有高投入。基于六西格玛的质量成本模型与传统质量成本模型在内容和理念上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在对传统最佳质量成本模型提出疑问的基础上,运用不良质量成本来反映质量改进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中小企业在进行质量改进策略的选择时,一定要选择既有执行力又具良好的经济性,能为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鼓励中小企业将质量改进持续下去。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以顾客需求入手,通过DMAIC流程中具体的工具方法来解决质量问题,因其本身对资源成本降低的内在要求,非常符合中小企业质量改进在经济性方面的要求。文章通过对六西格玛这一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某中小制造企业质量改进的案例的研究,给出了六西格玛下的持续改进应用于中小企业的可行方式,以及不良质量成本在质量改进前后的变化,指出中小企业应以六西格玛水平为长远目标,不断实施质量改进,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不良质量成本,优化质量成本结构,最大限度的提升顾客价值,才能使质量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主要规范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定量分析中运用了六西格玛质量改进的方法和工具,其中重点借助FMEA分析法,分析了XTW公司生产过程中所碰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改进公司产品质量的方法,并最后通过对改善后的各流程能力及最终产品的性能进行综合分析验证了其效果。一个完整的质量资金运作过程,包括质量费用投入和质量收入产出两个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质量改进过程一定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资金运转能力,需要对质量改进过程中需要支付的成本与所得的收益进行核算,基于六西格玛的质量成本模型把不良质量成本进一步分解,根据中小企业实际,忽略间接成本和隐含成本后得到调整后的质量收益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XTW公司洗衣机异声改善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价,发现可以实现短期收益,实现企业的净收益最大化。结论:虽然受到中小企业的资金、人才和管理水平条件的限制,只能以局部引进的方式导入六西格玛,但是辅以合适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培养方式,在中小企业开展基于六西格玛的质量改进是完全可行的,并且能给这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带来较为明显的效果。六西格玛管理工具可以为中小企业所采用,为其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