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康体游憩体系初探——以珠海市为例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9123456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类文明所孕育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危机,不当的人为开发以及缺乏整体规划等原因,不但严重的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且使城市中的绿地空间也未能发挥其生态效益与环境机能。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及区域规划工作的重要目标,本研究提出利用城市生态廊道有效串连,形成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系统。在有限的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借用现有道路绿地,带状公园等绿地融入休闲游憩、康体健身、交通通行等功能建设城市绿道,串联城市中的绿地形成绿地生态网络系统——城市康体游憩体系。并运用多准则决策建立城市康体游憩体系的评估因子体系,从生态保育、休闲游憩、交通通行等三个方面对城市道路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估,为科学的连接绿道与规划绿网奠定了方法基础。 本研究以珠海市主城区为实例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运用AHP法将评价绿道的各项因子赋予权重,发现在以生态保育、休闲游憩、交通通行等三项功能的城市康体游憩体系中,专家学者的意见与重要程度认知仍以生态保育功能最为优先。其次为休闲游憩,最后为交通通行。 (2)依据城市康体游憩体系的多功能使用而衍生出生态保育性、休闲游憩性、交通通行性及多功能等四种结构,其中生态保育方案中供选取出26条路段,休闲游憩方案中供选取31条路段,交通通行方案中选取出36条路段,而多功能方案中选取了32条路段。 (3)依据多准则决策结果得知,由空间分布上在珠海中心城区的道路建设绿道的潜力最大,并有环状连接的情况发生,显示其有较佳的环通路网结构,放射至城市周边则多为单一路径,且缺少建设绿道的道路选择。尚须投入更多的资源或建设才能更进一步构建城市康体游憩体系,配合城市中心区的绿道建设,与之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城市生态绿网的完整性。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村人口占多数,农业是国家重要支柱。随着社会和生产的发展,我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许多农村发展为城镇;另一方面现代化
本文以风景园林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理论为理论基础,辅以相关的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历史名校的室外环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学生的实际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日益重视,城市滨水区已成为城市环境和城市经济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国外在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和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各地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城市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笔者认为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21世纪的新的城市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宅居”成为部分青年人的居住习惯,另一方面,居住的物质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根据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层级关系,人的精神需求也在增长,人们更加需
论文选取广州沙面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形态变化作为切入点,从西方城市形态学理论的道路街区系统、街区内地块的组合、地块内建筑的布局方式及节点几个形态因素着
《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在2014年,由我国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文化部联合颁布。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并在文件中强调了
论文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宏观背景,以郊区大型住区为微观环境,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着重考察研究了经济制度转型中我国大中城市郊区大型住区开发建设中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力
学位
经过多年的累积,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最复杂、最集中的矛盾和问题,改造城中村,已经成为深圳争取“存量”土地、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客观需要。为此,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