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发电机及变频器的控制研究与FPGA仿真实现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电在电网中比重不断提高,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良好稳定运行对于电网至关重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尤其是双馈式风力发电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关注。本文分析研究了双馈式机组中发电机以及其励磁变频器的运行和控制,之后实现了基于PXI-FPGA平台的实时仿真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双馈发电机、其网侧及转子侧的变频器的运行机理,对发电机与其变频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变频器自身两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后基于能量双向流动的思路进行了数学模型的构造及控制策略研究,以此为基础在LabVIEW上建立了发电机及双侧变频器的模型及控制系统程序。以仿真手段对实际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克服实物实验高研究成本、长研究周期的固有缺点,但由于电力电子元件的仿真具有步长小,计算精度高的特殊性,一般的平台不易进行变频器实时的仿真。针对此问题,本文从硬件平台数据处理速度快、运行稳定的思路出发,通过LabVIEW FPGA模块对前文所述变频器程序进行了反复加工修改及调试,利用两块FPGA板卡以并行结构尝试完成了双馈发电机励磁用双PWM变频器部分的FPGA编程。结合实验室中风机部分程序,本文将风机及电机程序部署至处于LabVIEW实时模式下的PXI机箱运行,并对FPGA板卡与PXI CPU之间的通信进行设计。最后,本文实时模拟了双馈式机组在起动后不同阶段及扰动下的运行情况,通过对运行结果中两侧变频器的运行特性及对双馈电机控制效果进行分析证实了此实时仿真系统具有正确性及有效性。此外,FPGA可重复配置的特性使此实现更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其他文献
快速响应热电偶具有测温原理简单,易加工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研制、化工安全等领域的高精度瞬态温度测量。热电偶动态特性的准确标定是实现瞬态温度高保真记录
在核工程领域当中,离散纵标方法是核设施屏蔽设计与优化所采用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在离散纵标方法中,空间变量的处理是求解输运方程的重要部分,在屏蔽计算问题中更加敏感。传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解决“三农”发展问题重大战略之一,它涵盖了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地域差异,各个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措施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吐鲁番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和“不协调”现象,因此在吐鲁番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吐鲁番市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对于促进吐鲁番乡村振兴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二十
低碳背景下各国都致力于节能减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就环境效益而言,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经济新常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电力投资将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可再生能源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因此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决策时要考虑的关注点比较多。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电力市场化竞争态势的形成,计算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和收益,顺
无机金属化合物材料光子晶体反蛋白结构根据其特有的周期性结构特点,并结合了构筑材料本身的优势,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研究。根据构筑材料的选择,纯金属光子晶体研究包括Pb(超
气体放电具有导电效应、光效应、热效应、力学效应和化学效应等。在国防科技、环境保护及国民生产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气体放电时大量带电粒子处于复杂的运动状态,辐射出
2015年3月,随着“电改9号文”的出台,我国新一轮的电力改革开始,关于电力改革的一系列配套文件相继出台。为了解决我国华北、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风弃光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就发布了《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的通知(暂行)》。2017年和2018年,国家能源局分别发布《关于2017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的通知》和《关于2018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的通知》,该预警机制的出台对于指导风
非参数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理论成果丰富,为模型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预测是该类模型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非参数回归模型的预测研究还相对滞后。为此,本文针对固定设计下非参数回归模型的样条估计性质和区间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一、考虑了带有?-混合误差的固定设计非参数回归模型,采用样条方法对模型中的回归函数和方差函数进行估计,讨论了估计量的相合性和收敛速度,数值模拟得到了估计的平均平方误
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因具有廉价、简单、高通量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监测以及食品安全监控等诸多领域。常规ELISA一般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底物四甲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隐私越来越关注,隐私泄露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用户在使用互联网上的各种便捷服务时,需要向服务提供商提供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