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宣传资料作为我国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窗口,其翻译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交流的成果。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目前外宣翻译研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翻译批评、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方面,从认知语境的视角探索外宣翻译的过程还尚不多见。本文从传统语境向认知语境的发展脉络出发,以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为基础,旨在探索认知语境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限制作用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以期为外宣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希望能对外宣翻译工作者有所启发,提高外宣翻译水平。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传统语境与认知语境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传统语境与认知语境发展脉络的阐述与比较,笔者发现认知语境更适用于解释动态交际。传统的语境观认为语境是交际发生时的物理环境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即从具体的情景中抽取出来对语言的交际主体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它是先于交际而存在的,静态的。认知语境则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构建体,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的一个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了话语的解释。相比较静态的传统语境,认知语境更好地解释了交际的动态过程。第二,梳理了关联翻译理论及其认知语境观。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交际者根据其认知语境进行动态推理的过程,推理的依据便是关联性。关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译者在翻译时应达到最佳关联,使读者用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因此译者必须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达到原文与译文间的最佳关联。第三,分析了认知语境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以天津市2010年达沃斯论坛与会资料《亮点天津》的翻译为案例,本文分析了认知语境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限制与指导作用。翻译过程依次是:作者撰写原文的过程,译者理解原文的过程,以及译者将原文转化为目的语的过程。第四,提出了外宣翻译需遵循的原则和可行的翻译方法。基于外宣翻译的特点以及对语料的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适用于外宣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即翻译的阐释性使用、增译法、省译法以及改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