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湿米粉营养及食用品质调控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f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酵鲜湿米粉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爽滑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传统自然发酵存在用时长、易带来有害微生物污染、产品品质不稳定等问题。除了安全品质,消费者对于米粉营养品质的要求亦越来越高,运用糙米直接加工米粉可以获得良好的营养品质,但目前的技术手段加工的糙米米粉食用品质不佳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针对我国传统米粉加工中安全和营养品质有待提升的产业瓶颈问题,本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及其发酵米浆回添发酵工艺加工鲜湿米粉提升其安全品质,采用轻度碾磨联合纤维素酶处理糙米原料后加工糙米米粉提升其营养品质。结果显示,纯菌发酵米浆中优势细菌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有害微生物克洛诺菌属(Cronobacter)被显著抑制。纯菌发酵可将时间由自然发酵的54 h缩短至18 h,发酵速率提高了3倍。纯菌发酵与自然发酵米粉质构和蒸煮特性无显著差异。纯菌发酵米粉的挥发性成分类别及比例与自然发酵米粉相近,感官评价结果显示二者具有相似的风味。以上结果表明,纯菌发酵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有害微生物的污染,米粉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可与自然发酵米粉相媲美。为进一步缩短发酵时间、提升加工效率,将纯菌发酵后的酵头回添用于米粉加工。结果显示,纯菌酵头回添可将发酵时间进一步缩短至10 h。纯菌酵头发酵米浆的游离氨基酸和乳酸浓度高于自然发酵。纯菌酵头发酵米粉与自然发酵米粉具有相似的质构、蒸煮特性和感官品质,且其挥发性成分中醛类的相对含量高于自然发酵米粉,具有更好的风味。因此,纯菌酵头回添发酵在保持米粉的食用品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鲜湿米粉的风味。为进一步提升米粉的营养品质,采用轻度碾磨联合纤维素酶处理糙米后加工糙米米粉。结果显示,用处理后的糙米制作的鲜湿米粉中保留了糙米大部分的营养物质,膳食纤维、总酚、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生育酚的含量较精米米粉分别提高了54.7%、11.4%、16.4%、54.1%和6.52倍。该米粉与精米米粉具有相似的微观结构、质构特性和蒸煮品质,同时还具有更低的血糖生成指数(GI)。以上结果表明,轻度碾磨联合纤维素酶处理在保留糙米大部分营养成分的基础上,提高了糙米米粉的食用品质。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及其酵头发酵可在保持自然发酵米粉食用品质的基础上,提高了发酵效率和产品质量安全,轻度碾磨联合纤维素酶处理糙米后加工糙米米粉进一步改善了米粉的营养品质。本研究中的新型加工技术实现了米粉营养与美味的协调统一,可为我国传统鲜湿米粉的科学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天然气中的汞在脱水脱酸过程中会溶解进入净化装置及其分离物中,分离物中的汞排放进入环境不仅会给现场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健康威胁,而且对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汞污染。因此研究天然气脱水脱酸溶剂中汞的溶解特性以及气田水和凝析油中的汞含量分布特征,掌握汞在天然气脱水脱酸工艺过程中的分布规律,能够明确含汞天然气处理过程中的汞防护重点,有助于选择更高效的脱汞方法,为系统防治汞污染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首先设计了一套新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Se会导致人体营养不良和诱发肝病变。各类常见主要农作物中Se含量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增加食用植物中可被人体吸收的Se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
强磁场下钢铁材料的相变已经成为现代钢铁材料研究的重点热点,而强磁场下相变组织成分变化和物理机制是探索强磁场对金属相变影响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实验观察和理论计
本文主要应用变分法和临界点理论研究了几类临界Choquard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Choquard型方程和Kirchhoff型方程的研究背景与意
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L.)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隶属于石蒜科文殊兰属,其种子近球形,成熟时黄色,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文殊兰全株味辛、苦、寒,有小毒。其全株含有多糖类、黄
光催化技术可将丰富的太阳能转化清洁的氢能,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高效的光催化材料是这一途径得以实现的前提。石墨相氮化碳作为光催化领域的明星材
碳纳米管,多孔碳材料,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等碳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大,导电和导热性好等优良的物化性质,其在储能,超级电容器,电化学传感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广泛。碳基
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下Hartree型非齐次L2-次临界约束变分问题(?)这里能量泛函E(u)定义为(?)其中N≥ 1,1
本文研究Isaacs的π-部分特征标的McKay猜想,在Wolf一个相关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构造了相应两个不可约π-部分特征标集合之间的一个典范双射,该结果可以看成是Isaacs关于单项
本文概述了 C10芳烃的来源、用途、生产及深加工现状。我国二乙苯资源丰富,分离混合二乙苯不仅增加二乙苯的用途,还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本文对比了国内外精制二乙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