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会是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中极具特色的产物,是图书馆系统中一个非营利的组织,并向政府申请合法的免税资格。其成立宗旨便是为图书馆筹募经费,来维持馆内各项活动、服务和开销。本文以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历史以及现代经费支持的多元化为前提,对社会个人以及慈善力量支持美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进行溯源,慈善基金进入图书馆领域的动因进行分析,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美国基金会支持公共图书馆事业运行的各项机制,探索持续性发展的途径;最后本文落脚到美国基金会支持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并对中国本土图书馆基金会的发展实践进行分析,提出参考与改进的策略。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主要内容、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中出现的难点。第二章梳理国内外对基金会支持公共图书馆这一课题研究文献,分析研究的侧重以及其他学者所关注的领域,并对目前研究现状进行评述与反思。第三章是从理论视角阐述研究问题。其中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制度安排决定了社会第三方非营利部门可以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支持公共图书馆发展;公民社会理论则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可能性;现代基金会的特征与功能使得其支持公共图书馆发展在理论上成为现实。这一章还对本文的主要概念进行了解释,以便后文研究的展开。第四章追溯了从美国殖民地时期到现在社会力量与慈善基金会支持图书馆发展的历史与实践。可以发现:从具有宗教色彩的殖民地传教出发,到私人零星的慈善建设图书馆的行为,逐步发展到以基金会支持为模式的集体的公益慈善事业,再到以政府税收支持为主,其他来源为辅的经费支持模式,这是一条合乎逻辑的轨迹。而这一过程也是美国公共图书馆从无到有,从个人慈善捐赠到政府支持的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确立的过程。目前,基金会成为现代美国公共图书馆运行的重要支持。第五章分析了基金会进入公共图书馆领域的内在动力与历史诱因。其中美国社会深厚的宗教文化、互助回馈文化以及社会中强烈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志愿精神构成了美国慈善思想与基金会产生的内在原动力;而基金会能够进入图书馆领域则有着历史的必然性。美国公共图书馆史研究中曾一度就此问题出现过人道主义与修正主义两种史观的争论。第六章是对美国基金会支持公共图书馆发展持续性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宏观上政府税收政策与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中观上社会与公民社会组织的监督以及微观上基金会项目运行的机制。形成了美国社会集法制、体制、机制三位于一体的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保护。第七章是对慈善基金会在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中的作用与效果的分析。19世纪中期之前这种作用体现在社会图书馆数量增加、形式多样,藏书数量与种类增加成为满足当时民众阅读需求的主要图书馆形式;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卡内基图书馆项目的实施效果:公共图书馆数量快速增加、增加公众教育机会、促使美国现代以政府税收支持为主的公共图书馆制度正式建立;现代慈善基金会的作用以盖茨基金会图书馆项目为案例分析其在补充图书馆运行费用,改善公共图书馆设施缩小数字鸿沟方面的作用;另外,城市公共图书馆基金会是当代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常规性机构,它们在补充图书馆经费、开展创新型项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八章将本文研究落脚点放在中国,分析美国图书馆基金会支持中国图书馆发展的模式与实践特点。其中独立办馆、合作办馆以及志愿者模式是目前三种主要支持形式;通过三家基金会支持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实践可以发现这些基金会重视中国偏远贫困地区,支持弱势群体,在项目运行中引进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经验,同时非常重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效果。第九章是分析美国基金会支持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经验以及中国本土的图书馆基金会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践,可以发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论文提出完善中国图书馆基金会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建议与策略。第十章是全文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