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riavidus pinatubonensis JMP134中H2S氧化关键酶的定位及其中间产物S2O32-的氧化系统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p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在生命起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复杂多样且化学性质活跃的含硫化合物,是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硫氧化是硫元素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单质硫或还原性硫化物被微生物氧化的过程。硫化物氧化的过程中,会形成多硫化物、硫代硫酸盐等中间产物,但其最终产物一般是硫酸盐,产生的硫酸盐最后会汇入到生态系统中被再次利用。
  硫化物尤其是H2S,具有极强的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可对生物的多种代谢过程产生毒性效应。然而,除了其毒性,20世纪90年代末,H2S被证实是继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之后,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第三个气体信号分子。H2S通过作用于离子通道、某些转录因子、激酶等,参与了机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
  除了自然界中火山喷发、热泉口释放等活动及人为的工业过程活动所产生的外源性H2S外,生物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则是H2S的内源产生途径,而这一过程主要涉及胱硫醚吖一裂解酶(CSE),胱硫醚-β-合成酶(CBS)以及3-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3-MST)三种酶。由于硫化物的双重作用,富硫环境中的生物发展出了特定的H2S代谢调控机制来严格控制体内H2S的浓度,使其在细胞内维持一个较低的水平。
  生物体内由酶催化所产生的H2S的生物氧化途径以硫醌氧化还原酶(SQR)、硫转移酶(RHOD)及过硫化物双加氧酶(PDO)为主,这一氧化途径在一些自养菌、异养菌及哺乳动物线粒体中均有存在。首先,SQR能够将硫化物氧化形成多硫化物,然后,在RHOD的作用下,把多硫化物中硫烷形式的硫转移给谷胱甘肽(GSH)形成谷胱甘肽过硫化物(GSSH),GSSH在PDO的作用下,将GSSH氧化成亚硫酸盐并再生GSH,生成的亚硫酸盐会和过量的多硫化物自发反应形成硫代硫酸盐。
  SQR作为硫化物氧化途径的第一个酶,催化硫化氢到硫烷硫的转化,在整个硫代谢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蛋白广泛分布在于动物线粒体和微生物中,在植物中很少见。根据结构和序列分析,SQRs被分为六种类型。然而,目前对SQR的研究多集中于自养菌中SQRs的动力学参数及蛋白结构解析,Aquifex aeolicus中的SQR通过x晶体衍射确定为一个完整的单体膜蛋白,带有一个两亲的螺旋一转角一螺旋基序以12A的距离插入到质膜中,但没有明确插入到了质膜的哪一侧。只有荚膜红细菌中SQR明确了其周质定位,而没有任何关于异养细菌SQR结构及其定位的报导。同时,关于PDOs在化能无机化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spp.中的周质定位也是存在争议的,因为没有发现它们的信号肽序列。基于以上背景,通过序列分析及基因融合技术对异养细菌C.pinatubonens括JMPl34中SQR及PDO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分析。
  C.pinatubonensis JMPl34中的SQR(CpSQR)的1-128位氨基酸为N端的DUF442结构域,158-554位氨基酸为C端的SQR结构域,它在147.175、213-219、343.358及150-170位氨基酸之间存在四个潜在的跨膜区域,被预测有可能穿过细胞质膜,另外,在SQR的30,62,84,107,和125位氨基酸前存在一个非典型的α螺旋。首先,通过对细胞裂解液、膜组分及可溶性蛋白三种组分硫化氢的氧化分析、以及SDS.PAGE及融合蛋白荧光成像等方法明确了CpSQR的膜定位。使用不同长度的SQR片段与报告基因PhoA/GFP构建了fragment。-PhoA/GFP融合蛋白各13个。酶活检测发现fragment。-PhoA融合蛋白没有监测到碱性磷酸酶活性,而fragment。-GFP融合蛋白均有荧光蛋白的表达,鉴于DUF442是一个可溶蛋白(结构域),所以,将SQRs确定为膜周边蛋白。由于CpPDO2没有用于跨膜的信号肽,其催化活性需要亚铁离子(Fe2-)参与且可以大量纯化,推测它是一种胞质蛋白。在PDO-PhoA/GFP融合蛋白表达菌株中未检测到碱性磷酸酶活性,只有荧光蛋白表达,证明PDO并非周质蛋白,而是一种胞质蛋白。令人意外的是,荧光成像检测发现PDO-GFP融合蛋白表达菌株的荧光沿外围分布,进一步对其他PDOs-GFP融合蛋白进行检测也是同样的发现,表明这可能是PDOs蛋白的固有属性,因为很多重要的胞质蛋白可能会通过两性螺旋或疏水斑块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综上,明确了C.pinatubonens&JMP134中的SQR是一个膜周边蛋白且朝向胞质一侧,CpPD02是一种细胞质可溶性蛋白,且倾向于沿细胞膜分布,这种靠近细胞膜的位置分布可能缩短了硫化物氧化通路,使细菌能够快速进行硫化物解毒,生成硫代硫酸盐。
  进一步,研究了C.pinatubonensis JMP134中硫代硫酸盐的氧化系统一-Sox系统的功能。Sox系统,是一个由多个酶组成的能够进行无机硫化合物代谢的多酶复合体,以周质空间蛋白SoxYZ,SoxXA,SoxB和SoxCD为核心构成,在自养菌Paracoccuspantotrophus GBl7的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Sox系统氧化硫代硫酸盐时,首先在SoxXA的帮助下,硫代硫酸盐与SoxYZ复合物中SoxY蛋白上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相结合,形成SoxZY-S-SSO3-,然后SoxB水解该加合物并释放1分子硫酸盐,产生SoxZY-S-S-,随后SoxCD脱氢氧化SoxZY-S-S-上的零价硫,产生SoxZY-S-SO3-,再次经SoxB的水解,将SoxZY-S-SO3-上的磺基(-SO3。)氧化成硫酸盐,并同时释放出SoxZY-S-进行下一轮的循环。C.pinambonensis JMP134具有完整的Sox系统核心蛋白,分布在A染色体上,由基因簇soxR-soxC-soxD-Cyc-soxY-soxZ-hyp-soxA-soxX-TrxA.soxB编码。首先分析了Sox系统核心蛋白敲除株对硫代硫酸盐代谢的影响,发现敲除SoxYZ,SoxXA,SoxB后,菌株完全失去了氧化硫代硫酸盐的能力,而敲除SoxCD后,菌株仍可以缓慢的代谢硫代硫酸盐。然后,又分析了Sox系统对硫化氢及多硫化物的代谢情况。由于C.pinatubonensis JMPl34中的SQR及FCSDs(SoxEF)具有氧化硫化氢的能力,PDO1及PDO2具有氧化多硫化物的能力,因此构建了不同背景的敲除菌株进行实验。在敲除了SQR、PDO1、PDO2及SoxF的菌株(Cp4K)、Cp4K△soxYZ两株菌及Cp△pdo12、Cp△pdo12AsoxCD敲除株中,并未检测到显著的硫化氢或多硫化物氧化差异,说明正常条件下Sox系统不能进行外源添加的硫化氢及多硫化物的氧化。综合表明C.pinatubonensis JMP134中的Sox系统主要作用是氧化硫代硫酸盐,并不是氧化硫化氢及多硫化物。
  最后,对C.pinatubonensis JMP134中flqSox系统进行了转录调控分析。在基因soxC的上游有一个编码ArsR家族转录因子的soxR基因。SoxR蛋白只有一个HTH DNA结合结构域,敲除该结构域后,得NsoxR敲除株CpAsoxR。通过分析各个菌株对硫代硫酸盐的代谢,发现Cp△soxR明显加速了硫代硫酸盐的代谢,同时qPCR分析发现在Cp△soxR中,基因soxC的表达明显地上调,表明了SoxR蛋白可能是一个转录抑制因子,抑制了下游硫代硫酸盐代谢基因(Sox系统)的表达。共转录分析发现soxR基因与其下游的10+sox基因位于同一个转录本上;通过5‘-RACE实验确定了基因soxR的转录起始位点是位于其上游-26bp处的鸟嘌呤G处;通过凝胶迁移实验(EMSA)实验发现SoxR蛋白与转录起始位点下游的回文序列相结合。通过构建启动子序列与调控蛋白的荧光报告系统,发现除硫代硫酸外,硫化氢、多硫化物、丙酮硫、连四硫酸盐均能增强荧光蛋白的表达。同时,报告系统的荧光强度随着这些化合物浓度的S曾Dll逐渐增强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可通过Hill方程进行拟合。但是,当在体外进行EMsA实验,验证这些化合物对SoxR蛋白结合DNA的影响时,发现只有多硫化物、丙酮硫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使DNA从SoxR蛋白上解离下来,这表明硫代硫酸盐不与SoxR蛋白直接作用,直接起作用的可能是硫烷硫。同时,还发现SoxR蛋白的第43位及98位半胱氨酸与信号响应有关,因为这两个半胱氨酸突变之后,硫代硫酸盐不能增强荧光蛋白的表达。虽然异养细菌C.pinatubonens括JMP134中的SoxR与自养细菌尸pantotrophus GB7和P salicylatoxidans KCT001中的SoxR序列相似性不高,但都属于ArsR家族中的一种翼状螺旋-转角-螺旋抑制因子亚家族,没有金属离子结合位点,受硫代硫酸盐诱导但并不直接与蛋白相互作用,只是CpSoxR只有-个DNA结合位点,而PpSoxR及PsSoxR贝0分别有两个DNA结合位点。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异养细菌C.pinatubonensis JMP134中Sox的调控方式与自养细菌C.pantotrophus GB7和P.salicylatoxidans KCT001中类似,均受到ArsR家族转录因子SoxR的抑制,而硫代硫酸盐可以解除该抑制作用,启动下游基因表达,加速硫代硫酸盐的代谢。
其他文献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特征之一的互文性理论从诞生开始,就受到欧美的相关学者的普遍重视,作为一种跨界理论,互文性理论不仅可以用于分析文学文本,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互文性”理论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对视觉领域的文本建构之中,那么,互文性在当代绘画的创作中是如何呈现的?有哪些文本生成的策略?互文性理论对当代绘画创作有怎样的实践意义?本文就是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图像比较分析法、归纳法对互文
学位
探讨展现绘画“动态”的问题实际上是对绘画在更多层出不穷的艺术形式和多维度空间的艺术形态中如何相互转换而实现动态的思考,是对绘画艺术空间形式延展性的深刻认识与拓展。绘画“动态”的研究是探索在创作实践中呈现的不同艺术形式的时间与空间的相互交融与结合而生成的综合空间的概念,而展现绘画“动态”的艺术创作在高效的数字技术支持下得到普遍广泛的尝试。数字技术介入绘画艺术的创作实践已逐渐地发展成熟,开始以一种重要
学位
本文笔者的研究对象是康宁1984年创作《新松》中“灰色”的特点、历史坐标及意义。为此,首先要研究康宁的黑白木刻的创作经历、“灰色”在国内黑白木刻创作中的发展历史,最后才能得出对《新松》中“灰色”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  文章第一章主要是文献综述,首先对研究对象、选题原因、国内外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指出之前关于此主题研究的得与失,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文中将要用到的研究逻辑与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问
学位
“集体无意识”理论源自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 , 1875—1961),他被公认为现代西方思想界中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的心理学理论基于社会学和生物学,研究的范围涉及宗教、艺术等,对现代心理学、心理治疗和精神病学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荣格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无意识,将精神世界分为三个方面: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荣格一切艺术
学位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传统民居、民俗、古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较于现代社会单调、批量化存在的方盒一般的楼房,传统的民居能更好地体现中国人的人文思想、家教伦理、生活方式以及审美品位。传统民居是中国古老居住形式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建筑价值,在中国当今社会日益重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
学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时局动荡,而身处西南腹地的四川,相当部分民众的抗战意识似乎尚未被战争“打”醒,这时的作为大后方的成都急迫需要以文化为武器去动员民众,投入战争。美术家、文化精英们自发结社,以漫画为武器在成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美术救亡活动,以此唤醒后方民众,激励前方战士,抨击汉奸走狗。四川漫画社作为成都首个自发的民间抗日美术团体应运而生,在这场文化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
学位
作为死者逝后的永久居所,中国古代墓葬被称为“物”的空间,同时亦是叙事和观念的空间。崖墓特指开凿于山崖或岩层中的墓葬方式,流行于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存数万座。在现今四川地区保存下来的汉代崖墓数量繁多且极具特色。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境内的郪江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郪县就是诸侯国郪国的首邑,从汉代到南朝前期,郪县一直是广汉郡的治所。在今郪江周围留下了大量的汉代崖墓遗存,年代主要在东汉时期。这些崖
学位
鸦片战争后,摄影术逐渐传入中国。戊戌变法后,“美术”这一概念也被引入中国。民国时期,随着“美术摄影”的出现,摄影被纳入了美术的范畴。所以,摄影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一部分,要想完整地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就不应该忽略民国“美术摄影”。迄今为止,关于中国摄影艺术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直到1996年我们才拥有第一本中国艺术摄影史。2011年我们才拥有第一本中国艺术摄影通史。对于舒新城“美术摄影”的研究也只是
学位
近年来,随着电影产业与电影艺术的蓬勃发展,构建电影自身科学、严谨的分析与评价体系也变的更加迫切。目前国内电影界的理论分析体系主观因素太重或者只是单纯的从技术角度与作品结合,大部分的讨论都停留在各抒己见并自由发挥的层次上。而电影本体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意大利心理学家安东尼奥·梅内盖蒂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电影被用于治疗病人心理疾病时比其他的治疗方式来的更加有效与直观,在创建本体心理学理论后,延伸
学位
香包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之列,蕴含丰富的地域人文特色,因兼具实用与装饰功效而传承至今。目前遗存香包地域分布零散,各自历经数百年演变而形成具有鲜明民族性的艺术形态,又存在造物溯源的本质关联。国内外对香包理论研究选取的对象局限于固定单一地域,研究方法偏于论述,解析层面宽泛,对设计应用的参考价值薄弱。  全文以徐州及庆阳香包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宏观层面概述徐州与庆阳两地香包整体风貌,分析两地因经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