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烷基二脲非异氰酸酯法合成的聚氨酯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氨酯(PU)具有优良的耐热、耐磨、高弹性等性能,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目前,PU的生产大部分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且其生产过程涉及有毒的化工产品,不利于健康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而丰富的生物基资源可为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富足的原料。本论文尝试从生物基原料尿素的氨解产物——烷基二脲(BU)出发,分别与生物基来源的直链二醇或二官能度环氧反应,制备线型或类玻璃型非异氰酸酯法聚氨酯(NIPU),主要研究方法与成果如下:(1)我们优化了从BU以及直链二醇缩聚制备NIPU的方法。使用两种Li盐助熔BU,有效降低了BU与二醇本体熔融聚合的反应温度,提高反应程度获得了力学性能良好的NIPU。通过探索Li盐的种类及用量、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纳米催化剂的粒径大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为:40 mol%的Li Br助熔,反应温度170°C,粒径为30±10 nm的纳米Zn O催化。在最优条件下制备得到了一系列线型PU,化学结构分析发现最终产物包含聚氨酯与聚脲两种结构。影响聚合速率的决定性因素为靠近与远离烷基链的C-N键之间的断裂竞争。聚合物Tg主要受二醇烷基链碳数的影响,表现为PU66与PU610的Tg基本相同,PU106与PU1010的Tg基本相同。PU1010的模量、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最高分别可达200 MPa、39 MPa及380%。该合成方案可拓展到其它含有氨基与羟基的生物基原料,为非异氰酸酯法聚氨酯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2)我们首次提出并使用了“ZnCl2/BU共晶助熔”体系,在Zn Cl2的配位作用下,BU熔点大幅下降(从196与211°C降低至130°C)。通过探索Zn Cl2/BU比例对熔融温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比例及反应温度。在该体系下,开发了BU与环氧开环加成制备类玻璃型聚氨酯(PUV)的新方法,反应过程通过推测的“配位激发末端活化”作用以及重排反应进行。化学结构分析发现所得PUVs包含聚氨酯、聚脲、聚碳酸酯三种结构,聚氨酯占主体。PUVs的凝胶含量为86~90%,并且材料可重复加工,应力松弛实验结果表明,PUVs的松弛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证实其确为一种类玻璃高分子(vitrimer)。合成的PUVs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重复加工性。PUV-10与PUV-610的断裂应力/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8 MPa/220%以及24 MPa/230%。此合成方法为可循环利用的NIPU提供了新的合成途径,并且“共晶辅助熔融”策略有助于合成高熔点的高性能聚合物,尤其是带有C=O官能团的聚合物。
其他文献
细菌感染会诱导局部皮肤感染、脓毒症等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而长期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不断增加,“超级细菌”的产生使得细菌感染类疾病的治疗形势更加严峻。为了应对这一项棘手的健康挑战,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更加安全、高效的新型抗菌剂。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可控的形貌和易于表面功能化等优点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后起之秀,尤其是在抗菌抗感染领域。其中无机纳米材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并且
学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器件,因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掺杂体系OLED由于能够实现兼具高激子利用率和高发光效率的特点,一直被人们视作优异器件的典型代表而被受人们关注。目前,基于传统荧光材料掺杂器件在效率方面已经有着较大的突破,但就其能量传递过程和发光机制的研究还相对浅显。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就荧光掺杂体系OLE
学位
遥爪型缔合聚合物(TAPs)作为一种典型的”疏水-亲水-疏水”的三嵌段疏水缔合缔合物,在合成与制备、增稠机理及模型建立、影响因素及表征手段等方面已被广泛的研究。然而,从新的视角去分析TAPs的聚集流变行为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另一方面,新型反应性TAPs的结构与特性是值得不断深入研究的。因此,本工作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功能性的疏水末端结构,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引入亲水主链两端,得到了功能化的TAPs。通过分析
学位
传统给体-受体(D-A)型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分子构型弛豫大,发光光谱宽,难以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获得高色纯度。多重共振TADF(MR-TADF)材料分子刚性强,基态与激发态构型弛豫小,发光光谱窄,可获得超高色纯度,是实现高分辨显示的理想材料。但MR-TADF材料较低的反向系间窜越速率(kRISC)使其在OLED器件遭受严重的效率滚降问题,严重阻碍其实际应用发展。本论文采用激基
学位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广泛应用到肿瘤、细菌感染及其他疾病的诊疗中。光敏剂作为直接决定PDT疗效的关键因素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特性的光敏剂蓬勃发展,它们克服了传统光敏剂聚集猝灭效应(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
学位
直接肼燃料电池(DHFC)是一项颇具车载电源应用潜力的发电技术,推进其实际应用的关键难点之一是研制高性能、低成本的阳极电催化剂,并用以选择性催化四电子路径的N2H4氧化反应(Hz OR)。近年来,研究者运用成分调控与结构调制策略,研制出一系列可在室温条件下催化Hz OR的纳米结构Ni基电催化剂。但整体而言,现有Hz OR电催化剂仍普遍存在活性低、耐久性差及反应选择性问题。在缺乏深入的Hz OR催化
学位
吩嗪衍生物是一类常见的有机共轭杂环结构,它按照取代基位点可分为碳基取代产物和氮基取代产物,碳基取代产物易于改造合成并且发展历史较早,因此在长期研究过程中它的内在结构性质已经不断地被完善和总结,人们对其具有相对成熟的认识。氮基取代产物由于合成困难、化学性质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发展较慢,目前所报道的氮基取代吩嗪结构寥寥无几。然而作为新型吩嗪衍生物,氮位取代产物具有独特的电子特性和出色的发光行为,在功能材料
学位
功能凝胶的应用经常涉及到四大平衡:热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和力学平衡,同时许多凝胶的材料内部发生了微相分离(热力学相变)和玻璃化转变。若使用高分子的经典理论中的Flory–Rehner模型来预测凝胶的热弹性行为,其结果与橡胶的行为是相同的。但是近期的研究表明,凝胶的平衡态热弹性与该预测不符,所以凝胶的热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近年来高力学性能凝胶的功能化研究取得了大量进展。其中,通过诱导化学凝胶
学位
稀土永磁材料(如NdFeB、SmCo基等)因其优异的磁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机、风电、混合动力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稀土材料的低成本和高性能的要求日益增高。然而在典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譬如稀土永磁材料凝固过程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仍不清晰以及微观结构对磁性能的影响机制尚待厘清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稀土永磁材料包括NdFeB和SmCo体系,NdFeB体
学位
储氢材料在氢储能、镍氢电池、氢压缩、氢提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储氢材料的表面结构对材料的气态吸/放氢、电化学吸/放氢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和表面结构改性对提升材料的储氢性能具有显著作用。近年来,等离子体技术和等离子体球磨技术被应用于一些能源转换与储能材料的制备和表面改性,具有高效快捷、绿色环保的优势。为了改善镁氢化物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及储氢合金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应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