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败线上的生存——韩东小说论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race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韩东以一首《有关大雁塔》蜚声诗坛,在第三代诗歌运动中,声名鹊起,成为“他们”诗派的精神领袖,九十年代以来,出于生活的考虑和自我表达的需要,韩东在诗歌创作的同时,开始涉足小说,他的小说传承了诗歌中回到个人、坚持日常叙事的叙事方式,沿袭了简约精粹的语言表达风格,他将写作的主题始终集中在“不幸”的个人生存体验展示上,并将写作指向人类精神的救赎——“真理”,其小说独特性明显,却往往由于混迹于“新生代作家”、“晚生代作家”、“九十年代小说”等“类”的文学研究中,相对掩盖了韩东小说的个性特色。本文试图梳理和分析韩东诗歌与小说的关系、小说写作中关注个人存在与追求“真理”的文学理想、以及小说创作的意义和困境三个方面来探讨韩东小说写作的终极指向。  论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主要从韩东的诗歌观入手,由诗歌观念对小说创作的渗透,转向讨论他小说的创作风格,包括其个人化叙事方式和来自诗人的语言力量。  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主要通过具体的文本来分析韩东小说写作中关于“人的存在”的解读,分别以他的“城市”系列题材和“历史”系列题材来讨论文本中不幸人生的“生存意味”,包括“精神的困境——信仰的追问”、“个人历史的重构——生存与时间”。这其中又从韩东所描写的“爱情”、“游走者”、“父亲”、“知青”等意象或者形象中探讨韩东对于生存的思考,以及这种沉思背后韩东追求“真理”的文学理想。  第三章主要从个人经验的超越和局限、小说形式探索的得与失两个方面来论述韩东小说创作的意义及困境。
其他文献
该篇论文立足于新时期的小说创作,考察新时期特别《红高粱》以来的家族小说的创作,指出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形成一个家族题材热,这后面有很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创
该文认为新写实小说是社会转型期,文学自我调整和重回大众的过度与策略,它是小说嬗变的历史概念和审美形式,是一种混浊的文学现象.它是在顺承基础上逆反的心态中,延续先锋文
本文分五大部分:焦循的生平和治学、焦循注释赵岐《孟子题辞》研究、《孟子正义》补赵部分研究、申赵部分研究、驳赵部分研究。全文的重点在第二至第五部分。《孟子题辞》注
基础隔震因其优良的隔震性能已成为一种抗震的新对策 ,为避开强震时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 ,原则上讲隔震建筑的周期愈长愈好。这就要求隔震层的水平刚度应很小。但是随着隔震层
进入90年代,象征愈来愈成为小说创作中习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该文即是以近十年来 长篇小说中的象征艺术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象征模式的建立,探寻这一艺术表现手法的特色,发展规
学位
九叶诗派是40年代后期在中国诗坛上形成的重要诗歌流派。出于对当时主流诗歌进行全方位打量之后的强烈不满,九叶诗派倡导崭新的艺术追求,概括起来就是,既强调诗歌与现实的联系又
以显示人的灵魂的深为小说创作特征的路翎,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罕见的创作天才,他专注于对人物深层心理的透视,挖掘人物内部的潜隐意识,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中不可多得
翟永明是当代一位重要的诗人,她曾经把中国“女性诗歌”推向了高潮,翟永明对于中国“女性诗歌”的贡献是无可替代。无论是翟永明诗歌的质量,还是其诗歌的的影响,她都是当代不容忽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3区主体结构为 81m× 81m均布的 4 8根“ +”字形劲性柱及“H”形钢梁组合的框架结构 ,地上 5层、地下 1层 ,钢结构重约 6 0 0 0t。3区屋盖采用在 4区、2区楼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