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u-S键共轭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体系的低碳转型为锂离子电池的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更推动了高性能电极材料的设计与研发。与商用无机材料相比,有机电极材料以经济环保、结构灵活、设计多样等特点受到了巨大关注。但有机材料面临电导率低、易溶解等问题,限制了电池的性能与循环寿命。高导电性的共轭配位聚合物结合了有机、无机电极材料的优势,其独特的多孔结构、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等优势使其成为具有潜力的高性能电极材料。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共轭配位聚合物,通过逐步拓展其共轭结构有效提升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针对有机材料电导率低、易溶解等问题,提出利用含Cu-S键的共轭配位聚合物提升导电性,即选用含巯基的配体单元与铜离子配位聚合获得了具有高导电性(4.01×10-5 S cm-1)的一维Cu-TTO电极材料,并将其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中,实现了0.1 A g-1电流密度下171 m Ah g-1的比容量以及1 A g-1高电流密度下800圈的稳定循环。最后对Cu-TTO内部化学结构及配体两电子的储锂机理进行了表征与确认。2)其次,为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在Cu-TTO基础上通过扩展共轭结构、优化配体单元(含有巯基和氨基的有机配体)、控制合成条件获得了具有二维结构杂原子混合配位的Cu-DABDT电极材料。与Cu-TTO相比,由于共轭系统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氨基基团的引入有效提升了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使得Cu-DABDT表现出更优的比容量(0.1 A g-1电流密度,较宽电化学窗口1.0~3.5 V下达225 m Ah g-1比容量,接近理论比容量)和循环性能(0.5 A g-1高电流密度下80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220 m Ah g-1),其性能优于现有的基于配位聚合物的锂离子正极材料。结合表征测试与动力学研究确认了材料的化学状态与储锂机理。此外,通过使用离子液体电解液进一步拓宽电化学窗口(1.0~4.4 V)并促使金属活性中心参与电化学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部分参与电化学反应有利于提高有机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工作电压,为深入研究共轭配位聚合物电极材料的储能机理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物体的红外辐射特征是探测、识别、追踪的有效信号,对目标红外辐射的调控越来越成为军事反侦察领域的关注焦点;动态调节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使目标与背景融合,是红外隐身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聚焦于红外发射率可调材料研究,采用折射率可调谐的相变材料GST(Ge2Sb2Te5),构建GST/ZnS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开展大气窗口单波段和双波段红外发射率可调薄膜研究。主要研究及结论如下:构建基于GST的一维光子晶
学位
传统计算机架构由于存储计算相分离而面临着显著的延时与功耗问题。相比之下,基于人工突触的神经形态系统有望通过借鉴人脑结构以实现高效信息处理。其中,联想学习作为描述动物学习能力的重要机制,其相应的电路设计对构建神经形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迫切地需要设计与仿真简单通用且功能完善的联想学习电路。联想学习中以巴甫洛夫进行的一级与二级条件反射实验最为基础。然而目前许多使用忆阻器网络来实现巴甫洛夫联想学习
学位
随着Si基CMOS技术逐渐趋近其物理极限,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由于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采用GaAs替代Si衬底可以制备出低功耗、超高速的场效应晶体管,同时,选取k值较高的栅介质材料对于器件尺寸等比缩小、降低栅极漏电也十分关键。然而GaAs表面生成的自然氧化层以及与高k介质不佳的接触界面会严重损害器件性能,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处理来改善GaAs MOS器件的界面特性。本文的
学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爆炸式增长的数据对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频繁的数据搬运而无法突破延时和功耗的限制,传统的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终将无法顺应时代的需求。因此,迫切地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计算架构以解决“存储墙”问题。以缩短数据搬移路径、减少延时和降低功耗为目标的近存计算和存内计算有望成为下一代计算架构的有力候选。忆阻器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器件尺寸小、读写速度快、功耗
学位
舰船在海水中航行时,船壳会发生腐蚀,采用保护技术可减少腐蚀,但因腐蚀产生的电流会流经海水,传动轴等介质返回船体,构成完整回路。同时由于传动轴的转动,会激发出低频的电磁信号并传播到很远的距离,给舰船的隐身安全带来隐患。精确检测舰船传动轴电流,对研究舰船的非声隐身特性等具有重要意义。轴电流幅值范围大,具有复杂的交直流成分,检测环境复杂,且传动轴的尺寸大,现有传感器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目的是研究
学位
石墨烯的零带隙特性限制了其在逻辑器件中的应用,与其结构类似、具有优良性质的硫族化合物成为了很好的代替者。在硫族化合物家族中,硫化钼(MoS2)和硫化铅(PbS)由于带隙可调、易于制备和光电性能优异等特性,在光电探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脉冲准分子激光诱导合成新方法制备MoS2薄膜,具有快速制备、选区制备、可应用于柔性衬底和合成掺杂同步完成等优势,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探索。同时本文利用磁控溅射制
学位
基于CMOS工艺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基石。MOSFET特征尺寸的等比缩小是延续摩尔定律、持续提升芯片性能的关键。然而,由于玻尔兹曼极限的限制,器件的功耗无法随着器件的微缩显著下降,这限制了芯片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器件,以打破玻尔兹曼限制的瓶颈,大幅降低器件的亚阈值摆幅(SS),并最终实现功耗的大幅降低。负电容场效应晶体管
学位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且零碳的可再生能源载体,能够为应对化石类能源过度消耗所导致的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电催化水分解技术是公认的绿色制氢最有效途径,但其较低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较高的能耗成为了限制大规模化电解水制氢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电解水过程需要引入催化剂以降低反应能垒,但目前的商业化电催化剂主要由贵金属产品组成。然而,贵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且储量稀少,这限制了其在电解水制氢领域的大规
学位
光电探测器件及技术在卫星遥感、安全监测、自动驾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光电探测器的小型化、集成化、可延展性以及宽波段响应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相比于传统三维材料,新兴的二维材料可将电子的运动局限在二维平面内,显著增强电子与电子、电子与光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学与光电响应特性。特别地,基于二维材料的范德华异质结,可通过不同材料的层间耦合作用,有效克服单一材料在性
学位
随着医学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面向健康监测和医疗诊断的柔性传感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真空技术和溶液法,真空技术要求高的温度,而溶液法不可避免的产生溶剂污染。探索一种低温无溶剂污染的柔性传感器制备工艺符合“绿色”电子产品发展以及医疗卫生需求。基于此,本文采用摩擦工艺在不同材料和结构(粗糙光滑表面、平面曲面结构)的衬底上制备了柔性温度、压力和应变传感器及阵列。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