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的制备及其对聚乙烯醇纤维的增强作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s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乙烯醇(PVA)纤维具有较高强度和模量,且无毒无害,是新一代绿色材料之一。在工业生产中,常常可用于运输带,滤布,渔网,缆绳等,但是在特殊领域,其强度和模量仍然不能满足应用需求。近年来,在聚合物中添加纳米碳材料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新热点,然而不论是碳纳米管(CNTs)还是石墨烯,虽然具有优异的性能,但是其在纤维应用中仍然存在不足。研究人员尝试将CNTs,大多为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转化成纳米带,并将其应用于复合纤维的增强,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采用氧化的方法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纵向打开并进行长时间的冷冻干燥得到形状完整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带(SGONRs),然后将其与PVA直接混合纺丝并进行热处理,最终得到PVA/SGONRs复合纤维,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使用氧化超声的方法纵向切开SWCNTs,之后采用长时间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得SGONRs,并对SGONRs的形貌、结构、分散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GONRs保持了较为完整的形貌,而且表面含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与SWCNTs相比,SGONRs与PVA相互作用力更强,其分散性更好。2.将SGONRs作为增强体加入到PVA基体中,经过湿法纺丝和后续热拉伸制得PVA/SGONRs复合纤维。对SGONRs在纤维中的分散性研究表明,当SGONRs的含量较低时,其在纤维中均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但随着SGONRs的含量进一步增加,SGONRs在纤维中的分散性逐渐下降。而且,与含SWCNTs的复合纤维相比,含等量SGONRs的复合纤维分散性明显较好。3.探究了 SGONRs的加入对PVA/SGONRs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GONRs较大的长径比有利于沿着纤维轴向取向,而其与SWCNTs相比大幅提高的表面积为PVA与SGONRs相互作用提供了更多机会,因而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当SGONRs的添加量逐渐增大时,PVA/SGONRs复合纤维的强度及其模量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SGONRs的含量为0.4 wt%时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在实验范围内达到最高值,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比纯PVA纤维分别提高了 200%和153%,比 PVA/SWCNTs(0.4 wt%)提高了 121%和24%。而且,PVA/SGONRs复合纤维的热性能也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在驱动设备中,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角度位置要求必须精准可靠,这关系到控制系统性能的好坏。而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传统电机位置传感器
第一部分克山病全国和地方病情分析研究目的:本研究分析克山病全国和地方病情趋势和控制情况研究方法:选取了1999-2009年文献报道的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和2009年至今的7个
由于视觉方面的障碍,全世界约2.53亿视障人士的出行和生活面临着诸多不便,对于环境的感知尤其困难,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传统的盲人辅助手段(如盲杖、导盲犬)的使用存
重复控制方法以内模原理为理论依据,构造出一个用于描述周期性外激励信号动力学模型的内部模型,内部模型中包含的正反馈时滞环节可对误差信号进行不断学习,从而校正系统的跟
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下,报业经营正在经历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云南最早的都市类报纸,A报的经营长期靠广告收入支撑,广告收入从2014年开始下滑后,“二次销售”商业模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通过改变材料成分及元素添加、烧结工艺控制等途径成功对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界面进行优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界面结构的组织和性能,使界面控制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界面控制是为了调节界面区域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达到传递载荷、缓冲冲击能量、中和热物理性能等目的。本论文以界面可控为前提,针对WC_P/钢基表层复合材料采用界面重熔的方法调节界面相的组织构成和宽度形态等,从而达到控制材
内循环流化床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高温导致的床料结焦结渣问题会使床料流化运动受阻,时常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床料的运动总体上具有内部循环的特点,但
随着中国城市收缩问题的不断显现与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中国已经开始正视城市收缩问题。中国有着较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黑龙江省四大煤城便属于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在中国,由于21世纪初绿色发展指标的初步确立,新能源产业开始兴起,逐渐走入大众视野。随着近20年的发展,新能源逐步确立了其发展地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环境破坏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损害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六价铬(Cr(Ⅵ))作为一种典型的重金属,被认为是毒性最强的16种重金属之一,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饮用水中Cr(Ⅵ)的含量不能超过0.05mg/l。因此,含Cr(Ⅵ)废水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本论文采用硫酸钛为钛源、尿素为碱源和催化剂、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