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经筋刺法对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痉挛强度与痉挛频度的影响,以期为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提供一种更优的治疗方案。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通过SPSS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取穴:采取排刺以及一穴多针等透刺。阳白四透(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地仓与颊车之间阳明经筋排刺;颧髎;太阳透地仓;四白两透(针向目内眦、目外眦);睛明;下关;风池;翳风;对侧合谷。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每周5次。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片,从小剂量(0.1g口服,每日2次)开始,渐加量至满意疗效。要注意个体化,最高剂量每日不超过1.2g。治疗前、治疗四周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以面肌痉挛强度分级标准Albert分级、面肌痉挛频度分级标准Penn分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评定标准,分别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试验纳入60例,实际观察病例60例,研究过程中无脱落及剔除病例。 1.Albert分级评价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痉挛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痉挛强度均有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种方法均可以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者痉挛强度复发率有明显差异,且治疗组的痉挛强度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 2.Penn分级评价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痉挛频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痉挛频度均有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两种方法均可以改善患者的痉挛频度,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者痉挛频度复发率有明显差异,且治疗组的痉挛频度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 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经筋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可明显改善面痉挛的强度和频度,临床疗效显著,相对于药物,副作用少,复发率低。证明经筋刺法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非药物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