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润湿性对煤层气渗流的影响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abios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大部分煤盆地聚煤环境时空变化明显,成煤期后经历了多期构造作用的破坏,导致煤储层具有强不均一性、低渗透性和低含气饱和度的特点,构成较为复杂的煤层气开采条件。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是预测以及提高煤层气产能的关键。由于煤的非均质性及其本身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煤层渗透率变化规律难以简单的用常规储层方式来描述。在煤储层中,气水相对渗透率主要受到气-液-固三相流运移和分布状态的影响。而煤岩润湿性是影响煤层气开发过程中气-液-固三相在渗流通道内运移和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针对煤层气的相对渗透率模型假设煤具有均一的润湿性。但煤是一种复杂的非均质性物质,且多种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煤表面具有不同的润湿状态:亲水性、疏水性和中间润湿状态。因此,研究煤岩润湿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润湿性对煤储层渗流通道内气-液-固多相流的控制作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理论认知,同时对煤层气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不同演化程度的煤岩为研究对象,从煤储层性质与煤层气开发的耦合效应入手,通过野外调查与采样,多种室内测试方法以及物理模拟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相关图件的编制,综合运用煤岩学、煤地质学、煤化学、岩石力学、流体力学、煤层气地质学和煤层气排采技术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理论方法综合分析了煤岩润湿性的影响因素特征、多相流在微裂隙中的流动特征、固相颗粒的运移特征以及不同润湿表面的相对渗透率变化特征,结合煤层气现场实测生产数据,揭示了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岩润湿性对煤层气渗流机理的控制机理。(1)基于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方法,结合静滴法润湿性测试结果,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煤岩的润湿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煤岩的演化程度、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含量、煤的大分子结构特征以及煤岩表面的物理形态均对煤岩润湿性有影响。宏观尺度上,随着变质程度加深,煤岩由亲水性向疏水性发生转变。但在最大镜质组反射率接近2%左右时出现拐点,煤岩亲水性加强,随后煤岩疏水性继续随着变质程度加深而增强。相较于镜质组,惰质组的润湿性更好,但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镜质组和惰质组之间的润湿性差异越来越小。无机矿物会极大地增加煤岩表面的亲水性,其中高岭石和石英为无机矿物中亲水性较强的物质,对煤岩亲水性的贡献最大。在微观尺度上,羧基和羟基等具有极性表面的含氧官能团能够加强煤岩的亲水性,在低变质程度阶段,对煤岩润湿性起主导作用;芳环结构和脂肪族等拥有非极性表面的大分子基团能够加强煤岩的疏水性,在高变质煤阶段,对煤岩润湿性起主导作用。不同粗糙度表面的润湿性测量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会使其表面润湿性呈Cassie态,使粗糙表面的疏水性增强。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镜质组和惰质组具有不同的表面形态,惰质组具有比镜质组更粗糙的表面。但润湿性测试结果显示,镜质组的疏水性强于惰质组。所以煤岩的润湿性是由煤岩本身的物质组成和表面形态共同决定的。(2)通过对煤岩表面性质,特别是对煤裂缝的表面形态的分析,仿造了具有煤岩表面物化特征的人工裂缝并设计了使气-液两相流在渗流通道中运移状态可视化的微裂隙流动装置。通过微裂隙流动装置查明了气-液两相流在裂缝中的流动和分布特征:流体在裂隙内运移所需的进入压力会随着煤岩疏水性增强而变大;由于受到进入压力的影响,裂隙内流体运移时测得的动态接触角普遍大于静滴法测得的静态接触角;流体在原煤制成的裂缝中有三种流动状态,分别为蠕动流、突进流和蠕动-突进流;流体在裂缝内的分布状态受煤岩润湿性和表面粗糙度共同影响,亲水性的粗糙表面更容易吸附液相,在煤岩表面形成水膜,阻碍气体运移。(3)通过对比煤层气生产过程中实际产出的固相颗粒以及模拟实验过程中产出的固相颗粒,揭示了固相颗粒在渗流通道内的分布和运移机理。亲水性颗粒容易在单相水流阶段产出;疏水性颗粒容易在气-液两相流阶段产出。分别从粒度,成分和形态方面阐述了煤岩润湿性对固相颗粒沉降和运移的影响:粒径在0-10μm范围内,亲水性颗粒和疏水性颗粒均有产出,粒径在10-300μm范围内,疏水性颗粒粒径普遍大于亲水性颗粒;亲水性颗粒的成分以无机矿物为主,疏水性颗粒的成分以有机组分为主;片状形态颗粒具有更强的疏水性。煤岩润湿性对固相颗粒沉降起到了主要作用,亲水性颗粒容易分散在水中,一些粒径较大的颗粒会发生沉降,并且需要更大的启动速度才能发生运移。疏水性颗粒由于受到气体竖直向上的曳力,更容易悬浮或漂浮在流体中。(4)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改变煤岩的表面性质,从而引起的煤岩表面润湿性的转变。不同的化学试剂对煤岩表面润湿性的改变是不相同的。二氧化硅和过氧化氢溶液均能使煤岩表面亲水性增强,但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二氧化硅溶液主要是使煤样表面吸附一层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使煤表面的润湿性增强;而过氧化氢溶液则是利用其氧化性来增加煤岩表面的亲水性官能团使煤表面润湿性增强。但二氧化硅颗粒在煤样表面分散性差,无法形成均一润湿性的表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则是吸附在煤岩表面,使煤岩表面疏水性增强。经过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后的煤样,其表面润湿性的改变使渗流通道内的气-水两相流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亲水性表面更易形成环状流,即液体吸附在煤基质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呈环状流动。疏水性表面易形成球状流,即液体呈球形在渗流通道内流动。煤样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测试表明,亲水性煤样等渗点处的水饱和度较原煤样向右移动,疏水性煤样等渗点处的水饱和度较原煤样向左移动。经过化学处理的煤样,等渗点处的气相和液相有效渗透率都有所增加。
其他文献
水生态安全一直是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对于保障水生态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中臭氧氧化工艺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单独臭氧氧化工艺对于一些有机污染物的矿化效率不高,并且可能在氧化过程中产生毒性更高的物质。催化臭氧氧化工艺通过加入催化剂来提高反应系统中羟基自由基浓度,从而获得更高的有机物矿化率和出水生态安全。一直以来,催化臭氧氧化工艺缺乏可稳定运
学位
虽然我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仍然处于不可接受的水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预防效果仍可提高的空间在于以组织为范围找到事故发生的全部原因。本文从事故组织的视角出发,明确事故发生在煤矿组织内,采用事故致因模型对组织内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两个层面的事故原因进行研究,并将得到的事故原因进行事故预防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以24Model为理论驱动,
学位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点是气管和支气管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常常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不适症状。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控制病情和缓解症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期刊
煤炭地下气化作为一种深部煤炭资源的原位清洁转化技术已成为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战略方向。深部煤层地下气化技术的稳定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其中深部煤层气化工艺、顶板冒落就对深部煤层地下气化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大城勘查区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岩石热物理性质实验、相似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热物理性质实验得到了典型岩石关键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使用控制注气点后退工艺实验台得到气化工艺
学位
我国城市建筑面积和建筑密度不断增大,火灾风险逐年走高,城市火灾成为引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消防站作为保护公共消防安全的基层组织单元,是城市安全、快速发展的可靠保障。为提升城市消防站应急救援能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火灾的时空分布和事故特征,基于消防需求点(源于地理信息系统中“兴趣点”的概念,即Point of Interest,POI)开展了城市火灾风险等级与空间分布可视化研究,
学位
目的 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在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莫西沙星和沙丁胺醇常规治疗,在对照组药物的前提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
期刊
煤矿开采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煤炭产量提高的同时粉尘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粉尘容易引发尘肺病和爆炸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巷道通风时风流为湍流状态,粉尘在风流中的运移及沉降过程复杂,导致粉尘运动规律的研究很不完善。风流的流动机理及粉尘输运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对解决煤矿粉尘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风流是研究巷道内粉尘运动的基础。通风过程中产生的阻力影响了风流的分配,进
学位
我国高硫、高灰和褐煤等低品质煤碳资源储量巨大,实现这些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安全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煤粉爆炸能量巨大,充分利用煤粉爆炸能量,将可以有效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研究煤粉爆炸特征和微观爆炸机理可以为爆炸能量安全利用提供指导。本文以高硫、高灰和褐煤等低品质煤为研究对象,研究煤粉爆炸特征,从煤的微观分子结构入手,采用SEM、Raman、FTIR和XPS测试分析了煤粉爆炸前后表观形貌、微晶
学位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煤储层原始渗透性差,制约了煤层气的产量和采收率。煤储层具有低储层压力、低渗透率、低含气饱和度、高地应力的特点,必须对煤储层进行水力压裂增产改造,创建连通的水力裂缝网络以提高储层渗透率,从而提高煤层气井的产量。煤层气水力压裂施工过程中,由于压裂液破胶不彻底,返排过程中压裂液残渣容易滞留在水力裂缝支撑剂充填层中,降低了支撑剂充填层的孔隙度,对水力裂缝的渗透率造成伤害;排采过程中孔
学位
超高有机硫煤以其有机硫含量高,成煤环境特别,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我国西南地区,广西桂中晚二叠世煤(如合山煤、扶绥煤、宜山煤等)由于其独特的局限碳酸盐岩台地成煤环境和超高有机硫含量而备受关注。鉴于以往对百旺煤田和贤按煤田样品中的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较少。本文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低温灰化-X射线衍射-Siroquant定量分析和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