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农业现代化作为从生存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转变,需要有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为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2。本文正是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前提,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为背景,对当前我国“农超对接”模式进行研究。因为农产品流通模式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能否有效解决,农户与市场能否顺利对接。
流通模式创新一直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主要采取了“统购统销”的流通模式,这种农产品流通模式,虽然在短期内缓解了农产品供求失衡的矛盾,但长期来看阻碍了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发展,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也产生了抑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产品流通经历了从“双轨制”到全面放开这样一个逐步市场化的过程,农产品流通模式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购统销”逐渐发展到当前以“农超对接”为代表,包括以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为主要载体的多元化农产品流通格局。本文在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及其变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研究了农业发展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关系。尤其探讨了“农超对接”成为我国农产品重要流通模式之一的原因。认为:“农超对接”模式由超市负责农产品的销售,使得农户从销售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农产品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并扩大了农产品市场;且“农超对接”模式大大缩短了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促进了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实现机制运转,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再生产的进行,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从而使“农超对接”成为了必然。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合作社等中间组织的壮大、大型连锁超市的发展、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也使得“农超对接”模式具有了可行性。
本论文重点研究了当前制约“农超对接”发展的因素。“农超对接”作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一种重要模式,实现了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产销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就其现实运行来看,该模式还存在许多应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论文以马克思流通费用理论、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为指导,从构建准备、运行实施、保障落实三方面深入研究了制约“农超对接”模式发展的因素。认为:该模式在构建准备方面存在缺乏实施动力,参与意向弱和缺乏接洽渠道,难寻合格交易对象的问题;在运行实施方面存在农产品生产难以把控,质量不稳定和物流配送服务滞后,农产品损耗大的问题;在保障落实方面存在资金、技术、人才、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最后,论文联系我国“农超对接”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农超对接”发展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在“农超对接”构建准备方面要积极宣传,增强合作意向;通过多种途径,疏通对接渠道;加强各参与主体间的交流,共享市场信息。在“农超对接”运行实施方面要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化;完善冷链物流系统。在“农超对接”保障落实方面要制定并完善“农超对接”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本文在以下两方面有一定的贡献。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本文将“农超对接”纳入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而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大体系下来研究。在研究思路上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从农业发展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流通模式三者关系入手,以相关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农超对接”模式的必然性以及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如何优化“农超对接”这一流通模式,使其更好的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服务。
本文还存在很多不足。对理论分析和应用的驾驭能力还不够成熟,对“农超对接”制约因素的分析不够深入,且因缺乏定量分析,使其说服力不够,这些都有待笔者进一步提高学术能力后再进行深入探讨。
流通模式创新一直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主要采取了“统购统销”的流通模式,这种农产品流通模式,虽然在短期内缓解了农产品供求失衡的矛盾,但长期来看阻碍了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发展,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也产生了抑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产品流通经历了从“双轨制”到全面放开这样一个逐步市场化的过程,农产品流通模式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购统销”逐渐发展到当前以“农超对接”为代表,包括以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为主要载体的多元化农产品流通格局。本文在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及其变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研究了农业发展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关系。尤其探讨了“农超对接”成为我国农产品重要流通模式之一的原因。认为:“农超对接”模式由超市负责农产品的销售,使得农户从销售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农产品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并扩大了农产品市场;且“农超对接”模式大大缩短了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促进了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实现机制运转,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再生产的进行,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从而使“农超对接”成为了必然。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合作社等中间组织的壮大、大型连锁超市的发展、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也使得“农超对接”模式具有了可行性。
本论文重点研究了当前制约“农超对接”发展的因素。“农超对接”作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一种重要模式,实现了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产销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就其现实运行来看,该模式还存在许多应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论文以马克思流通费用理论、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为指导,从构建准备、运行实施、保障落实三方面深入研究了制约“农超对接”模式发展的因素。认为:该模式在构建准备方面存在缺乏实施动力,参与意向弱和缺乏接洽渠道,难寻合格交易对象的问题;在运行实施方面存在农产品生产难以把控,质量不稳定和物流配送服务滞后,农产品损耗大的问题;在保障落实方面存在资金、技术、人才、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最后,论文联系我国“农超对接”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农超对接”发展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在“农超对接”构建准备方面要积极宣传,增强合作意向;通过多种途径,疏通对接渠道;加强各参与主体间的交流,共享市场信息。在“农超对接”运行实施方面要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化;完善冷链物流系统。在“农超对接”保障落实方面要制定并完善“农超对接”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本文在以下两方面有一定的贡献。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本文将“农超对接”纳入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而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大体系下来研究。在研究思路上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从农业发展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流通模式三者关系入手,以相关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农超对接”模式的必然性以及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如何优化“农超对接”这一流通模式,使其更好的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服务。
本文还存在很多不足。对理论分析和应用的驾驭能力还不够成熟,对“农超对接”制约因素的分析不够深入,且因缺乏定量分析,使其说服力不够,这些都有待笔者进一步提高学术能力后再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