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与散文的对照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qi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之所以称其为“异数”,不仅因为其迥异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传奇性的生活经历,更源于其留下的一系列极具个性色彩的传奇性作品。鉴于张爱玲的独特性,学界一直没有停止对她本人及创作的研究,甚至曾经一度出现了“张爱玲热”的文学现象,但却从未有人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将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进行对照性研究。本文选取对照性研究的视角,通过具体的文本对照,试图还原出张爱玲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如我们所知,小说和散文分属不同的文学形式,彼此在创作素材的选取和表情达意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在同一作家的笔下,鉴于同样的气质禀赋以及同样的艺术修养,小说和散文又往往存在着某种割舍不断的联系。张爱玲是一个情感上相当复杂的作家,她能够对文体间的这种联系进行有效地拿捏,在自己的小说和散文中寄托了两种全然不同的思想和感情,一个冷酷到底,一个实际到底。为了有效地论证这种联系和区别,论文主要分三部分来写。第一部分主要从创作素材入手进行对照,在创作素材上,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无一例外都具有“传记性的人生味”,这是二者的共性,但在具体的文本演绎中,又根据小说和散文两种文体的特点呈现出艺术处理上的不同。作品中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的彻底与不彻底、事件的艺术虚构性与自然真实性、背景的文化隐喻特征与自然地域色彩等都是这种联系与区别的有力体现。第二部分主要从主题上进行对照。一切的世态,归结到张爱玲的笔下,不外乎“人情”这个主题。然而在小说和散文两种文体中,张爱玲关于“人情”这个大主题的演绎却呈现出了视角和情感上的差异。在爱与妇人性、爱与物欲、爱与救赎等主题的演绎中,小说主要通过饮食男女的情爱纠葛来展现“爱之幻灭生之虚无”的主题,而散文,则更多的是以细节的快乐冲淡主题的悲观色彩,在俗世的边边角角里挖掘温情的点点滴滴。第三部分主要从文体表现上进行对照。一二两章从内容上探讨了张爱玲小说和散文的异同,根据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作用于形式,从文体表现上进行对照也便成为可能。首先,在叙述方式上,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都采用一种若即若离的叙述姿态,在情感态度上俯视而超然。然而不同的是,小说主要通过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的错位来达到这种间离的效果,散文借助的则是具体的媒介。在叙述渊源上,小说深得中国传统文学神韵。而散文则对西方的Essay颇有借鉴。其次,在叙述手法上,“反高潮”是张爱玲小说和散文创作的一大特色,小说主要通过故事情节的逆转营造出反高潮的效果,而散文中的反高潮则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实现。在语言及语义上,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无一例外均显清瘦,然而不同的是,小说里的张爱玲在选词造句表情达意上尤其注意精雕细琢,而散文中的张爱玲则回归女性角色本身,谈天说地顺随自然、散淡平实,呈现出世俗生活化的一面。再次,在美学风格上,小说中呈现出虚无的苍凉,散文中则遍布凡俗的诙谐。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采用主动时滞补偿的主动鲁棒控制来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输入时滞问题。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动态特性,使得系统存在强不确定性、高非线性、强耦合性、输入时滞
分析了现阶段景观材料在选择与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景观设计材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探讨了景观设计中材料使用的原则与方式,对景观的设计工作有积极的促
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灾害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进步,人脸识别也得到飞速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凭借其识别率高,识别速度快的优势一举超越传统人脸识别,逐步成为整个领域的主流技术。学
土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地权分配是土地问题的核心,也是研究乡村社会的重要途径。它决定着农村社会生产关系、利益关系、及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但是近代以来,地权变动频繁,集中与
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获取的过程,也是语文素养提升和良好人格培养的过程。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要充
北京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建构了自身文学传统的城市。当代作家冯唐在成长小说"万物生长三部曲"中,以主人公秋水的读书经历为线索,在中学至博士毕业的视阈中呈现出独特的北京想象
在传统的家具展会展示设计中,运用软装饰设计可以实现展会空间的精心布局与规划,达到良好的空间展示效果。随着家具展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单纯从商业设计角度出发的展会设计
澳门,以面积计算的确只是中国的一个“小地方”。然而,考察其历史发展过程,不难发现澳门其实并不“小”。在三四百年前的地图上,当像新加坡等著名港口城市还未标注时,澳门早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行为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有效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