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副词“就”的偏误分析 ——基于HSK语料库的考察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j1963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副词作为现代汉语中介于实虚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封闭词类,功能单一,意义复杂,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强。其在句中的有无以及所处位置都会对句意表达产生影响。副词不仅是汉语本体研究的重点,而且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作为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副词之一(高居第三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将之列为甲级词,并贯穿于汉语教学的初、中、高级阶段。“就”极为灵活的用法,即使母语人也感到棘手,这无疑会给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带来更大的困扰。我们以“就”的偏误作为分析对象,旨在通过典型的个案分析,探讨提高副词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对副词“就”的语义、句法、语用功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梳理,归纳了若干条简明的使用规则。进而结合中介语、偏误理论等对我们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收集到的898条有效语料进行分析,将偏误类型归纳为混用、遗漏、误加、错序等四种。在此基础上,从学习者的自身因素(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泛化、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和外部因素(教学方法、语言学习环境、教材)两个方面深入讨论偏误形成的原因。文章最后根据教学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其他文献
对外汉语是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其目的是传授学生语言技能。综合课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干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外国学生综合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综合课由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完成,而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指南,是汉语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设计反映了教师的设计理念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任务型教学法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语言教学理论
教学设计是教学者以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在对教学各要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课堂活动的整体规划,是将教学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必要途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个领域的线上教学全面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初级汉语综合课的线上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呈现,而且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扩展和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本文在研判分析了初级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汉语教学发展势头迅猛。线上初级汉语综合课是在线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入门课,但是对线上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的研究却不多,基于支架式教学法的初级汉语综合课的线上教学设计的研究也不多,无法满足实际教学发展的需求。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在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的教学实践,研究基于支架式教学法的线上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设计,以期为线上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提供参考。本文分成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
由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马来西亚穆希丁政府决定于2020年3月18日开始实施行动限制令,致使汉语教学工作由传统的线下教学转为网络教学。但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的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汉语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够确保教学内容的有序开展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本文基于心理学、教育传播学理论,遵循综合课教学设计的原则,结合马来西亚工艺大学Mi
随着国际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汉语学习者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汉语非母语的儿童开始学习汉语。不同母语背景的儿童学习汉语的方式有所不同,且各自学习汉语的难点也有所差异,因而编写一套针对性强的儿童汉语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针对日本小学生编写的初级汉语教材《汉语顶呱呱》,尝试从总体版式、教材体例,话题与课文内容、语音、词汇和语料长度等角度来考察,全方位描写该教材状况,总结其优点与不足,以期为
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实力与日俱增,与外交流也日益频繁,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也水涨船高,与之相关的对外教学设计研究也日趋精细化。本论文研究的是在情境教学法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北京的四季》教学设计。近年来国内外情境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已经很充分,然而还存在着情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相对缺乏、现有的大部分教学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也不是很紧密等问题。本教学设计致力于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讲练结合、分组合作探究等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程度副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诸多学者对程度副词的分类、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究。程度副词作为虚词,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且程度副词的意义相对较虚,用法复杂灵活,这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学好程度副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程度副词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程度副词“最”和“更”又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程度副词的重点、难点,对其进行偏误分析对对
介词是虚词里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类,随着语言结构的复杂多样化,通常由动词虚化而来的介词分工也逐渐细化,现代汉语里介词的数量据统计有150多个。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句法功能主要是与介引的对象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补语或定语,使用频率很高,用法多样,是汉语虚词里功用较为复杂、涉及对象范围较广的一类。“于”作为汉语里的一个高频介词,也可用作动词词缀充当构词语素,与同义介词“在”“从”“到”“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其语法意义的表达需要更多地借助虚词,而介词作为介引处所、工具、对象等语义角色的虚词的一种,在汉语表达中不可或缺。汉语介词虽数量有限,但语法意义极其复杂,语法形式十分灵活。对象类介词作为汉语介词中数量最多、最复杂的次类,对于母语者而言,自然习得并顺利掌握其用法自不待言,但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要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并非易事。因为部分介词在同一个义项下的某种场景中可以互换使用
三七又名田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同名中药材三七是以植物三七的根部作为药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