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ATF包壳材料的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核电站反应堆内,核燃料包壳管的服役工况十分复杂,除了受高温、高压、强中子辐射外,还受到流致振动、交变载荷、内外压力差的影响,这些不稳定的环境因素会导致包壳管的微幅振动,进而影响堆内包壳管的使用寿命,为核电站带来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模拟包壳管与其支撑格架的微动磨损行为,探究不同包壳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核电站包壳管的选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对提高核电站关键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具有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新型切向微动磨损设备、能量控制模式冲击微动磨损设备、自制冲-切微动磨损设备,研究了4种ATF包壳材料(Zr/Cr,复合FeCrAl,ODS-FeCrAl,复合Si C)以及1种工程用Zr合金管材的微动磨损特性。摩擦副材料选用Inconel 718镍合金,接触方式采用柱-管十字正交点接触的方式,在常温大气环境中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仪(EDS)等对磨痕进行了微观研究,利用白光干涉仪对磨痕的磨痕轮廓和磨损量进行了测量,系统的研究了不同包壳材料的微动磨损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对五种ATF包壳材料进行的切向微动磨损试验表明,在载荷为50N,频率为10Hz,位移为±20μm的工况下,五种材料的微动均处于部分滑移区,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SiC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其他四种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通过对比不同循环次数下的磨痕形貌和磨损量,可以发现Zr/Cr涂层比Zr的耐磨性能更加优异,ODS-FeCrAl比FeCrAl的耐磨性能更加优异。2.对Zr合金、Zr/Cr、ODS-FeCrAl三种ATF包壳材料进行的冲击微动磨损试验表明,在冲击动能为4.32mJ的工况下,Zr合金和Zr/Cr在24小时的试验时长下未出现裂纹或者断裂,表现出较好的耐冲击磨损性能,而ODS-FeCrAl在6小时的试验时长下就出现了裂纹,且随着试验时长的增加呈现向两端扩张的趋势,表现出较差的耐冲击磨损性能。Zr合金和Zr/Cr具有相似的动力学响应,而Zr/Cr表现出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能量吸收率。在冲击微动磨损时,Zr合金和ODS-FeCrAl的主要磨损形式为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Zr/Cr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Zr/Cr的磨痕深度和磨损量较Zr合金和ODS-FeCrAl更小,耐冲击磨损性能更优异。3.对Zr合金、Zr/Cr、ODS-FeCrAl三种ATF包壳材料进行的冲-切微动磨损试验表明,在冲击动能为4.32mJ,切向速度为60mm/s的工况下,三种材料在24小时的试验时长下均未出现裂纹或断裂,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能。冲-切试验过程中的动力学响应与冲击类似,Zr/Cr表现出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能量吸收率。Zr合金的磨损形式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Zr/Cr和ODS-FeCrAl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着磨损。磨痕轮廓和磨损量数据表明三者中Zr/Cr的耐冲-切磨损性能更为优异。
其他文献
随着集成电路由原来的专用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时代进入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简称Soc)时代,设计完善某一特定功能的IP核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在SoC中,不同IP核之间的数据传输非常频繁,为了能够尽量避免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校验码的设计与实现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能够产生数据校验码
机械加工的“个性化定制”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需求与日俱增,生产的高度灵活性和设备维护的必要性给调度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实际生产伴随的恶化效应使得调度问题更加复杂。因此,基于合适的维护策略,运用优化理论实现生产与维护的协同管理,对机加工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单机环境为研究基础,对周期维护策略和状态维护策略下考虑工时恶化效应的生产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不同维护策略下的调
降阻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防雷和电气接地中的工程材料,尤其是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就要求降阻剂具备良好的降阻效果。目前主要采用在工业废渣或木炭中加食盐作为接地降阻材
2018年,蜀道正式成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单中的一份子。在此契机下,蜀道及其沿线丰富的资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蜀道历史发展久远,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交通主网络,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和政权的巩固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剑门蜀道是蜀道金牛道中资源富集、保存相对最完整的一段,极具代表性与研究价值。剑门蜀道沿线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一直是建筑学中主流问题,它们相辅相成互相开拓视界,也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建筑形态突破欧式几何的诸多造型尝试,建筑几何学的发展伴随着建筑形态和空间向更深层次进行多学科结合的探索。随着建筑几何学的跨学科发展,折叠几何因其可以将二维平面转换为三维立体几何的建构模式,随着折叠哲学被纳入建筑学领域。而其中镶嵌式折叠具有独特的几何韵律,同时其形变模式使整体结构曲率可控,因此镶嵌式折叠在建筑中的多
当代中国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当中,众多乡村走向衰败,如今乡村振兴的提出,意味着乡村建筑空间在更加开放多元的背景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顺应时代的发展,田园综合体建筑应运而生并大量涌现,成为集产业、人居和田园环境于一体的乡村新空间载体,不可避免的会有形式空洞、文化脱节等问题出现。当田园综合体扎根于川西乡村,反思的目光转向了川西林盘这一典型地域人居单元上。传统林盘作为川西乡村生态文化重要的外在呈现,具有鲜
近年来配电网发展迅速,其结构和运行情况复杂多变,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配电网中,三相参数不对称会引起配电网不平横过电压,严重的情况将导致中性点位移过电压,从而影响配电
随着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升,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列车运行安全性进行检测与评估需要借助轮轨作用力,而测力轮对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轮轨作用力测量方法,因此关于测力轮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辐板轮对因辐板特性导致其轮轨关系相对曲辐板更加复杂多变,而目前国内还未有关于直辐板测力轮对测量方案的国家标准。基于此问题,本文对直辐板测力轮对在线连续测量方法展开了
近年来,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但其建设费用昂贵,必须在设计前期对其线路纵断面进行优化,用以节省资本。本论文是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选线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设计研究,给出了计算模型以及算法,编制了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CAD系统,并用案例加以验证,证明了优化程序(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地铁的线路纵断面的节能性优
维度导电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以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在以电化学分析、能源转化、电化学水处理等为代表的电化学应用领域有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