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金融网络中的系统性风险救助策略研究——基于中国大额支付系统视角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607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付系统是银行的核心,作为金融和银行系统的“管道”,并维持社会各种业务所需的货币流通,其对整个经济的效率和福祉至关重要。当银行间清算网络顺利运作时,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当遇到突发流动性或偿付能力问题的银行时,银行可能会阻止支付其直接债权人的债权,这可能反过来危及其他机构的支付,这一领域的任何重大崩溃都有可能在机构、金融系统和国界之间传播毁灭性的冲击。其根本原因在于支付系统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金融流动链,导致信用相互依赖。近年来,监管机构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大额支付系统上,理由是任何对支付程序过程的严重破坏都可能产生广泛的系统性后果。在货币和金融稳定性时代背景下,中央银行的支付系统目标可以概括为降低风险和提高支付系统的效率。降低风险至关重要,但提高效率是一个互补的目标。效率有许多方面,可以大致分为成本、速度和稳健性。稳健性包括服务的可靠性及其影响的确定性,这可能取决于规则的清晰度或相关法律框架的精确性。显而易见的是,效率本身就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但此外,可能更有必要实现降低风险的目标。
  大额支付系统(LVPS)在过去20年中发展迅速,在提供流动性和控制结算风险之间不断取得平衡。也许最明显的变化是,具有较好流动性但受结算风险影响的延迟结算系统(DNS)已被实时全额结算系统(RTGS)广泛取代,后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结算风险。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的日间流动性要求可以大大超过其直接成员在其中央银行账户上隔夜持有的流动性,为了能够处理这些付款,银行在日间从中央银行借入额外的流动资金,并在日间回收流动资金:也就是说,它们部分依赖收到的资金来结清其付款。实时全额结算所带来的流动性需求增加意味着日间流动性是RTGS系统的生命线,在RTGS系统中,中央银行还可以向参与者提供日间流动性,从而将参与银行的日间信用风险转移到自身。在理想情况下,中央银行作为系统的结算代理人将在日间免费提供这种流动性,但这将要求其承担不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水平。然而支付系统风险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不同之处在于风险由中央银行而非系统参与者承担。因此,中央银行必须实施监管政策以减轻这种风险,同时也能使该系统顺利运作。值得注意的是,流动性不足或系统内流动性回收不足可能导致支付延迟和系统效率低下,进而导致支付失败。
  银行间支付系统的参与者管理不同优先级的支付请求,以最小化其总成本。然而,单独的最优策略可能与系统范围的最优性相冲突,并且可能导致效率低下,银行无法及时履行支付义务。提供支付服务以允许银行机构履行其义务是支付系统的关键功能之一,因此银行间支付系统的设计和监管是至关重要的。在考虑每天必须处理的特大支付量时,这一点的重要性变得更加明显。此外,所有支付系统都存在欺诈、运营和系统性风险。欺诈风险通过适当的内部支付处理程序和保险来解决,特别是对于大额支付网络,通过限制对敏感设施的访问来解决操作风险,并建立备份或重复的计算机设施。系统性风险涉及由于一个或多个参与者意外未能解决其日间净借记头寸,进而导致支付网络参与者之间出现类似多米诺骨牌的一系列支付违约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系统性风险来自于以临时阶段产生债务的方式进行支付。
  本文的研究模型旨在识别支付系统中的系统性风险,有助于揭示金融危机期间银行间支付系统的崩溃,可以有效预防金融危机,并提供一个分析镜头,用以观察中央银行在危机期间采取的特殊政策措施和关于危机后金融部门改革的政策辩论。最近的金融危机凸显了通过更好地监管和监督金融机构来促进金融稳定的重要性,监管改革的关键方面包括衡量和调节系统性风险,以及适当地设计宏观审慎政策。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种手段,中央银行开展再融资和支付业务,还与其他监管机构密切合作,分析对金融稳定的威胁,包括系统弱点,并参与系统开发和制定政策措施以防止金融危机。因此,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宏观审慎监督)是一项共同的责任,解决系统性风险是新金融监管的核心。
  本文提出的系统性风险救助策略研究是多方面的。首先,值得研究各银行支付违约的决定因素,并确定银行间网络结构如何影响个别银行违约的可能性。其次,从表面上看,核心问题在于是否应从支付系统中消除银行间风险,或者是否足以通过适当的保障来限制此类风险。最后,可以扩展我们的框架以确定最佳监管。未来的研究可能还希望包括如何在处理银行业危机时批准、延长和撤销银行间支付,这将有助于研究银行的实际行为如何促成或减少银行业危机的爆发。
  本文的内容结构如下。第1章探讨理论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并总结了学者们对复杂金融网络中的系统性风险与救助策略研究的相关文献。第2章讨论了研究金融系统稳定性的网络方法,特别关注复杂金融网络中系统性风险的形成与传染机理,分析其是如何形成并传播的,厘清其内在的传染机理。第3章通过对系统性风险传染进行数学建模,结合复杂网络模型和SIRS模型构建了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的系统性风险传染仿真模拟,并引入两种流动性救助策略,分析不同流动性注入方式对系统性风险的改善情况;接着通过调整风险传染率、预防性救助率和预防性救助失效率,从宏观视角进一步研究系统性危机过程中的风险传染演化过程。第4章讨论了基于SIRS模型的选择策略研究,重点是从微观视角分析系统性风险救助对象的选择。救助对象的选择即救助策略中救助谁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救助策略,研究其相对于基准策略的优劣,分析网络传播指标和阀值设置对救助效果的影响。在第5章中,讨论了救助策略绩效评估及其政策含义。在本文中,救助是一个包含救助对象、救助方式和绩效评估的解决方案。要对不同救助策略进行比较,就要确定救助策略绩效的评价。本文将基于如上内容展开研究,提高论文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兼具理论基础和现实价值的政策建议。第6章主要是对本文研究观点的一个总结与回顾,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结果为金融不稳定的驱动因素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银行的审慎监管提供了启示。首先,通过不同网络结构下的系统性风险传染模拟,结合复杂网络模型与流行病学中的SIRS模型,并对其进行金融化改造,以适应本文从宏观视角进行风险传染与救助分析。研究表明随机网络中风险传染更加迅速,其系统稳健性相对较弱;无标度网络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稳健性,风险传染较为迅速,但很快达到风险传染均衡,呈现出“稳健而脆弱”的特征;小世界网络由于平均路径长度较短,节点彼此之间的联系较弱,风险传染相对减弱。其次,引入流动性救助策略,发现均衡救助所有受初始冲击影响节点的策略严格占优;此外,通过调整风险传染率、预防性救助率和预防性救助失效率,发现降低风险传染率策略在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结构下救助敏感度最强,救助策略也更为适用;提高预防性救助率策略在小世界网络结构下表现最佳,而降低预防性救助失效率策略在三种网络结构中救助都不敏感,救助效果较弱。最后,为了更好地从微观视角进行风险传染与救助分析,进行基于SIRS模型的选择策略研究,分析系统性风险救助对象的选择。研究表明在一维时间模型中,对所有参与者进行部分预防性救助的救助策略整体最优;此外,及时淘汰或重组一定的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系统性风险冲击。在二维空间模型中,发现接受闭合区域预防性救助策略在不同传染率(不考虑预防性救助失效)下都严格占优,小16方的点型救助策略比大4方的点型救助策略稍好;冯诺依曼邻域情景下的风险传染更加迅速,在高预防性救助失效率下4种救助策略救助效果均不理想。总之,本文研究的模型是金融稳定分析工具箱中的一个有用工具,因为它突出了风险的集中程度,但其不能构成有助于预测危机模型的核心。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它会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同时仍然无法防止危机。此外,虽然本文的研究侧重于银行间支付系统,但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其他金融机构,例如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便更广泛地了解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其他文献
法家思想在整个君主政治时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韩非子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历代对其的批判和评论也从未停止过。如何认识人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韩非子的批评,是本文的初衷。由此也可以认识韩非子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地位和影响。  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交代研究问题的提出、韩非子思想的基本内容、韩非子批评史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时段划分说明。第二部分为秦政实践中的韩非子,从秦政的固有传统和商
学位
中国哲学的核心是人生哲学,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一个人生论系统的思想家。孔子的人生哲学博大精深,见仁见智。孔子贯其一生都是为了实现“为仁践礼”的人生过程。仁是成为人的根本标志,修心的根本指针;礼是人之为人的外在的社会规范,修身的根本准则。人的成长过程要合仁达礼,人生才有意义。一个健康的人必定是身心健全的人。“仁”与“礼”二者的关系是“礼由仁而立”,“仁非礼不立”。仁,就是爱人,实现“仁”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学位
本文以当代知识论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为参照系,对金岳霖知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它具有两方面的学术价值:一是比较准确地理解了金岳霖知识论思想的具体观点、不足之处、内在矛盾以及他构建知识论体系的具体方法。一是通过对金岳霖知识论和当代知识论的比较研究明确了两者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在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并且界定了金岳霖知识论在整个知识论研究当中所处的位置。  本文的主体部分围绕“客观知识如何形成”这一金岳
学位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论题,它不只是关注人性的内容是善的,或是恶的,人性的来源以及后天对人性扩充或矫化的目的,也都是人性论需要考察的内容。在古代,不论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还是董仲舒主张性有仁贪,论性者都一致认为人性是天所命就的,这是人性的来源处。天赋善性,就扩充它,以成就善德;天生恶性,就矫化它,也可成就善德;天生有善有恶之性,接受圣王教化,亦可成善,这是人性的修为处。敬事上天,自得神明
学位
城市是全球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已成为城市间竞争的重要筹码。世界各国城市,要想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更加注重城市文化的传播。面对新时期新挑战,重新思考城市杂志的传播问题,并为城市杂志探索出更有效的传播城市文化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大武汉》作为武汉唯一的城市杂志,是其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它对于研究武汉城市文化传播的相关问题具有
学位
设计关系到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等各种因素,在当代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设计伴随着这些因素不断向前发展,从手工艺时代重视功能和形式,到机器时代重视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再到当代重视设计的综合发展,设计经历着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纵观整个过程,设计时刻以人为中心。这里借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从满足人的生理、安全的基本需要,到满足人的爱、尊重的精神需求,设计在经历自身演变的过程中,不断满足着人的各种需要
学位
微博已经成为最为流行的网络传播方式之一。它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以信息分享和传播为基础的一种传播工具。作为一种成本低廉、影响面广泛的传播平台,如何利用微博传播武汉的城市形象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然而微博在国内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只有把握住微博的传播特征,才能让微博更好的为武汉城市形象传播服务。  本文结合大量的微博传播案例对武汉利用微博传播城市形象的现状进行分析,在理清微博传播特性、城市形象概念的基础上,运
学位
席勒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审美教育”试图从历史的高度去全面阐释审美教育问题,并从哲学美学的高度关照现实,将美学变成社会存在发展的现实的、批判的力量,这些对于美育及现世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从席勒开始,美育才真正逐渐确立了它的独立地位。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完整人性的自由人,什么是“完整人性”,为何要培养“完整的人”及如何培养,培养的效果如何?  席勒正是基于这一系列问题展开其思想征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股票市场也在不断地进行发展与完善。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选择优质的股票进行投资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成为了股票投资中的重中之重。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价值被低估的并且在未来能够有发展潜力的股票,是投资者追逐的对象。  本文分析了价值型投资策略和成长型投资策略的特点,结合两者各自的优点,基于价值成长投资策略(GARP)的思想,构建了一套既能够体现股票价值性也能体现其成长性的指
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分析师团队也在不断壮大。与此同时,分析师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也逐步深化。作为资本市场的信息中介,分析师通过电话会议、公司调研等方式直接与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话,可以获取上市公司未公开披露的重要时效信息,然后结合财务报表等公开信息,发布关于个股的研究报告,承担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桥梁。分析师不仅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专业性建议,而且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起到监督作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