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法地浸终采残留液对某砂岩铀矿浸出性能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is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酸法地浸矿山部分采区铀资源开采结束后,其采区中含有大量的酸性含铀残留液,且由于无法立即开展地下水修复,高污染浓度的残留液存在向周围地下水扩散的风险。而残留液酸性强,且含有一定量铀,具有较好的回收利用价值。故本研究开展以残留液为主的浸矿性能研究,考察残留液成分剩余价值,利用其有效成分进行浸出,以达到节约材料和降低后续地下水治理难度。文章重点考察了残留液与地下水对矿物在酸浓度、氧化剂、固液比、浸出时间等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浸出性能,并对残留液重复浸出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浸出前后矿物学特征和浸出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阐明其浸出机理,并为酸法地浸残留液的重新在地浸采铀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残留液与地下水配制溶浸液静态浸出铀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残留液组与地下水组对铀的最佳浸出率分别为77.36%和74.97%。残留液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铀矿在首次浸出时添加1.0 g/L H2O2,浸矿后产生的浸出液,对铀矿仍具有较好的浸出效果,且可重复1-2次,并无需再次添加H2O2试剂。经多次浸出的残留液,溶液铀浓度提高,有利于铀提取。残留液与地下水浸出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浸出温度与浸出时间的增加,铀的浸出率逐渐增加。采用收缩核模型进行浸出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残留液与地下水浸出过程中均受混合控制,即其浸出既受到化学反应控制又受到扩散控制,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7.519kJ/mol和Ea=21.649 kJ/mol。残留液与地下水浸出该矿前后的矿物学特征表明,残留液与地下水浸出过程中,矿石表面无明显破坏迹象,单次浸出矿石对残留液的成分消耗程度较低。矿石中主要是以Si元素为主的石英、高岭土和长石类的脉石矿物等,且反应前后结构形式几乎没有变化。矿物中的铁以Fe2O3为主要氧化物形式,总体上矿石中含铀矿石为UO2,残留液对矿物具有二次浸出的可能。上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酸法地浸铀矿的残留液,对铀矿仍然具有良好的浸出效果,利用残留液作为附近采区的地浸采铀配制溶浸液,不仅可以降低地浸成本,而且能降低退役采区污染地下水扩散风险与后期的地下水修复成本,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提出,受到了社会公众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语文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在开展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
《汉语大词典》“管押”条有两个义项,一是“管领”,二是“临时拘押”。义项二只举现代汉语例:“把他管押起来。”缺举古代典籍例,以下二例当可补之:董平只得将晁家庄围了,突入庄中
由于在劳动监察法领域,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因为监察时效问题而引起的纠纷。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的立法目的和性质职责,认为时效的规定不符合现代法治规
研究区目前已发现8处银铅锌多金属矿(化)点,主要赋存于古元古界康西瓦岩群与早侏罗世黑云母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附近,矿(化)体多呈脉状产出,受康西瓦岩群地层内部褶皱构造次级
目前,在我国会计监督管理中尚存在内部制度不完善、外部监督效率不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较低、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应进一步完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现象普遍存在,其对目的语的学习起了阻碍作用,导致学习者犯错。初中生尚处于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母语负迁移对他们的英语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文章首先详细介绍了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现状,继而分析了制约两者融合发展的突出问题,最后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深入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相关研究
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优秀营销人才的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我国于2018年发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其中提出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生物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以探究的形式主动学习,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生物学核心
<正>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