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异物志”与文学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dwc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題名為《六朝“異物志”與文學》。文章分為上下兩編,共計37萬字。上編是基於文獻學、歷史學和地理學的研究,是下編研究的基礎;下編是六朝“異物志”與文學,尤其是志怪小說、辭賦兩種文學類型之間相互關係的研究,也是上編的深入探討。上編共分為四章。第一章第一節首先探討“異物”一詞的由來,並對該詞的中心詞義進行界定。通過梳理文獻可以發現,“異物”被連用作一個詞語的語言習慣,可以追溯至先秦文獻中,並在歷代都延續使用。該詞有一層核心含義,專門指代來自絕遠地區的珍奇之物。在這層詞義的支持下,使“異物志”形成一種固定著述類型獲得了可能。第二節查看歷代史志目錄對“異物志”的文獻歸類情況。“異物志”的文獻歸類方式大致經歷了唐前、宋、清三個時段的調整,但始終沒有脫離“史部·地理類”的範疇。這也可以看出“異物志”本身帶有的濃厚地理色彩。第三節討論六朝“異物志”集中出現在南方邊遠地區的原因。這一現象很早就為學術界所注意,前輩學者也曾進行討論,認為漢武帝經略嶺南後,南方地區漸與中原腹地相同,促成了六朝“異物志”的勃興。本文認為,除南方與中原漸通等歷史、交通層面的因素外,中古時人掌握新增知識的需求,以及知識積累成熟後、學科自然細化等因素也應該被考慮到。第二章對六朝時期幾種重要的“異物志”進行文獻梳理,考訂它們的具體成書時間、同書異名情況以及部分佚文的真偽問題,旨在為全文研究提供可信的文本依據。本章共選取五種存留佚文較多的“異物志”作為考察對象,分五個小節進行,其中兼帶涉及的他種“異物志”再隨文具體舉證。第一節探討楊孚《交州異物志》。明人歐大任《百越先賢志》中大篇幅的《楊孚傳》常被引為楊孚生平的信史,本文對其真偽性提出懷疑。該文很有可能是後人仿《後漢書·賈琮傳》而撰寫的擬作,楊孚生平在唐前文獻中鮮有記載。另外,幾種比較重要的楊孚《交州異物志》輯本都存在多處文本訛誤,本節將逐條梳理。第二節探討萬震《南州異物志》。首先,從書中某些行政建置的出現時間來看,該書的成書年代或並非向達先生推斷的東吳前期,而是後期。其次,通過考察《吳時外國傳》《扶南異物志》兩種著作的書名在歷史上出現的先後順序,也可以發現二者實為一書,該書唐前異名多與“扶南”相關,唐後《外國傳》一名逐漸覆蓋本名。最後,通過比對《扶南異物志》與《南州異物志》的文本可以發現,前書是後書的重要史料來源。第三節探討《南中八郡異物志》。該種“異物志”比較神秘,成書時間也有爭議。本文通過考察“南中八郡”這一特定地理稱謂的出現時間,推斷該書的成書時間約在西晉太安二年(303)稍後,反映的是曹魏後期到西晉後期蜀中大亂前,漢人勢力在南中地區的發展情況。第四節探討《涼州異物志》,這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種專記西域地理的六朝“異物志”。關於該書的成書時間,劉緯毅先生所持“前涼時期作品”的精準推論可備一說,但根據本文所掌握的材料,只能支持得出“五涼時期隴西文人作品”的結論,更深層次的推論,亟待進一步挖掘史料。另外,張澍《二酉堂叢書》本《涼州異物志》作為該書的一種重要輯本,存在較多錯輯現象,尤多與萬震《南州異物志》佚文相混,本節將逐條考訂。第五節討論沈瑩《臨海水土異物志》。該書的成書時間有“隋時說”、“吳末說”和“晉初說”三種立論。本文認為,該種“異物志”一文中出現了大量晉時地名,說明其最終成書時間應在入晉之後。並且,從其中各級行政建置的上下隸屬關係來看,比較符合太康三年(282)之後的狀態。從作者對某些地名的稱呼習慣來看,他很有可能是由吳入晉的文人。另外,張崇根先生輯本也存在一些錯輯現象,本節將進行考訂。第三章通過解讀六朝“異物志”所傳遞的物產、地理、民族、民俗等方面的信息,考察六朝時期漢文明地區與邊遠新知地區的溝通交流狀態,旨在全面描述當時正處於急劇變化中的外部世界,同時也為下編的文學研究提供相應的歷史背景。中古時期的“中國”正在不斷地擴大,漢文明與周邊異文明相激相蕩、相融相生,人們的世界觀也正隨之發生改變,這一點在“異物志”中體現得尤為淋漓盡致。文章按空間區域劃分為四個小節,分別為“南海地區”、“嶺南地區”、“西南地區”和“西域地區”,每一節先在開端對相應的地域概念進行空間界定,隨後結合“異物志”以及相關史料,具體解析這一時期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的外部世界。第四章是時間軸上的延續性研究。文章將視野延展到唐朝之後,考察六朝“異物志”在唐後的發展流變問題。“異物志”不獨六朝有,唐代亦有,只是已近志怪小說一流。唐後,盛極一時的“異物志”陡然出現創作數量急速下滑的頹勢,這一現象前輩學者已經注意到了,但未及作出深入探討。本章以梳理中國古代物產專志的產生與流變為研究方法,第一節先指出,“異物志”的本質為“物產專志”,而在以“異物志”為主要撰述形式的中古物產專志出現之前,早期物產信息分散於各類文獻中,具有零散化和簡單化的缺點。第二節進一步指出,六朝“異物志”作為一種成熟的物產專志,本身具備一定的特點和優點,包括地域明確、內容單一、記述翔實、追求科學、命名統一等五點。第三節探討六朝“異物志”在唐後的具體流變方向。唐後物產專志的編纂形式走向多元化,至少流變為三支清晰的脈絡:一支為紹繼六朝“異物志”寫作精神的物產地理雜記;一支為衝破地域局限、流向全國的各類《物產志》《物產表》及《土產表》;另一支則發展為各類物產譜錄。第四節探討宋後地方志對單行的物產專志的影響。宋後地方志修纂體例逐漸成熟,其中常附有《物產》一門,多以“條目”和“注釋”相結合的方式撰寫,以更大的容載量和官方編纂的手段,逐漸替代了各類私撰物產專志,成為記述土產、傳播知識的主要渠道。下編進行六朝“異物志”與文學關係的研究。為避免陷入瑣碎和無重點的研究狀態,文章重點選取了兩種與“異物志”有密切關係的文學類型,分別為“志怪小說”和“辭賦”。下編共四章,分前後兩部分。前兩章為“‘異物志’與志怪小說關係”的研究,後兩章是“‘異物志’與‘異物’辭賦關係”的研究,研究時間段都界定在六朝。每一部分的前一章為相關理論闡發,後一章各安排三個典型案例,章末再錄附記,為相關延展性研究。第五章,即下編第一章,探討六朝“異物志”與志怪小說之間的關係。第一節先對“記載異物”的學術傳統追根溯源,認為可追溯至《山海經》,尤其是《五藏山經》部分。而從記述風格來說,六朝“異物志”更近《史記·大宛列傳》《漢書·西域志》等正史民族志。它們都以平實穩健的筆法營建了當時新知的外圍現實世界,有意識地剔除了諸多神話傳說。第二節分別關注六朝“異物志”中的“志怪色彩”,以及六朝志怪小說中的“異物”形象。六朝“異物志”中有許多在今人看來較具志怪色彩的內容,但通過梳理文獻可以發現,這部分內容並非“異物志”獨有,在同時期的州郡地記、志怪小說、字書辭書、史傳注解以及道教文獻中也可見類似記載,屬於當時的公共知識。受制於當時不甚發達科學認知水平,而不能作出突破性的科學解釋,故而“異物志”保留了這部分文字,刻意進行文學增釋的成分並不多。而六朝志怪小說中的“異物”,則成為了溝通“冥想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橋樑,其形象匯集了人們對遠方世界的想象。它告別了“異物志”中單純土產的形象,具有明顯的文學修飾色彩,是一種“文學”與“地理”的雜糅。在六朝時期發達的釋道思想的浸潤下,志怪小說中的“異物”常被描述為具有某種超自然的力量,這一現象在“異物志”中比較少見。第三節探討六朝“異物”知識在志怪小說中的深層次滲透問題。人的認知過程往往遵循這樣的規律:當對某種事物的熟知達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接着滋生出更深層次的喜愛。六朝志怪小說中的某些故事情節,就較好地展現了人們對“異物”從“求知”到“求趣”的發展過程,甚至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新的世界觀。本節先揭示志怪小說中潛藏的“異物”知識對解讀小說文本意趣的觀照,揭示出地理知識對文學趣味產生的影響,再以“遠國異民”和“殊方異物”為兩個考察點,探討地理知識積累到達一定程度後,對時人構建新的世界圖景所起的作用。第六章安排“大尾羊”“通天犀”和“火浣布”三個個案,具體展示六朝志怪小說中“地理”與“文學”雜呈並進的現象。章末附記“切玉刀”一物,其早期史料與“火浣布”同源,為避免論述因文獻摻雜而陷入混亂,故安排在附記中單獨展開。第七章進入到“異物志”與辭賦文學關係的研究。該章分五個小節進行。第一節首先說明六朝“異物”古賦的文本存在狀態,這是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獻基礎。六朝古賦多無完璧,需要依賴類書等文獻進行輯佚鉤沉,而二次徵引的文字往往是一種歷史選擇的結果,其中隱藏了後世編纂者的文學審美趣味和評判標準,可能掩蓋了歷史本真。故本節先探討唐宋類書編纂者在甄選六朝“異物”古賦時,其中最為重要的三種取捨標準,及這一衡量標準下古賦文本面貌的具體呈現方式。第二節探討“異物”題材賦作在魏晉時陡然興盛的文學現象及相關原因。魏晉之際,“異物”擺脫了鑲嵌在漢大賦中的附庸地位,成為了單獨吟詠的對象。本節從漢魏以來詠物賦所涉擬寫對象入手,指出:詠物賦在漢代時已較為發達,所涉物類十分豐富,後代作家意欲再創新高,方法之一,即不斷開拓更為新穎的擬寫對象,而這時不斷湧入人們視野的“殊方異物”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後三節探討“曹魏”“兩晉”“南朝”三個歷史時期的“異物”辭賦創作情況。志怪小說通過“異物”關注“冥想世界”,辭賦則通過“異物”關注“現實物質世界”。建安時期“異物”古賦的主要創作者為曹丕、曹植及其麾下文人,賦作多誕生於集會之上,作品反映個人情志相對較少,句法仍受到漢代詠物賦的影響,好用類騷體句式,又好“以物寓德”。小節末附錄東吳“異物”古賦創作情況,從同一時間軸上的不同空間橫截面,查看區域間的文學、文化趣味差異。兩晉時期,尤其是短暫的西晉王朝,卻是“異物”創作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異物”賦作擬寫對象全面拓寬,作品數量眾多,名家名作輩出,而且顯示出鮮明的時代特色,被後世評為“新製連篇”。作品重視知識性和文學性的結合,體現出作家的博物學功底。從修辭藝術上來看,辭藻更為繁縟、華麗,句式則突破建安時較為單一的類騷體,更向駢儷化發展。兩晉時期被收入《藝文類聚》的賦作最多,也可以看出後世對該時期“異物”古賦文學成就的肯定。南朝“異物”辭賦的寫作出現了兩個創新方向:第一是形式的求新,代表作為江淹《草木頌》十五首,這組作品標志着擬寫“異物”的作品告別了“一賦吟詠一物”的單一形式,不僅開始向鄰近文體“頌”發展,並成功借鑒了“組詩”的形式;第二是審美趣味上的求新,這一時期對“異物”的審美方式不再拘泥於魏晉時“美”的範疇,開始出現一些借物喻人、富有俳諧趣味的諷刺文,代表作是范曄《和香方序》和沈約《修竹彈甘蕉文》。這些文章在深諳“異物”性狀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異物”特有的物理性狀熔煉成一種文學意趣,借物喻人,嬉笑怒罵,亦莊亦諧,饒有趣味。最後一章以“安石榴”“檳榔果”“鸚鵡鳥”三物為個案,探討六朝時期圍繞此三物進行的辭賦創作。章末附記是空間上的延展性研究,從平安朝日本國家最高文官選拔考試“秀才科”中保留的都良香策問藤原佐世《辨異物》一文,來看平安日本對六朝地理博物知識的接受、理解和運用。全文末尾附錄中收錄了5條札記,乃是筆者在校對“異物志”佚文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篇幅短小、內容零散,考慮到結構的平衡,不宜放入正文之中,權以札記形式附錄末尾。另外,隨文在相關章節之後附錄了輔佐論證的表格,對相關問題進行全局性展示。
其他文献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趋势的逐步加剧,有关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影响和地位不再重要的观点和言论频现,认为制造业发展不再是实现经济繁荣的必经之路。也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制造业已不再重要”的言论带有相当的误导性,甚至完全可以说是无稽之谈。事实上,21世纪以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坚持实施重振制造业、制造业回归、工业4.0等制造业发展战略,强力反证了制造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
学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如何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风险关联日益紧密,实体行业泛金融化、地方政府债务、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房地产金融风险等问题突出,种种事实无不表明我国正面临着复杂严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
学位
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抓手,历来受到党和中央政府的重视。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政府根据来华留学生需求、来华留学生教育实际、中国国情、国际发展趋势等,发布了一系列涉及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充分发挥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中国“友好人士”、他国“种子人才”、国际“桥梁人士”的培养功能,为中国发展构建健康的国际生态环境。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体系,规范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质
学位
在全球为应对化石能源供应困局、气候变暖与维持经济建设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所做的努力中,发展风力发电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风速的不确定性问题会根本性地造成风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继而造成风电场的规划与运营并网难题,影响风力发电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包括风速概率分布拟合模型和风速预测模型在内的用于应对风速不确定性问题的模型对于风电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而相关建模研究也被广泛重视。基于计算智能的迅猛发展
学位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制造业规模的扩大,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水等污染物,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众多行业中,纺织产业用水量巨大,超过八成以上的水成为染料废水。染料废水的化学成分复杂且色度深,是最难降解的工业废水之一,对环境的危害也日益严重。针对上述问题,人们开始寻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储量丰富的太阳能成为人们关注和开发的理想选择。
学位
基于DFB-FL的光纤激光水听器是一种新型有源光纤激光检波器,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易于波分复用、体积小和重量轻等优点,在微弱水声矢量信号探测、油气田微地震信号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论文针对光纤激光水听系统存在的低频信号探测、矢量信号标定、声压水听探头组阵等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油气田勘探用光纤激光检波器存在的阵列复用、噪声抑制、远程传输和高温工作等应用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优化设计,
学位
“全党办报”宣传理念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新时代,习近平提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新理念新战略,是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党办报”宣传理念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又一次时代创新成果。二者均以贯彻群众路线为核心要义,以既宣传群众又组织群众为核心要旨。墙报和网络媒体从媒介功能上看具有组织动员群众的主动性和亲和力,因而在不同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吸
期刊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又被称为冠心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atherosclerosis,AS)。斑块内反复的脂质沉积、炎性细胞浸润、钙化和内出血等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心肌缺血,引发间歇性或持续性心绞痛。斑块的出血和破裂可导致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个体患冠心病的风
学位
当今陆域资源接近枯竭,然而人类对资源需求量却与日俱增,这种产出与消耗的严重不平衡促使并激励着我们开发新的可持续性的资源。众所周知,海洋是生命之源,蕴含着丰富的具有多种潜在价值的天然产物资源,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从而推动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海洋生物中蕴含着巨量的多糖资源,由于海洋生活环境特殊,致使海洋和陆地来源的多糖在结构和生物活性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海洋多糖作为
学位
球头铣刀是复杂曲面数控半精、精加工最常用的刀具,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和模具加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然而球头铣刀存在刀尖切削线速度为零的问题,刀尖参与切削不利于加工表面质量的提升。随着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通过改变刀具与工件的相对姿态,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刀尖参与切削,然而随着零件复杂程度的提升,完全避免刀尖参与切削也变得相对困难。尤其在加工钛合金及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时,刀具姿态会对加工表面质量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