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高导Cu-Cr-Ni-Co-Si合金组织和性能优化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u-Cr系合金作为第三代高强高导材料,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能,被广泛用做高铁接触导线、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和电阻焊电极材料等,其中Cu-Cr-Zr合金的综合性能最为突出,是目前应用最广且最具发展前景的高强高导Cu-Cr系合金,然而Zr元素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发生烧损,在非真空条件下熔炼较为困难,因此开发出不含Zr元素的新型高强高导Cu-Cr系合金正在成为科研工作者探索的目标。本文在Cu-Cr合金基础上,通过成分设计,向其中添加Ni、Co和Si合金化元素,在真空条件下制备Cu-Cr-Ni-Si、Cu-Cr-Co-Si和Cu-Cr-Ni-Co-Si合金,并分别对其进行常温轧制-时效、低温轧制-时效和两步轧制-时效,探究不同轧制-时效对合金组织、性能和析出相析出行为的影响,优化合金成分和综合性能;另外,考虑到工业化铸坯晶粒细化的需求,在非真空条件下,通过软接触电磁连铸对综合性能最佳的Cu-Cr-Ni-Co-Si合金凝固组织调控,探究不同电磁参数和铸造参数对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获得最佳复合方式的工艺参数,并将软接触电磁连铸、常规连铸和真空熔炼制备的合金经不同热机械处理后的拉伸性能和电导率进行对比,制备出晶粒尺寸细小且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具体结果如下:通过调控Ni、Co和Si合金化元素含量,在真空条件下制备的Cu-1Cr-1Ni-0.4Si、Cu-1Cr-1Co-0.4Si和Cu-1Cr-1Ni-1Co-0.6Si(wt.%)铸态合金中形成初生Cr3Si和Cr15Co9Si6颗粒相,上述颗粒相在均质化和固溶过程中保持稳定,通过Zener力钉扎在晶界,有效抑制晶粒长大。时效过程中有大量的纳米Cr、Ni2Si、Co2Si和(Ni,Co)2Si析出相从铜基体析出,降低了基体中固溶原子含量,在获得析出强化的同时,减小对电导率的损害,常温轧制90%变形和440℃时效60 min后Cu-1Cr-1Ni-1Co-0.6Si合金展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电导率分别为662.8 MPa、705.1 MPa、5.9%和47.4%IACS。探究低温轧制-时效对Cu-1Cr-1Ni-1Co-0.6Si合金组织、性能和析出相析出行为的影响,发现低温轧制-时效相对于常温轧制-时效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更为明显,其中低温轧制变形量的增加能够促进纳米(Ni,Co)2Si和Cr析出相析出且不会引起析出相粗化;适当提升时效温度和延长时效时间,在初始阶段能够促进大量析出相从铜基体析出且析出相尺寸没有明显增加,但时效温度过高或时效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析出相粗化,不利于析出强化作用。低温轧制90%变形和440℃时效60 min后合金的综合性能相比于常温轧制-时效更佳,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电导率分别为687.2 MPa、753.8 MPa、5.6%和48.3%IACS。同时,阐述了合金的强化机制和影响合金导电性因素,并通过电导率和析出相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时效温度下的析出相转变动力学方程,绘制了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调整Cu-1Cr-1Ni-1Co-0.6Si合金两步轧制-时效过程各道次压下量和时效参数,考察其性能变化,发现两步常温轧制-时效和两步低温轧制-时效均在轧制60%变形+第一步时效(480℃,120 min)+轧制30%变形+第二步时效(440℃,60 min)后获得最佳的硬度和电导率,两步低温轧制-时效后的拉伸性能和电导率均要优于两步常温轧制-时效。两步常温轧制-时效能够明显减小变形带宽度和孪晶层厚度,在时效过程中因部分析出相钉扎在变形带和孪晶界处,有利于保持变形带和孪晶界稳定,从而改善合金的拉伸性能和电导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电导率分别为686.4 MPa、747.2 MPa、6.2%和50.1%IACS。两步低温轧制-时效相对于两步常温轧制-时效具有更细的变形带、变形孪晶和更多数量的析出相,合金的综合性能更佳,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电导率分别为762.2 MPa、807.8 MPa、5.7%和50.7%IACS。在非真空条件下,通过软接触电磁连铸制备直径为100 mm的Cu-1Cr-1Ni-1Co-0.6Si合金铸锭,发现电流强度为100 A,浇注温度为1280℃,拉坯速度为180 mm/min和冷却水流量为2 m~3/h时,晶粒细化效果最佳,平均等轴晶晶粒尺寸由5833μm减小到617μm,等轴晶率由29.34%提高到71.13%。软接触电磁连铸制备的铸态合金拉伸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397.2 MPa和10.3%,相对于常规连铸和真空熔炼分别提升了8.9%、18.4%和13.0%、13.2%,但对电导率的影响不大。对软接触电磁连铸、常规连铸和真空熔炼制备的合金进行固溶、常温轧制和时效后,拉伸性能和电导率均得到明显提升,且由于三种工艺制备的合金时效后的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和析出强化效果相近,导致拉伸性能和电导率处于同等水平。
其他文献
温和条件下氮气的活化与转化是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但因为氮气分子的化学惰性而使该研究极具挑战性。其中双核或多核过渡金属氢配合物能够在不添加外源还原剂的情况下实现氮气活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深入理解相关反应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仅通过现有实验手段难以从分子层面阐明相关反应机制,本论文主要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一系列过渡金属氢配合物活化与功能化氮气的反应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三核铬四氢配
学位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激励式护理对甲状腺癌放疗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为患者加快康复进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甲状腺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激励式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MDT的激励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心理状况[抑郁自评量表(S
期刊
板壳作为一类重要的工程结构,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船舶工程、海洋工程和土木工程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结构轻量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为承力结构的板壳发生屈曲破坏的倾向越发明显,因此板壳结构的稳定性问题也受到持续的关注。由于理论解可以作为数值解对比的基准,快速参数分析、优化的工具,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种力学行为,因此,对理论解的研究一直是力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辛方法和状态空间法等理论方法,系
学位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用药规则设置在医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中的应用,促进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方法 借助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自维护规则库,针对医院门诊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使用情况,对质子泵抑制剂的适应证、用法用量、重复用药、相互作用等进行规则设置,事前干预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处方。比较用药规则设置前后门诊处方中质子泵抑制剂的处方合理率及各审核项下不合理处方率。结果 规则设置后,质子泵抑制剂处方合理率由7
期刊
能量转换设备向高功率、集成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对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热设备的冷却方式中,以对流换热形式应用范围最广。选用换热能力更优的纳米流体代替传统冷却介质,可以允许不改变设备上游设计,而仅从流体侧着手提高对流换热系数,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实。已有研究证明,采用颗粒浓度相对较高的纳米流体可以强化对流换热,但一味提高颗粒浓度并不可取,因为浓度过高会导致流体粘度飙升、流阻变大、颗粒团聚加剧甚
学位
MFI分子筛膜因具有规整的孔道结构、优异的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理想的机械强度及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分离、催化、传感和防腐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微观结构优化是实现分子筛膜气体分离性能提升的源动力。其中,晶体取向和膜厚对其分离性能影响最为显著。制备具有优先取向的分子筛膜,能够显著缩短客体分子在膜内的扩散路径并降低膜内的晶间界缺陷密度,而减薄分离层厚度则可以进一步降低扩散阻力,从而有助于突破
学位
目的 观察利尿化瘀法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9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收治的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于术后予以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利尿化瘀法治疗,2组均治疗15 d,比较2组排石疼痛VAS评分、排石持续时间、结石排净情况、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肾绞痛及尿路
期刊
过渡金属催化的氮宾转移反应为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有效方法,已引起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二噁唑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的氮宾前体,与传统的有机叠氮以及亚胺碘苯类氮宾前体相比,其具有易得、稳定、方便使用的特点。目前过渡金属催化的基于二噁唑酮类化合物的氮宾转移反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通常依赖于铑、铱、钌、钴等过渡金属催化体系。因此,开发新型的廉价金属催化体系应用于二噁唑酮类化合物的氮宾转移反应具有重
学位
酶空腔结构微环境产生的限域效应(confinement effect)在酶高效率、高选择性催化转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限域效应导致的超分子主客体体系的物质、电子和能量传输过程的特质及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推动对酶化学功能的深入理解,为设计高效的超分子催化以及超分子光化学功能体系提供研究思路。功能化金属-有机笼状结构(Metal-organic cages,MOCs)是拟酶研究的有力平台工具,但多数M
学位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效果及多层螺旋CT评价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输尿管结石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坦索罗辛治疗。比较2组的结石排净时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临床治疗效果及尿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结石排净时间及VAS评分均少于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