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业化中的研究与应用——以某PC住宅建筑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sadf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之中,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上升,国民在享受经济繁荣带来的好处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的问题日趋严重。而我国的建筑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不仅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也与我国环境、资源方面的问题有着直接联系。众所周知,前十年我国房屋建设均保持在较高的数量水平,但是我国房屋建设依然是采取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而传统的生产方式存在着建筑能耗较高、资源浪费严重、工程质量不合格、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这显然与可持续发展方向是相悖的。因此,在发展和环境的共同需要下,必然会促使建筑生产方式的改进以满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建筑工业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同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也逐渐被我国建筑行业所熟悉,上至国家政策,下至一线工作人员,都在对BIM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尝试。那么,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业化中有哪些优势,如何利用高新技术——BIM技术解决我国建筑工业化中所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如何帮助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在改善建筑生产方式的同时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BIM技术和建筑工业化的理论研究,总结了BIM技术的特点以及在国内建筑业中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BIM软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BIM软件的发展趋向。然后,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现状入手,分析其限制因素。根据BIM技术的特点和限制因素分析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思路,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建筑工业化中为代表的PC(Precast Concrete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类型建筑为具体研究对象,提出BIM技术在PC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框架。  最后,以本文作者参与的实际建筑工业化案例——成都地区某PC住宅项目,进行对BIM技术在PC住宅项目各个阶段中的应用进行更加具体的研究、实证。从项目实践中,完成BIM技术在PC住宅中各个应用范围与应用点的总结,分析现阶段BIM技术在PC住宅项目中的价值以及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我国建筑工业化项目中应用BIM技术,能够显著加快施工速度,实现工程项目现代化,包括预制构件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和项目管理集成化。通过信息集成、碰撞检测、4D模拟等BIM技术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工期,节约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但现阶段BIM技术还不够成熟,相信通过全行业人员的共同努力阻碍会被逐一克服,以及在政策的推动等合力的共同作用下,BIM技术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结合必定会在建筑业掀起一次技术革命,成为建筑业发展无可替代的必然趋势。
其他文献
山地小城镇在初具规模后会进入人口与产业等要素的快速集聚时期,需要通过城镇扩展来缓解人口压力。然而山地城镇在空间扩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低效率粗放拓展的现象,造成严重
在城市色彩规划过程中,对色彩的感知描述是需要获取的重要的前期信息,但色彩感知是一个极其主观的过程,对色彩感知的描述是主观的、模糊的,对于感知的描述如何转化成客观量化的结
随着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社会实践的丰富、生活内容的扩展,革命纪念馆这一纪念性建筑,其内部空间也从传统的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主、展示空间从形式和功能设计转向
一座辉煌并让人赞叹的城市,必定张扬着城市文化特色的光辉。城市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一座城市没有了特色,就失去了生机;一座城市没有正确的指导,就迷失了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
中国古代城市营造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朴素的自然观,创造了宜人的人居环境;城市的选址依托大自然,充分利用河流水系,在气候环境上城市建设注意趋利避害;将周围绿色
人类营造聚落的目的是获取舒适的人居环境,只有适应气候的聚落才具备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基本条件。聚落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就是研究聚落怎样适应气候,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聚落
长久以来,幼儿教育为各国所普遍关注,伴随教育模式与观念的不断完善更新,其物质载体——幼儿园建筑的适应性设计成为建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幼儿的个
在社会经济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对展现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城市内涵,形成城市特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进一步完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
山地地区地理环境复杂、生态资源多样,对山地城市建设既是制约,又是契机。其中以地形地貌对山地城市空间拓展影响最大。山地地形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不能纯粹作为整体看
“旧城”标签化的背后,所呈现的恰恰是“旧城”社会和经济生活与“新城区”之间的严重“割裂”。威尼斯与苏州恰恰是两种亦然相反的旧城发展模式,前者在成为闻名遐迩的“城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