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培训师的岗位职责、胜任力及培养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ntha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带来世界领域内的重新洗牌,在经济体系重建的过程中,通过培训提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成为众多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随着企业对于培训需求的增大和需求个性化特征的突出,内部培训师因其培训费用相对低廉,师资的本土化水平较高等特点倍受青睐,成为解决企业培训的主要师资。如何快速选拔并培养出合格的内部培训师成为企业的一大难题。本研究中,笔者通过文献研究、网络调研、访谈法、个案研究等方式研究内部培训师的职责、胜任力及培养办法,从中总结出促进内部培训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办法,也为教育技术专业培养培训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通过分析国内众多公司招聘内部培训师的网络招聘信息,将企业对于内部培训师的岗位职责归纳为: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管理培训过程和资源,并进行企业内部的学习团队建设。内部培训师在企业中担任着管理者、教导者、开发者的角色,主要对企业中的基础培训(新员工和基层员工)负直接责任,开发基础培训教材及课程,并实施培训;参与中高层管理人才的培训设计,并与外部培训机构接洽,引进外部培训资源,是企业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的桥梁。  其次,以文献研究法分析ASTD(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2004年提出的培训与开发人员通用胜任力模型,并结合我国企业对内部培训师的岗位职责和角色定位,提出内部培训师的胜任力,其中基础胜任力包括:人际关系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专业胜任力包括:教学系统设计能力、绩效分析能力、课程讲授、课程评估、管理学习、辅导、组织知识管理、职业规划及人才管理和非正式学习环境建设等9项,其中,教学系统设计、课程讲授、课程评估、人员绩效提高和组织知识管理、非正式学习环境建设等6项是内部培训师的核心胜任力,这六种能力不仅区分了企业内部培训师与人力资源其它模块的岗位,也能够反映出高绩效者与低绩效者之间的差别。  第三,通过个案研究及行为研究(笔者到企业中实习,设计企业内部培训师的培养方案)方法,研究得出企业培养内部培训师的主要措施。企业培养出优秀的内部培训师的首要前提是企业中的决策层对内部培训师的高度重视,这是决定内部培训师在企业中的地位并支撑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基于内部培训师胜任力的系统培养体系,从规划、选、育、评、管、励六个方面培养,是培养优秀内部培训师培训的关键措施,其中包括形成内部培训师培养规划,候选人选拔标准,包括TTT授课和实践锻炼、实战的三阶段系统培训过程,建立初、中、高三级制队伍管理办法,采用全方位评估,将奖励和晋升与内部培训师的绩效结合起来;另外,通过营造非正式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团队建设的环境为培养内部培训师提供学习环境保障。  教育培训逐步成为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方向,研究内部培训师的岗位职责、胜任力及培养办法对我国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例如,内部培训师的核心专业能力——教学系统设计,正是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将企业培训领域作为解决教育技术人才就业的蓝海空间,能使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学有所用,发挥特长,为教育培训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期刊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收费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政府和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普通
本研究旨在探讨工作-家庭冲突对情绪耗竭的影响,以及目标定向动机对二者的调节作用。以一外资企业的194名企业员工为研究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企业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
职业成功在管理心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都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前瞻记忆作为记忆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也是一个热门话
典型的杂波图恒虚警检测技术常被用于时域平稳、空域变化较剧烈的杂波环境它在每个杂波图单元处都形成一个独立的检测阈值,于是被称为杂波图CFAR点技术.而沈福民提出了一种杂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消费水平也有显著进步。体育消费作为人们追求和发展阶段的一种消费,随着生活水平
本文在三维空间中推导了转换坐标卡尔曼滤波算法,用此算法进行了雷达目标跟踪仿真,和用推广的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转换坐标卡尔曼滤波算法比推广的
人际互补是连接人格因素和人际交往规律的核心,指的是人们更喜欢与自己在亲和维度上相似、在控制维度上相反的人。本研究以180名职场人士为被试,尝试从人际期望的角度来验证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同时凸显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如何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化日益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知识分享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和核心,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师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契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