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添加量及碳同位素丰度对土壤有机碳分解激发效应的影响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w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微生物的土壤有机碳分解过程产生了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通量。研究表明植物碳输入引起了微生物分解活性加快,导致土壤有机碳分解加速,即所谓的激发效应(priming effect)。森林土壤和农田土壤是面积较大的两种土壤类型,二者在植物碳输入方式上有显著不同。因此,森林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分解激发效应研究有助于精确评估激发效应对全球碳排放的贡献。激发效应研究通常通过碳(如葡萄糖)添加并借助碳同位素标记技术(13C labeling approach)开展。以往研究表明激发效应受到碳输入量的影响,调控机制包括“微生物活化”、“底物优先利用”、“库替代”等。由于同位素重量差异,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通常选择性利用轻组同位素,即所谓的“同位素歧视效应(isotopic discrimination effect)”。然而,碳同位素标记丰度对激发效应影响的理解仍然十分模糊。因此,本研究通过葡萄糖添加室内培养实验,考察碳标记丰度和添加量对森林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分解激发效应的影响。结果如下。森林土壤微生物对葡萄糖添加的响应不敏感,这主要与森林凋落物输入使得土壤微生物碳限制程度较轻有关。森林土壤有机碳分解激发效应的幅度变异较大,激发效应的幅度为-34%到+46%,葡萄糖累积分解量变化范围为4.72 mg C kg-1 soil~13.75 mg C kg-1 soil。因此,森林土壤有机碳分解激发效应程度较低。碳标记丰度对土壤有机碳分解激发效应的影响主要出现在葡萄糖分解速率较快的培养初期,而且因库替代效应和偏好利用机制的影响,同位素歧视效应对激发效应的影响程度因葡萄糖添加量而异。农田土壤微生物对葡萄糖添加的响应比较强烈,葡萄糖分解量较高,表明农田土壤微生物碳限制程度较重。农田土壤有机碳分解激发效应的幅度为-24%到+60%,葡萄糖累积分解量变化范围为2.57 mg C kg-1 soil~29.83mg C kg-1 soil。因此,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程度较高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碳标记丰度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分解激发效应具有显著影响,这主要与同位素歧视效应有关。除葡萄糖添加量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低碳标记丰度处理的葡萄糖分解量更高,激发效应更容易受到碳限制的影响。总之,碳标记丰度及其与碳添加量及培养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分解激发效应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这对于准确估算植物碳输入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新时代发展,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了其中的重要内容。中学科学课堂知识内容丰富,探究式教学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良好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基础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研究以笔者工作单位的初二四个班级的全体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当前探究式教学在中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调查,分析其在
学位
自1860年东尼博赞提出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工具之后,思维导图就凭借它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思维能力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很少有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少数民族的生物教学之中。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原来一味的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各级教师的重要研究方面,在学生思维方式较为直接、思维能力
学位
我国目前遗存大量老旧人防工程,和平时期国家对此类人防工程提出了平战结合的利用方针。然而在改造利用过程中仅考虑和平时期使用功能的更新,缺少对内部热湿环境提升的思考,使得人防工程内部通风效果差,空气潮湿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选取徐州市云龙山人防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内部的空气流速、温度、相对湿度这几项热湿环境关键指标进行实地勘测与分析。发现此人防工程冬暖夏凉,气温恒定;夏季内部相对湿度极高,不满
学位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属于半翅目蜡蝉总科飞虱科昆虫,是危害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粮食作物的重要农业害虫。灰飞虱以刺吸式口器取食作物韧皮部汁液,危害农作物生长的同时,还作为昆虫介体传播众多植物病毒,引起农作物严重的病毒病害。为了对其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挖掘灰飞虱体内昆虫病毒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灰飞虱体内病毒种类,发现了一种新的
学位
煤田陷落柱直接影响煤矿采掘效率及安全效益。地震勘探已被证实为一种高效的针对煤田地质异常体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但关键前提是阐明煤田陷落柱的矿井地震波场特征,揭示矿井全空间条件下地震波在煤田陷落柱的传播及转化机制。为此,基于弹性波动方程模拟研究了不同埋藏深度、陷落柱内部速度及有无空腔状态下陷落柱的地震波传播及波形转换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陷落柱模型的响应,并进行现场试验对陷落柱进行了有效探测,具体研究结
学位
中国卤虫(Artemia sinica)在面对恶劣的生存条件时有着非常强大的抗逆性,能够通过生产滞育卵来保证种族的延续。当再次碰到良好的生存条件时,接收到外部环境信号的卤虫卵就能结束滞育并重新恢复生长。目前,虽然对卤虫滞育的发生机制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对卤虫滞育的解除机制和重启动胚胎早期发育的相关机制还知之甚少,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真核生物中,组蛋白H2B的单泛素化(H2Bub1)在染色质
学位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些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主要定植菌,常见于囊性纤维化肺炎患者,通常会产生滞留性感染。滞留菌是细菌内种群的表型异质性细胞亚群,它们通过降低自身代谢活性,减少ATP合成等多种方式失活抗生素在细胞内的作用靶点,是病原菌躲避宿主免疫清除和抗生素治疗的一种自我防御模式。更加棘手的是滞留菌在去除抗生素后可以自我恢复,重新建立病灶,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复发。
学位
香菇[Lentinula edodes(Berk.)Pegler]是世界上第二大栽培食用菌,对人类有重要食用和经济价值,亦是食用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菌种。香菇是一种中低温、变温性结实真菌,温度已成为影响香菇生长和品质的限制因素。然而,香菇栽培品种温度类型差异的遗传背景尚不清晰。为了揭示生产上香菇栽培品种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及其在冷热应激下的响应与适应性模式,本文采用分子生态学方法对生产上部分香菇品种进
学位
随着石油化工、染料印刷、制药和钢铁冶金等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废水特别是含酚废水的排放量显著增加,由此导致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MBR)作为一种新兴、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在运行过程中由难降解酚类化合物导致的膜污染问题一直限制其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近年来,电场膜生物反应器(Electric fi
学位
消化系统中的微生物在宿主的免疫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高等哺乳动物中,肠道菌群可以促进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早期发育。同样,肠道微生物在水生动物免疫系统的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七鳃鳗具有极为特殊的进化地位。它是从无脊椎进化到有脊椎的标志性生物,被认为是脊椎动物的祖先。以肠道共生细菌调控七鳃鳗适应性免疫的作用过程为突破口,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发掘七鳃鳗响应肠道共生细菌免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