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及其人类适应性突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zm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春季开始,H7N9禽流感病毒突破种属屏障感染人类,呈周期性暴发,并且随着H7N9禽流感疫情的进展,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也在不断被报道,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H7N9禽流感病毒经过跨种传播感染人体后需要不断的变异以进一步适应人体,聚集性疫情是病毒发生人类适应性的警示信号。然而,H7N9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禽类和人类中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聚集性特征尚不清楚。因此对H7N9等亚型禽流感病毒暴发的时空分布特征、聚集疫情的特征进行研究对探明H7N9等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适应性变化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的PB2蛋白是病毒在人类中发生持续适应性突变的分子基础,尽管目前PB2蛋白上已有E627K、D701N、K526R等适应性突变位点的报道,但是仍发现有许多人感染H7N9禽流感毒株并不包含任何已报道的适应性突变位点,病毒可能利用PB2蛋白其他尚未明确的适应性突变来维持病毒在人类细胞中的复制。因此,仍需对PB2蛋白上潜在的适应性位点进行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本研究有三个研究目的,第一,明确我国H7N9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在禽类和人类中的流行病学特征、时空分布特征、聚集性特征以及宿主分布特征,为探讨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后人类适应性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提供证据。第二,探索及识别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PB2蛋白上潜在的适应性突变位点。第三,对潜在的适应性突变位点进行功能验证,阐明适应性变异的作用机制以及与已报道的部分突变位点的重叠交互作用。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在本研究第一部分中,我们通过检索多个禽流感相关公共数据源并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分析挖掘我国H7N9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在禽类和人类中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病毒的宿主分布;通过流行病学描述、空间自相关分析、时空扫描以及聚类分析方法探索H7N9等亚型禽流感疫情在禽类和人类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空间自相关性和时空聚集性,明确病毒的宿主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域聚集性(Moran’s I=0.5164,P=0.001),高-高聚集区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和江西,疫情总体上呈现东南沿海地区为热点区域,中部和北部为冷点区域;人感染H7N9疫情分布有两个时空聚集区,其中I类聚集区(RR=5.60,LLR=527.67,P<0.001)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聚集时间为2015/1/1到2017/12/31,II类聚集区包含我国15个省/市(RR=2.10,LLR=34.84,P<0.001),聚集时间为2017/1/1到2017/12/31。广西为禽类感染H7N9病毒的高-高聚集区;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高发区域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和湖南等地;此外,H7N9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分布与其他跨种传播的亚型明显不同,主要从人(53.5%)、鸡(31.5%)和环境(12.3%)中检出。在本研究的第二部分中,通过下载H7N9禽流感病毒的PB2蛋白序列,并根据第一部分获取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聚集性疫情的信息,分析其分子进化和变异特征,同时结合对不同亚型、不同宿主的PB2蛋白序列构建多因素回归模型,从两个方面探索PB2蛋白上潜在的适应性突变位点。本研究共收集到35条源自聚集病例的病毒PB2蛋白序列信息,发现其中有34株(34/35)聚集病例来源的病毒分离株中的PB2蛋白序列上均出现至少一个已报道的适应性突变位点;除已报道的适应性突变位点外,V292I、K191E、N559T、M676I/V等单点突变以及V511IM535L-M570I-I647V联合突变发生频率较高;本研究共下载不同宿主、不同来源的25565条PB2蛋白序列,通过分析发现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有关的适应性突变位点有5个,包括文献中报道的K526R,E627K和D701N以及两个新的潜在的适应性突变位点V292I和D740A。在本研究的第三部分中,基于第二部分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关键位点在病毒不同亚型间变异的时间轨迹,再通过反向遗传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技术对关键位点进行功能验证。研究发现2013-2019年间,PB2-V292I在源自禽类以及人的H7N9禽流感病毒株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在H5N1和H5N6等其他亚型中占比较高,而D740A突变在H7N9禽流感病毒中仅存在于2013年的H7N9禽流感病毒分离株中;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发现PB2-V292I偶联PB2-E627K可增加H7N9禽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并且增强病毒的转录和复制,从而增强PB2-E627K的适应性作用,而V292I单独存在对病毒的复制和转录并没有促进作用;PB2蛋白上发生D740A突变会降低病毒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转录和复制。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我国东南沿海区域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高风险区。相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人感染H5N1、H5N6及H9N2等其他亚型禽流感疫情相对聚集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和湖南等地,且H7N9禽流感病毒与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跨种传播的宿主分布不同。2.几乎所有聚集病例来源的病毒分离株的PB2蛋白序列上均出现至少一个已报道的适应性突变位点,V292I等单点突变及V511I-M535L-M570I-I647V联合突变发生频率较高。3.PB2-V292I增强E627K在哺乳动物细胞中H7N9禽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及病毒的复制和转录,PB2-V292I偶联E627K突变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人类适应性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管网作为城市“地下生命线”,是发挥城市功能,确保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在地下管网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三维GIS技术应用到管网信息化管理中,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管网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埋设、走向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学位
多目标跟踪广泛存在于空中预警、海面监控、精确制导等实际作战场景中,其需要从传感器获取的含噪数据中估计目标的数目及状态,同时还需处理目标数目时变、虚警、漏检以及杂波等难题。随机有限集(Random Finite Set,RFS)方法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自顶向下的概率论方法来进行多目标跟踪,它无需显式的数据关联过程,算法复杂度大大降低,目前在领域内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基于单传感器的跟踪仅具有有限
学位
本文以弱人工智能产品因其自主性“行为”侵害法益时而可能产生的刑事责任为研究内容。弱人工智能产品的自主性由于与自然人的自主性相似,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自然人责任和产品责任的界限,亟待厘清。本文既包含对当前社会关系下弱人工智能产品致害时的刑事责任归责研究,也包含了对在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弱人工智能产品致害时的刑事责任归责的合理展望。本文共四章,逻辑关系如下:第一章从宏观上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弱人工
学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通过对拉曼信号的放大,拓展了拉曼光谱检测应用研究。因此开展对SERS的研究对于丰富拉曼光谱仪的理论基础,提升拉曼光谱检测的灵敏性等具有重要意义。SERS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有增强效果的有效评价、基底材料的制备及其增强机制的合理解析以及丰富SERS的检测应用。其中,SERS增强因子作为评价增强效果的最直接的指标,目前仍缺少将其电磁增强机制与化学增强机制相结合的理论释义
学位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升温速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北极的快速增暖不仅伴随极冰的融化,还对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特别是东亚的气候产生了显著影响。不论从科学层面还是国家的战略需求,都对掌握北极的气温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极气温在显著增温的同时,还表现出强烈的年际变化。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作为全球气候系统最显著的年际振荡信号,
学位
我国蛋品消费以鲜蛋为主,新鲜鸡蛋在贮藏期间易发生质变,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到食品安全。鸡蛋品质变化规律与其呼吸强度息息相关,为了明确鸡蛋贮藏环境因素(温湿度、二氧化碳与氧气浓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本文以多品种鸡蛋为研究对象,探究贮藏期间二氧化碳/氧气气调方法对鸡蛋呼吸作用与品质的影响机制,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气调过程进行模拟,研发应用于气调箱的贮藏保鲜控制系统,为鸡蛋贮藏的瓶颈问题提
学位
学位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产品和清洁能源载体,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医药、储能等领域。电催化合成氨具有无污染、低耗能、操作简单、条件温和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较低的产氨率和法拉第效率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实际应用。因此,开发高效的合成氨电催化剂,实现低成本、大规模产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电化学合成氨过程中,单组分过渡金属催化剂往往存在反应能垒过高、对氮气分子吸附能力弱等缺点,设计多中心复合催化剂可
学位
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为糖尿病皮肤创面、骨缺损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但应用过程中尚存在给药方式受限、定植率不高和细胞存活率低等问题。甲壳素是一种生物活性良好的多功能材料,可用于制备干细胞支架,为干细胞局部应用提供新的方法。然而,目前甲壳素纳米纤维生物学特性、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甲壳素纳米纤维水凝胶在急慢性创面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针对上述问
学位
脑卒中是肢体瘫痪的主要致病因之一,按照肢体瘫痪部位可分为上肢瘫痪和下肢瘫痪,按照瘫痪程度可分为完全瘫痪和不完全瘫痪。上肢和下肢完全瘫痪患者与不完全瘫痪患者都是运动功能康复研究的对象。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一种利用电刺激诱发瘫痪肢体肌肉收缩从而使患肢完成功能性动作的工程学方法。其中,具有患者自主意识参加的FES能够加强中枢神经的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