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政区地理研究

来源 :乔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8841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云十六州”是指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十六州。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墓志与考古资料,借鉴历史地理学中分区、分级、分时段的研究方法,系统考证“燕云十六州”区域内的政区变化,归纳、总结并剖析政区演化特征与机制,尝试解析“燕云十六州”区域专名的形成及其地缘价值和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燕云十六州”政区演化及其特点。“燕云十六州”政区演变特点主要表现在:(1)十六州区域范围的拓展。“燕云十六州”入辽后,其政区内的州级政区辖域之间延伸至研究区域外,即檀州增领境外行唐县,瀛州增领境外乐寿县,雄州增领境外的容城县,新州(奉圣州)增领境外望云县,朔、应、蔚3州辖域向南拓展。(2)政区管理层级、类型复杂化。一是行政区层级的增加,由“镇—州—县”三级形成为“道—镇—州—县”四级行政管理制度;二是统县政区由单一的州制转变为州、府、军三种方式,县级政区的县之外又增加了军。(3)政区数量变化较大。如878年统县政区有11个,938年入辽前统县政区有16个,至1127年统县政区增至25个,拒马河两岸统县政区变化最为剧烈。(4)就燕、新、云3个亚区比较而言,燕京地区高层政区较为稳定,统县政区以增置为主,县级政区置废平衡;新州地区政区建置较为稳定;云州地区统县政区变化较小,高层政区与县级政区以增置为主。第二章:“燕云十六州”政区演变机制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是“燕云十六州”政区演化的基础,其中山川、地形、地貌、区位、气候决定了“燕云十六州”的战略价值,并在“燕云十六州”政区形成及演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对十六州878年、938年十月、939年、959年、1004年、1122年、1127年7个时段的政区结构特点及其变化原因的分析,我认为:(1)878-938年十六州行政区以高级政区变化为主,云州地区高层政区由大同军节镇1个增至大同军、彰国军、振武军节镇及北都留守辖区4个,新州地区于924年新置高层政区——威塞军节镇1个,燕州地区高层政区仅有幽州卢龙军节镇1个,格局较为稳定。此时段十六州的高层政区共有6个。(2)938-1004年以统县政区演化为主,新州地区统县政区没有变化,云州地区统县政区废寰州,增弘州,燕京地区统县政区新增10个,废3个。这一时期十六州境内统县政区共新增11个,废4个,这一时期的新增统县政区占研究时段内全部新增统县政区的64%。(3)1004-1127年十六州政区较为稳定,以县级政区演化为主。云州地区新增大同、长青、天成3县,废神武县。燕京地区新增漷阴、保定、乐寿3县,废玉河、莫、长丰、景城、永清5县。新州地区无变化。共计新增6县,占全部新增县的18%、废5县,占全部废置县的50%。作为中原王朝与契丹交界地带的十六州区域,周边政权之间政治行为是影响其政区演化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军事战争冲突、区域经济争夺、外交活动等方面。第三章:从石晋十六州到“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区域专名的形成。“燕云十六州”境内原本有“燕”、“云”、“代”、“幽”等诸多区域名称,在中原王朝收复“汉唐旧疆”的执念与现实军事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地区性名称逐渐合并为“燕云”二字,用来指代北宋未收复的汉唐旧地。至明代,由于面临着与北宋政权相似的北方威胁,明代士人积极汲取与反思北宋王朝的治边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文献和世俗视野中渐以“燕云十六州”代指石晋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最终固化为这一地区的区域专名。宋朝的地缘政治思想由现实压力与“大一统”观念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宋初以收复“汉唐旧疆”为战略目标,实行较为积极的军事战略。1004年后,通过与辽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保障边疆的稳定。末年重拾收复“汉唐旧疆”的战略目标,力图收复北方失地。辽朝初年采取以“燕云十六州”为南部军事要塞,逐渐蚕食南部政权的战略。宋辽和平时期则以保持以宋、辽、夏为代表的东亚政治格局的平衡,维护自身东亚霸主的地位为主要目标。结论部分,“燕云十六州”入辽是民族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在现实层面推动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孕育出了独特的北疆文化,更打破了传统“以汉族为中心”的“正统”观,为今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祀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传统中国社会具有不言而喻的意义。明清时期,随着中原王朝统治的深入,大理历史发生重要变化,社会发展实现重要转型。而祠祀作为大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认识明清时期王朝国家对地方社会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祠祀为视角,首先通过对史料的爬梳,以时间为经,祠祀神祇为纬,以统计表形式勾勒出明清时期大理地区的祠祀概况,并对
学位
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至今,对推动全球贸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发展议题是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一大议题,而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改革又是发展议题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不同国家间争论的主要焦点之一。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对于特殊与差别待遇主要争议集中于特殊与差别待遇的适用和特殊与差别待遇的适用主体的身份认定。多哈回合谈判对增强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效力和可执行力进行了强调,但是谈判没能取得太大的进展,各方主张具有显著差异
学位
马蒂斯是20世纪西方推动现代主义绘画进程的重要艺术家之一,其在于西方传统绘画的认知基础上,充分吸收当时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绘画观念,并进一步拓展视野,创造性的借鉴、融合伊斯兰文化、日本的浮世绘艺术、中国画及非洲艺术,一改西方传统绘画强调的“再现”性观念,大胆追求画面色彩的纯粹性、线条的洗练及空间的平面性,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东方意蕴。马蒂斯的艺术实验及其影响,在笔者看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学位
标准必要专利作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可以提高专利权人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强化技术保护,促进企业的产业发展。在涉外标准必要专利诉讼中,标准必要专利因其地域性、独占性以及全球适用性等特征,容易引发数个国家平行诉讼的情况,由此,无法避开地会激化各国间司法管辖权的碰撞和矛盾。此外,考虑到标准必要专利本身所具有的法律特征,当专利被纳入标准后,专利权人因为占据着市场控制力,
学位
以阐述当代技术与技术扩散新变化为基础,立足于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对技术扩散进行哲学反思,并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切入点规范当代技术扩散实践。创新之处在于以文献研究法和系统论研究法对马克思技术哲学视域下的技术扩散活动进行深入思考,实现哲学与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除结论外,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绪论”主要论述研究的缘起,梳理技术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阐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马克思虽未直接提出技术哲学概念,但马克思
学位
油画是西方的舶来品,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不断地和中国的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至今民族气息浓厚且风格面貌多样的中国油画。这离不开中国广大油画艺术创作者的艰辛探索,妥木斯作为其中的一员,始终坚持对独立艺术风格的追求,在艺术创作上他寄情于家乡内蒙古草原,以展现独特的草原文化和发扬朴实醇厚的民族精神为创作目标,在油画语言探索上他从传统和不同门类绘画形式中兼收并蓄,形成了具有强烈民族性与装饰性的艺术作品。
学位
诔碑文作为饰终礼文,上告于天,下示于人,以述德行、叙哀情的方式展现了人类生命的价值,具有丰富的人文蕴涵。在汉魏诔碑文中,生命之情的表达又常常与天命相关,很大程度上显示了时人对天命人事的看法和态度。对于汉魏诔碑文所体现出的生命观念,前人已经形成了较为广泛且普遍的认识。不过,学者们多从个体生命观的角度去审视,而忽略了其后更为深刻的天人关系,对汉魏诔碑文中“天人合一”的大生命观缺少关注。因而,本文以“汉
学位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説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三千年的曆史;《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從漢高祖劉邦到王莽時期二百餘年的西漢歷史。從淵源來説,《漢書》的基本資料來源於《史記》,有五篇紀、六篇表、三篇志、四十篇列傳是在《史記》基礎上改寫而成的,或者説是脱胎於《史記》,加上兩部著作在體例上皆屬紀傳體,內容上皆具文學色彩,藝術手法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於是更有比較研究的可能性和
学位
民国南盘江上游水利建设,同传统时期相比,呈现出专管机构设立、具有现代化特征工程出现、小型自治型民众水利组织形成等特征,更具近代规模。同以往学界对近代化仅从工程方面定义稍显不同。本文从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出发,以记载民国南盘江一带水利工程的相关档案、报刊、地方志及水利调研专著中有关记载为研究对象,对民国南盘江上游水利发展进行梳理,在认识其发展过程的同时,探讨其是否具备近代化特征,能否判断为近代化,为学
学位
黎雄才作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其独特的山水画风格被后世誉为“黎家山水”。黎雄才从学习绘画开始便受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师承关系、时代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艺术经历愈加丰富,对艺术的认知不断提升,绘画眼界也不断开阔。在近半个世纪的写生创作中,黎雄才山水画风格特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多样的转变。黎雄才一生秉承高剑父的艺术精神,秉持“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思想,对“新国画”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