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YF4:Ce3+,Tb3+纳米晶及反蛋白石结构的制备与发光性质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zx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材料科学领域中研究人员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新型发光器件、光电放大器、防伪标识和生物检测等领域。常见的稀土掺杂材料的基质主要包括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氟化物等。氟化物在作为发光材料的基质时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如低声子能量,可以有效降低多光子弛豫过程,减少非辐射跃迁的能量损失,提高发光效率等。这些优点使以氟化物为基质的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光学特性,为理解上转换和下转换发光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近年来对于调控稀土掺杂比例从而实现对材料性能的调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对特定掺杂元素发光性能的精确控制,仍然是该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结构和光子带隙的人造材料。其周期性的介电结构对波长的调制,和半导体晶格对电子的波函数的调制作用是类似的。周期性结构所引起的布拉格散射效应能够实现对材料特定发光的禁阻或抑制,从而实现对发光性能的有效调制。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高分子微球构建蛋白石结构作为模板,进而将NaYF4:Ce3+,Tb3+材料构建为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利用光子带隙位置所对应的波长,对掺杂稀土离子的自发辐射过程和再吸收过程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对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光学性能的有效调制。该工作有望对高功率的发光光源和激光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启发。本论文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胶体作为模板制备三维NaYF4:Ce3+,Tb3+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并研究了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结构对Ce3+和Tb3+的发光的调制作用。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微球,接着采用垂直沉降自组装法将其组装成蛋白石光子晶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微观表征,观察发现PMMA微球呈密集排列,粒径大小约为300 nm-400 nm,并且具有良好的周期结构。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多组样品的带隙位置进行测量,确认制备的三维蛋白石光子晶体对应的带隙分别为461 nm、577 nm、623 nm和776 nm。这些光子晶体能够对相应波长的光产生调制。(2)利用溶剂热法制备单掺杂NaYF4:Ce3+以及不同掺杂浓度的双掺杂NaYF4:Ce3+,Tb3+纳米晶,再经清洗、离心、烘干得到粉末样品。采用XRD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XRD图谱与六方相的NaYF4标准卡相吻合,结晶性良好。SEM照片显示样品的微观形貌呈六方的纳米片形状,且NaYF4:Ce3+以及不同掺杂浓度的NaYF4:Ce3+,Tb3+的粒径大小均约为200 nm。利用荧光光谱仪对粉末样品的发光情况进行测量,研究其下转换发光性质。分析发现,Ce3+离子的掺杂对Tb3+离子的发光有增强作用,在250 nm的光激发下,Ce3+和Tb3+浓度比为6:1时,Tb3+离子的特征发射(544 nm)强度最高。(3)使用环己烷分散NaYF4:Ce3+,Tb3+粉末,填充在不同带隙的PMMA三维蛋白石光子晶体中。利用高温煅烧去除PMMA微球,获得NaYF4:Ce3+,Tb3+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结构。通过SEM照片发现PMMA微球已经挥发,NaYF4:Ce3+,Tb3+呈现周期排列的反蛋白石框架结构。并且带隙对稀土离子发光有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危害极大的环境地质灾害。煤层注水技术因其可以有效湿润煤体,具有降低煤尘量、驱替瓦斯、防治冲击地压等作用,成为目前最有效、应用最为广泛的冲击地压防治方法之一。在煤层注水实际工程中,通常会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提高注水效果。但随着深部煤层的开采,煤层地应力增大、渗透性降低,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煤层注水不能有效润湿煤体,达到防治冲击地压的目的。基于上述问题,
地表沉陷和冲击地压是两种破坏性较强的环境地质灾害,地表沉陷的出现是由于煤层顶板及上覆岩层运动发育至地表,会导致地面上建筑、农田、道路等设施的损坏;冲击地压是由于开采扰动使煤层顶板及上覆岩层发生运动及应力的重新分布最终导致围岩发生拉伸失稳破坏,煤岩体在极短时间内被迅速抛出造成破坏。由此可知地表沉陷与冲击地压均受到煤层顶板及上覆岩运动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监测地表沉陷进行冲击地压预测。为了得到两者之间所
婴儿配方乳粉(Infant formulas,IFs)可以代替母乳,为新生儿提供多种营养素。其中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和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是IFs中添加的主要益生元,用来调节新生儿的肠道菌群,改善婴儿的肠道功能以及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但研究发现,GOS和FOS的添加会促进IFs在热加工和储运过程中美拉德反
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特性的分子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荧光探针等领域。但到目前为止,具有ESIPT特性的室温磷光材料并未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将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同室温磷光相结合,不仅可以为室温磷光分子提供新的设计原则,而且还可进一步拓宽ESIPT分子的应用。最近几年无金属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发展迅速,其分子设计多利用分子内或分子间给-受体策略设计发光分子。本论文利用分子内给-受体
花生叶是花生种植时主要的副产物之一,这部分资源因研究较少而被浪费,通过开发富硒花生叶产品,科学客观地评价花生叶中生物活性物质对资源合理利用、延长花生产业链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本文以富硒花生叶为原料,采用蛋白质组学对富硒前后及不同富硒浓度花生叶可溶性蛋白变化进行分析;基于蛋白质组学结果对潜在过敏原致敏性进行了计算模拟分析;采用响应面试验法对花生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对纯化后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进行
在润滑油行业中,润滑油添加剂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成分,它能够有效提高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从而降低机械摩擦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早期的润滑油添加剂通常含有硫、磷和卤素,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无法满足环保的要求。因此,研发出符合环保要求且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的环境友好型润滑油添加剂迫在眉睫。首先,合成了五种不含硫、磷、氯等元素的水杨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分别是1,3-二丁基苯并咪唑水杨酸
为得到黄花菜和西梅的适宜保鲜方式,并为甘肃和新疆的特色果蔬的保鲜研究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以甘肃庆阳的黄花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薄膜包装方式和不同保鲜剂结合微环境气调对黄花菜冷藏期间微环境气体含量、感官、营养、生理指标、风味物质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新疆喀什的西梅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薄膜包装方式和不同微环境气调元件对西梅冷藏期间微环境气体含量、感官、营养、硬度、生理指标、风味物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巨峰葡萄属于浆果类水果,营养丰富,葡萄皮薄汁多,常因机械振动、微生物侵染、果梗褐变等原因发生脱粒和腐烂现象,同时,葡萄产业是营口市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目前存在着葡萄品种结构不合理、机械化水平低、营销体系不健全和深加工率低等突出问题。本文以营口盖州盛产的巨峰葡萄、南果梨和寒富苹果为试材,采用接菌发酵和自然发酵两种不同的发酵模式,研究其最佳的工艺路径。比较两种酵素在发酵中和发酵后的感官指标、营养指标和
Janus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界面催化和聚合物共混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制备了两种Janus片(Si-OH/NH2 JNs和PLA/PBS JNs),分别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应用。主要内容如下:1.制备了Si-OH/NH2 JNs并研究其乳化性能。首先,利用反相乳液界面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具有Janus性质的中空球,通过超声使其破碎为Si-OH/NH2 JNs。研究了乳化剂
随着传热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液体工质传热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选择尺寸小、导热系数高、换热性好的新型传热工作流体——纳米流体代替传统的纯液体工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由于金属氧化物粒子具备光吸收和光热转换的能力,因此本文选择了3种纳米级金属氧化物粒子,实现对太阳光的全波段吸收,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由于纳米粒子普遍具有很大的比表面能,使得粒子间存在较大的分子间作用力,同时粒子还存在无序的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