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轮黄日》中乌古的身份重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95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Chimamanda Ngozi Adichie)是尼日利亚新生代青年作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半轮黄日》讲述了尼日利亚内战中乌古等三位主人公的故事,描写了尼日利亚普通人在战争中的经历,探讨了这段历史中的种族、性别以及道德伦理等问题。本文以霍米·巴巴的“模拟”和“杂糅”等后殖民概念为理论依据,分析《半轮黄日》中乌古在后殖民时代的尼日利亚如何褪去“他者”身份,摆脱殖民束缚,实现自我身份重构。据此,本文探讨其身份重构对本土文化认同以及对殖民文化认同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指出小说中乌古的种族“他者”、文化“他者”和社会“他者”身份,并结合“模拟”概念,解析乌古的语言“模拟”和行为“模拟”。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在后殖民环境下乌古与本土文化疏离,同时又无法融入殖民文化而产生的身份危机。其次,本文从自我意识觉醒和身份转变角度解析了乌古的身份重构之路。结合霍米·巴巴的“杂糅”理论,本文分析乌古身份杂糅状态以及乌古的杂糅身份对尼日利亚文化的发声和殖民话语霸权的颠覆。最后,本文进一步挖掘乌古身份重构的意义,即对尼日利亚本土文化认同和对殖民文化进行反思,以及对于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中文化认同的启示。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发现在独立后的尼日利亚,主人公乌古无法回到纯粹的原始身份,也无法通过模拟西方霸权文化而存在,只能通过身份动态杂合,建立新的身份,才能适应社会生存环境。乌古的身份重构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文化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应该摒弃偏见,正视“自我”和“他者”文化,增进文化理解,尊重文化差异,在交流、互补中促进文化融合。
其他文献
社会信任的培育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厘清学校教育的作用阈限是发挥其作用的前提。在现代性背景下,个体的信任关系需要从特殊主义的人际关系转变为普遍的社会信任。社会信任区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排泄率 ( AER)与骨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 测定 132例 型糖尿病患者和 2 5例对照组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尿钙 /肌酐值。糖尿病患者根据 AER分
<正>黑磷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由于其具有较宽的可调控直接带隙、高载流子迁移率和优越的各向异性光电性质,在电子学以及光电子学领域展现了巨大的价值[1]。拉曼光谱作为
会议
粤语中(如广州话、东莞话)的“啪”[ti]可用作不定量词、指示词和结构助词,湘语中(主要见于湘语娄邵片)的“滴”[ti]与之音、义、用法大致相同,二者应同出一源。本文以娄底方言为例
中国现代作家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已取得丰厚的成绩,但仍具有较大的辑佚空间。较多集外文的存在意味着作家的既有形象面临着新的调整;而辑佚成果的较多出现则孕育了文献学工
顾鹰,儿童文学作家,《我变成了一棵树》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同步阅读书系中一本,她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顾鹰童话》一书,也深受小读者喜爱。本文作者在看过《顾鹰童话》后
报纸
建筑的双重性表现在既具有实用功能性,又具有艺术性。文章根据景区建筑的特点,结合风景区的成功例子,来论述景区建筑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强调景民居保护和建设。
深窄间隙焊接技术因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厚板材料的焊接中,尤其是针对大厚度构件的焊接,深窄间隙埋弧焊技术不仅变形小、填充量比较少,且具有多层多道焊接工艺,故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探究性学习和教学已成为教学当中的重点,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越来越凸显。本文主要就探究性学习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With the further i
目的:设计基于云平台、大数据的健康管理系统,以满足居民自身健康管理需求。方法:采用J2EE组合框架平台,利用Oracle数据库软件设计开发居民健康管理系统,建立基于云计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