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髅幻戏图》的写实性探析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o_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绘画史中曾有精准细致地展示出人体内部结构图景的图像。南宋时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李嵩所绘的《骷髅幻戏图》便是借助一种诙谐手法,在孩童面前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大小两具人体骨架,画中骷髅骨骼描绘宛若实物,整体比例协调,关节衔接处的细节也“煞有介事”。《骷髅幻戏图》的写实倾向应是有迹可循的,从唐入宋,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有了写实倾向,与彼时的社会背景、文化风俗等因素不无关系,从中亦折射出深刻的哲学内涵。本文主要采用运用观察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骷髅幻戏图》中大骷髅骨骼与真实人体骨骼之间的异同,论证作者对画中骨骼的描绘建立在拼组、观察真实的人体骨骼之上,同时本文通过多方还原时代背景,进一步探析该画作的写实性由来与风俗人文、宗教演变等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横向比对西方绘画中的人体骨骼,借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宋人关切“神”“形”的结合的自然观。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以来,中西方艺术碰撞融合,在交流中发展。赵无极作为赴法留学的艺术家,凭借其富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享誉世界画坛,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华人艺术家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赵无极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艺术风格激烈变化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到影响赵无极艺术风格形成有两大因素,一是西方现代艺术,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前者是赵无极阶段性的借鉴和绘画形式的参用,后者则是其艺术风格生发的土壤和基石。本文从赵无极的艺术人
学位
在西方艺术中,宗教艺术绘画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直到文艺复兴开始,宗教艺术绘画才从宗教艺术中独立出来,不仅仅为宗教服务,更为人性复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因此,文艺复兴中重要的宗教艺术画是非常值得考察的对象,本文从《受胎告知》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应用文艺复兴创作特点进行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文艺复兴期间分为,文艺复兴早期,文艺复兴鼎盛期和文艺复兴晚期。每个时期都在前期的基础上突破发展,如追求写
学位
20世纪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给中国艺术带来了新的面貌。对鲁迅著作的研究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艺术家们为鲁迅著作所创作的众多的美术作品,它们不仅代表着艺术家们对鲁迅著作的感受和理解,也代表着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鲁迅著作插图作品常见以黑白木刻版画、素描、漫画三种创作类型出现,艺术家们用不同的风格体现鲁迅著作插图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以鲁迅著作木刻插图为切入点,对中国20世
学位
在数字化时代中,当数字媒介与博物馆的组合已经不足为奇,甚至当许多博物馆叙事融合数字化手段以后,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等喧宾夺主的事件发生,博物馆作为代表了一部分专业权威并掌握着一定话语权的承担者,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面对动态发展的知识结构和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博物馆叙事该如何适应以及积极应对,成为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共同面对的课题。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个国家的设计
学位
本文从绘画作品的主题和形式的层面来展开哈默修伊绘画的研究,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来阐释哈默修伊绘画中幽闭空间中的孤独。哈默修伊被称为丹麦维米尔,他艺术生涯三十年的经验都凝练在他绘画作品中。他时刻关注自身内在真切的情感体验去认知和捕捉事物。本文认为哈默修伊作品的“孤独性”并不简单代表性格“内向的孤独”,而是他对传统古典绘画的敬畏与不随时兴艺术流派逐流的态度。或许现代人生活的一种孤独与疏离的状态才是艺术
学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面相公众的教育场所——博物馆,其知识的传播形式早已与最初不同。展览也不再只是作为组成展品的形式,而是开始注重由“物品”到“思维”的转变,并以更加多样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因此互动性教育在博物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的博物馆增添了趣味性更强的互动性展览,在对知识的传授上也逐渐采用互动性教育模式。“互动”一词的提出,不仅带动了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更加带动了儿童博物馆教育的
学位
本文以“美术名家回家乡”美育实践模式探究为研究课题,对“美术名家回家乡”公共美术教育的内涵、特征、现状以及可行模式进行梳理总结,结合笔者于2020年12月在广东省梅州市嘉应中学美术鉴赏课的相关教学实践,总结当地美术名家教育的不足之处,发掘《林风眠是谁》美育课程背后所蕴含的启示。由于当地美术教材中没有提及有关林风眠艺术创作的相关内容,当地学生对其知之甚少,所以此次课程亦使林风眠及其艺术创作为更多的梅
学位
明代画家杜堇,工诗文,通六书,善绘事。其画师法宋人,山水、人物、花木、鸟兽,无不臻妙。其传世绢本卷轴画《玩古图》,表现明代文人博古场景。画中极具匠心的布置,是雕花座屏和多扇围屏。其刻画入微,错落陈设。画屏之“物”虚实错落,画屏之“境”山水交融,画屏之“心”平淡天真。本文以画中屏为切入点,品画识屏,识屏悟境,悟境会心,通过“物”(造型)“境”(意境)“心”(陈设)“三面深入”循序渐进。首先探讨明代山
学位
砑花笺,既是书画的物质载体,又是艺术文化的传播媒介。其出现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此后随着造纸术的演进和时代的更迭,不断地传承与发展。砑花,“砑”是砑印,“花”指花纹,是一种纸张加工工艺。在宋代,砑花笺获得了苏轼、米芾和黄庭坚等一众文士们的喜爱,进而以此为载体留下了不少翰墨佳作,如《自书松风阁诗》、《屏事贴》、《久留帖》等。有诗句称其“若非欧虞辈,谁敢当简牍”,足见时人对砑花笺的重视。宋代砑花笺集前
学位
璎珞从印度起源,在汉地真正发展成型,不论是从形制,还是文化价值上,几乎都依附着佛教的传播。璎珞起源于世俗,绽放于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又慢慢渗透进世俗文化,在中国佩饰的历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北京法海寺壁画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寺观壁画,由宫廷画师绘制,皇家壁画的丰富、细腻,是普通寺观壁画不所及的。明代宫廷画院承袭宋制,法海寺又受到部分藏传佛教艺术风格的影响,各佛众着不同形制璎珞,璎珞的造型结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