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研学课程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ru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研学课程是一门将学生的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产物。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评价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想有效评价学生在研学课程中的学习表现,激励学生进一步发展,使研学课程的开展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通过文献分析以及对实际情况的观察,笔者发现,尽管各种各样的研学课程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但是相应的评价体系的开发却没有跟上,现有的评价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发挥研学评价应有的功能。基于此,本文拟在多元智能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小学研学课程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研学课程、学生评价、研学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构建具体的评价模式前,首先对小学研学课程及学生评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小学研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其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以此作为构建相应评价模式的依据。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初步确立了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正式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据此建立了小学研学课程学生评价量表,初步构建了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小学研学课程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二级指标包括自我表达、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等16项。最后,在苏州某校的研学课程中应用了本指标体系,并通过课堂观察法及访谈法对本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本文所构建的小学研学课程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但还存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空间,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适用性也有待后续研究者验证。
其他文献
案情介绍某省某市宏达公司于1999年5月5日依法取得了该市工商局颁发的煤炭开采企业营业执照,有效期至2008年5月30日;2000年,宏达公司取得了该市煤炭管理部门颁发的煤矿开采许
阐述了对数字图书馆概念的理解;提出了对未来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构想.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教育教学也加快了信息化步伐。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等文件对实现“互联网+教育”和“平台+教育”的呼吁,以及
1921年,李立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立三的领导下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五卅运动,这两个著名的工人运动就离不开李立三的领导。李立三关注工人阶级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西医治疗:包括阿斯匹林抗血小板
分析多媒体网络应用的前景、作用、目的.简述网络教育平台上的学习形式、协作方式、学习目的,以及多媒体网络教育模式的内涵、层次、内容、性质.
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多度分布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群落中性理论的提出使得生态学家们的注意力又再度转移到了这块领域。群落中性理论相对于古老的生态位理论在群落多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党中央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也随之显露出来,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有了新的矛盾亟需解决。其主要矛盾体现在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和大市场之间、“小农经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