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索拱结构的优化设计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byc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应力索拱结构是一种新型杂交结构体系,它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混合结构形式,将刚性拱与柔性索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共同抵抗外荷载的作用,既发挥了高强索的抗拉性能,又充分利用了拱的抗压弯能力。因此具有受力合理、自重轻、承载力高等优点,同时其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在大跨度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预应力索拱结构的截面尺寸、形状和索力值进行全方面的优化设计可以达到增加结构刚度、提高结构承载力、降低造价的目的,同时又可以丰富预应力索拱结构的理论研究,为预应力索拱结构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此类结构的应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预应力索拱结构考虑索力值的截面尺寸优化设计和索拓扑已知的结构形状优化设计。 在截面优化设计方面,考虑了强度、刚度、尺寸等约束条件,以结构重量最轻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对截面尺寸和索力这两种性质不同的设计变量,采用两级优化的方法处理,对索力的优化以结构在荷载(包括自重)和预应力共同作用下结构各构件的应力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数学规划模型;对截面尺寸的优化采用浮动应力指数法。算例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地克服预应力和截面尺寸这两类变量在数值上和性质上的不统一所造成的不易收敛问题,可以较快地收敛到满意结果。这也是本文预应力索拱结构形状优化设计的基础。 在形状优化设计方面,在布索拓扑已知的情况下,给出了相应的优化数学模型,设计变量包括截面尺寸、索预应力和节点坐标。采用分离变量空间的优化方法,将索预应力和截面尺寸作为第一设计空间,采用截面尺寸优化的方法进行优化;将节点坐标作为第二设计空间,采用节点渐进法进行优化。算例表明采用本文形状优化设计方法可以较快地收敛到满意的结果,结构重量不断降低而结构刚度不减,可以得到较优的结构形状。 本文方法适合于线弹性、小变形、布索位置已知的预应力索拱结构或预应力索刚架结构的优化设计,可进行此类结构的考虑索力值的截面尺寸和形状优化设计。
其他文献
结构超强能提高结构在强震下的抗倒塌能力,但如果在设计中适当考虑结构超强,能降低设计地震作用,使设计出的结构更加经济合理。国外对结构超强问题研究较早,美国、新西兰等国
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资料和大量建筑物基础隔震工程及建筑物整体移位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对既有建筑物基础隔震加固全过程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可行的施工方
本文提出把基础隔震技术和板柱无梁楼盖结构体系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保留板柱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原有的优点,另一方面,通过基础隔震技术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板柱结
目前本构关系的研究通常基于传统的弹性、弹塑性、粘弹塑性理论(在考虑水的影响时还结合达西定律或其修正关系);考虑较为复杂的情况是将其中土颗粒变形用粘塑性、次塑性等模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处理量的剧增导致大量剩余污泥产生。剩余污泥原位减量技术能够保证污水处理工艺出水排放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实现污泥产量的减少。好氧-沉淀-厌氧(oxic-settling-anaerobic,OSA)污泥原位减量工艺由于具有污泥减量效果明显、工艺简单、能耗低等特点从而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由于OSA工艺污泥减量内部驱动机制仍存在争议,阻碍了工艺过程的优化控制以及在
盾构技术已有近190年的历史,从最开始的手工盾构到后来的半机械化盾构到现在的全机械化的盾构。近三十年来,盾构工法的发展具有盾构隧道长距离化、大直径化以及盾构的多样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提出解决水危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是建立起健康的社会水循环,健康水循环定义:在水
动力稳定性问题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前沿课题,其失稳机理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求解比较困难,失稳准则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共识。小波分析已成为当前应用数学中迅速发展的新领
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急剧增加,各个行业大规模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随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地基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复合地基越来越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尽管
近年来土钉以及复合土钉支护以其突出的经济性与良好的工作性能在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国学者对土钉以及复合土钉支护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但是对土钉以及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