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刘松江教授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用药规律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5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黑龙江省名中医刘松江教授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用药思路及用药规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将搜集到的临床数据资料加以深度挖掘及分析,以期降低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发生重度骨髓抑制的风险,为骨髓抑制的治疗及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方法:收集整理2013年12月至2021年12月刘松江教授门诊治疗因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肿瘤患者的病历,按照相应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得到有效病案共计120例。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分析平台中,利用该平台的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结果:收集整理后共得到有效病案120个,患者年龄大多集中在50-59岁,其中肺癌患者的发病人数最多,骨髓抑制程度以Ⅰ、Ⅱ度多见。患者首诊症状主要有乏力、失眠、纳差、贫血、多汗、腹胀、手脚麻木、腹痛、腰疼、恶性呕吐等。刘松江教授治疗骨髓抑制共用药物183味,累计出现3618次,其中温性药使用最多,频次为1442次,占比42%;其次为平性、寒性药,分别出现955次及760次,占比28%和22%。五味中的甘味药出现1 9 1 2次,占比3 5%;苦味药出现1 8 7 4次,占比3 4%。药物归经以脾、肝二经最多,分别出现1864次和1751次,二者占比为41%。结论:1.刘松江教授认为骨髓抑制的发生主因素体正气亏虚,脏腑失调,阴阳失和,气血紊乱,痰饮、瘀血、癌毒相互搏结,耗气伤血,气血两虚,日久发为本病。2.刘松江教授治疗骨髓抑制以扶正固本,补益气血为主,祛瘀化痰、清热解毒、宁心安神、和胃消食等治法并用,以达扶正祛邪,邪去正自安的效果。3.刘松江教授治疗骨髓抑制多使用温、平、寒性药物,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多归脾、肝、肺、胃经。治疗骨髓抑制的核心处方为:黄芪-白术-茯苓-莪术-太子参-鸡血藤-女贞子-延胡索-鸡内金-山楂-甘草。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和复杂度都高于初中,因此通过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能够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抽象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篇文章通过分析数形结合的概念,探讨了将数形结合方法应
城市能源规划是引导城市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转型的顶层设计文件。结合城市能源规划研究和编制的实际复杂情况,自主设计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能源规划前期研究方法体系,为城市能源规划工作提供实用指导与参考。梳理了规划前期研究的4个阶段,提出能源供需形势情景量化分析的“6步骤”,提出基于约束条件分析、趋势预测分析和专家研判分析的转型潜力“3Y”分析法。最后基于S市的能源发展历史成效与未来形势,使用提出的方
<正>滔滔红水河依然风姿绰约,沿线哺育的城镇和百姓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长"大扮靓了,乡村富裕"变脸"了;农村过上了城里的生活,农民变成了市民。建市十年来,河池市在人居环境、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大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硕果累累。注入"生态民族文化"新活力河池市围绕打造"生态民族文化名城"的目标,全面开展城乡新貌新风工程,加快
期刊
<正>家用电器(指寿型)的寿命T服从负指数分布。一、系统可靠性综合家用电器由n个部件构成,各部件寿命均服从指寿型分布,即Rj(t)=e-λjt 式中:Rj—第j个部件的可靠性; λj—第j个部件的失效率。
期刊
<正>“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抓好党建的极端重要性。年初以来,中共双鸭山市委组织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紧紧以“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二十大”为主题,采取“书记抓党建项目”工作模式,组织全市各级党组织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链条,铸牢“夺旗唯先”意识,推进基层党
期刊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特色。该文结合其理论渊源和现实背景,分析美国高校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六个主要实施途径:课程教学隐性渗透、课外实践活动、高校学术事务管理制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标志性校园建筑熏陶,以及隐性教育与宗教教育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高校思政工作的启示。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相关规定,语文课程内容要与育人目标相融合,要培养有品德的人才,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要加强古诗词在高中课堂中的比例。因此,我们要重视古诗词教学,将古诗词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古诗词为载体,
古诗文中存在着不少典故。典故虽然加大了理解和鉴赏古诗文的难度,但一旦透彻地理解典故,不仅可以促进古诗文的教学,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古诗文典故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都没有对古诗文典故教学作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所以古诗文典故教学没有一套规范的教学理论指导,且目前对中学古诗文典故研究还停留在人教版本。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