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调制器在量子态保偏传输方面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14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激光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声光调制器已经成为了多个领域的重要器件。在量子通信这一新兴领域中,声光调制器通常可以实现光开关、时序控制、特殊光开关、纠缠光子反馈采集响应器等功能。声光衍射效率和对任意偏振光偏振保持的能力是声光调制器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并且都会对量子光学的实验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了解声光效应开始对声光调制器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声光调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声光调制器的各种性能参数,尤其对衍射效率这一参数做出了进一步地分析和实验研究,并总结了目前所存在的能够提高衍射效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任意偏振光保偏的声光衍射效率增强系统,意在提高声光调制器的衍射效率并能够实现任意偏振光的保偏。该系统是通过采用0级衍射光反馈的方法来提高声光衍射效率的,同时采用由1/4波片-1/2波片-1/4波片组成的波片组来进行相位补偿从而实现任意偏振光的保偏。经过实验验证表明,该系统能显著提高声光调制器的衍射效率,并能保证在量子通信领域中任意偏振光的保偏传输。此项工作为之后光纤耦合声光调制器以及基于声光调制器的量子器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基础。将改造后的声光调制系统应用到基于冷原子系综的量子存储实验中,对实验释放出的存储信号光子进行测量,测量数据通过以量子过程层析为技术核心的程序处理后得到了该存储实验量子过程的保真度。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声光调制系统在单光子量级下对任意偏振光的偏振保持能力满足偏振纠缠对量子光路的要求。此项工作为之后的实验及量子通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来,通信系统正在向着大容量,高速率,低时延的方向发展。大规模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5G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很大程度提升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本文中重点研究了MIMO技术中的基于超表面的多波束天线等关键技术。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谐振环超表面的双波束天线。该天线由两个相同的印刷偶极子贴片、介质基板和超表面构成。其中,双谐振环阵列印刷在介质基板上组成超表面。通过加载超表面实现
互连网络的性能对并行计算机系统功能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系统互连网络的可靠性用于表征在一定时间内系统某些功能的维持能力,是衡量网络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k元n方体网络是一类著名递归互连网络,诸多基于k元n方体网络构建的并行计算机系统已经问世。互连网络的子网络可靠性对系统实际应用至关重要,然而k元n方体网络的子网络可靠性研究尚不完善,如至少存在某一规模无故障子网络的概率估计问题以及不相交子网络平均失效
近年来,汽车数量的猛增导致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专用短程通信(DSRC)技术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V2X(vehicle to everything)通信系统在车载信息传递和接收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车载天线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低剖面、宽频带、高增益、多频段。其中,低剖面既可以很好地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风阻,还可以起到美观和隐蔽作用;宽频带能够提高天线的信道容量;
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新一代纯有机发光材料,具有小的单(S1)-三线态(T1)能级差(ΔEST<0.3e V),可以使占75%的三线态激子通过反系间穿越至单线态进行延迟发光,其内量子效率理论上可达100%,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科研和产业等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高效的TADF分子需要兼具小的ΔEST和大的单线态辐射跃迁速率,这两者理论上又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近期人
电磁吸收器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电磁波研究利用的需求,它能对电磁波产生吸收的效果。太阳能吸收器是电磁吸收器的一种,也是热光伏发电器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的吸收器存在吸收带宽较窄、加工方式复杂、对入射角度敏感以及难以应用到高温领域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磁激元共振和电介质腔共振效应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电磁吸收器不同的结
微带反射阵列天线作为一种常用的高增益天线,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由传统的抛物面天线和阵列天线结合而来并且具有这两种天线的优点,如低剖面、重量轻、体积小、低成本、高定向性、结构简单、设计难度低等。正是由于这些优点,微带反射阵列天线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带反射阵列天线由馈源天线和平面反射阵列组成,由于馈源天线到反射面上各单元的空间相位延迟不同,故需通过调整单元的
随着半导体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小,传统的集成电路互连线方式带来的延迟、能耗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半导体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该问题,人们提出多种方案,其中,三维集成电路利用硅通孔(Through-Silicon-Via,TSV)实现上下层芯片间垂直互连,具有尺寸小、功耗低、互连密度大以及可实现异构集成等优势,是最具前景的技术方案之一。实际应用中,TSV加工工艺复杂精细,会因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工艺不
超材料(Metamaterial,MM)是一种特殊设计的人工复合电磁材料,具有自然界常规材料所没有的电磁特性。超材料吸收器作为超材料的分支之一,可广泛应用于电磁隐身、折射率传感、热成像等领域。超材料吸收器被提出以来,已经从最初的单频吸收器发展到多频乃至宽频吸收器,工作频段也涵盖了微波、太赫兹(Terahertz,THz)、红外和可见光波段。可调谐超材料吸收器的频段和幅度可以被外部激励条件所调控,能
压缩态光场作为量子光学中一种重要的非经典光场,于1985年通过实验制备首次获得。由于其具有能够突破量子噪声极限、压缩量子噪声的特性,在精密测量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最近压缩态光场被用于引力波探测,LIGO实验小组将真空压缩光注入引力波探测器的暗端口,极大地提高了其灵敏度。灵敏度的高低依赖于注入压缩光的压缩度大小。压缩度改善的主要限制因素包括损耗和位相抖动,同时为了将高压缩度的压缩光应用到实际精密测量
超材料是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合成的、具有特殊电磁特性的新型材料。超材料吸收器是超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利用新型二维材料石墨烯代替传统的贵金属进行超材料吸收器的设计与吸收性能的研究。所有的数值计算都利用电磁仿真软件CST MWS进行频域仿真,同时结合阻抗匹配理论和多重反射干涉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基于石墨烯材料的特殊性质和超材料吸收器在THz频段的实际应用需求,本文针对如下内容展开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