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作为非侵入生物基质拟合血液暴露的模型建立与应用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ih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保证给儿童提供更好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基础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儿童药物研发和临床使用仍远远落后于成人用药的水平,儿童用药仍然是“孤儿领域”。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临床药代动力学数据缺乏,理论的机制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临床数据的充分验证。数学工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临床数据需求,但仍无法解决儿童临床试验所需入组受试者多,研发周期长的缺陷,尤其是缺乏个体暴露曲线数据,很难达到申报资料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试验方法,在符合伦理下描述每个个体的药代动力学行为。非侵入替代基质采样是首选的策略,尿液是首选的研究对象。本文选择有广泛临床应用的药物为受试药,选择标准为:(1)儿童专用药或成人共用制剂;(2)有足够的临床患者;(3)给药方式涵盖常见种类。本文建立了尿液和血液之间的药物暴露关系的数学模型,然后对这一新方法进行全面的试验验证,最终期望应用于临床。建模和验证试验设计的原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一房室模型到多房室模型,从静脉给药到口服给药,从单次给药到多次给药,从动物到临床,以期促进儿童(尤其是幼儿)用药的临床研究,促进儿科药物开发,为新药报批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经典的房室模型,建立静脉注射、口服(血管外)、输注等方式给药后,尿累积排泄曲线与血浆暴露曲线之间的数学关系;2.静注模型以地氯雷他定为受试药,通过测定大鼠静脉注射地氯雷他定后尿排泄曲线和血浆暴露曲线,,综合评价不同房室模型、不同单点血浆数据对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拟合结果,阐述模型的优化过程;3.口服模型以地氯雷他定为受试药,通过测定大鼠口服地氯雷他定后尿排泄曲线和血浆暴露曲线,综合评价不同房室模型、不同单点血浆数据对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拟合结果,阐述模型的优化过程;4.静脉输注模型以白消安为受试药,测定大鼠(单剂量和多剂量)静脉输注白消安后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尿便排泄,综合评价模型拟合效果,判断最佳建模方法;5.研究肾损伤对大鼠静脉注射白消安、马兜铃酸I后药代动力学和尿便排泄的影响,并从损伤机制解释药代动力学和尿便排泄变化;研究肾损伤对尿清除率的影响,探讨拟合血液暴露的可行性;6.招募3~18岁青少年白血病患者,完成临床研究,验证输注模型在临床拟合儿童患者血液暴露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1.尿液累积排泄方程转换为剩余尿药量方程后,与相应房室模型的血浆暴露方程具有相同的混杂参数,因此从尿排泄逆推血液暴露具有理论可行性。但模型拟合过程中,需要判定房室,并需要单点血药浓度数据以计算尿排泄率,才能锚定血浆暴露曲线。本文主要针对以上2个主观判定因素,以静注、口服、单剂量输注和多剂量输注等给药途径,建立并优化逆推过程,并验证模型效力。2.大鼠单次静脉注射地氯雷他定0.5 mg/kg后,体内消除半衰期为2.14 h,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血药浓度较低;24 h内累积排泄率为5.19%,排泄率较高。通过建立一、二、三房室模型逆推方程发现,二房室和三房室模型比一房室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经过模型拟合值的MAPE、AFE、AAFE以及t1/2、Vd、AUC拟合误差的综合比较,三房室模型结合T=1 h血药数据计算具有最理想的拟合效果,其中MAPE<100%,AFE<1,AAFE<3,AUC等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拟合误差均在0.5~2倍之内。但也有个别受试大鼠显示出较差的拟合效果,例如Rat06的剩余尿药曲线呈二房室模型,而血浆药-时曲线为三房室模型,因此导致利用T=1h单点数据锚定所获得的药-时曲线拟合效果差,分析可能原因是,α相持续时间短,尿液排泄受采样时间段限制,未能充分展现α相;或者α相血药浓度高,肾排泄饱和,尿液排泄曲线未能展现α相。3.大鼠口服2 mg/kg地氯雷他定后,药物在体内迅速吸收,达峰时间Tmax约2 h,消除半衰期为4 h左右,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4.15%,但个体差异较大。大鼠口服给药后60 h内尿中原形的累积排泄率为1.76%,排泄率较高。同样经过对2个主观判定因素的优化后,采用二房室模型和T=4 h血药数据计算的CLr,从大鼠口服地氯雷他定后的尿排泄曲线逆推血浆暴露曲线,对血药浓度拟合误差MAPE<100%,AFE=0.63,AAFE=2.02,对AUC、Cmax、Tmax、t1/2等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拟合范围均在0.5~2.0倍之内,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在本章口服模型中,tlag计算值存在较大误差,不符合tlag<5 min的预期值,因此在方程建模中不考虑tlag校正。大鼠口服地氯雷他定后8~12 h时,个别动物血浆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可能是地氯雷他定的存在肝肠循环。虽然出现肝肠循环的情况时,动物的尿排泄曲线与血浆药-时曲线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但这种更复杂的尿-血暴露关系,本模型(基于房室模型)无法实现拟合,而PBPK模型可能更具有优势。4.大鼠静脉输注白消安后,体内暴露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消除半衰期为2.3h左右,原形经尿累积排泄率占总给药量的4%,而经粪便排泄较低,约0.4%。本文建立了一房室输注模型,通过比较不同单点血浆数据的拟合结果发现,给药结束后前期血药数据具有较小拟合误差。拟合结果表明,采用T=1 h或T=1.033 h单点血浆药物浓度实测数据计算CLr时,模型具有最佳的拟合效果,对血药浓度拟合误差MAPE=15.07%,AFE=1.04,AAFE=1.37,对t1/2、C0、AUC、Vss等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拟合误差在0.9~1.1倍之内,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本章一房室单次输注模型适用于未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单次输注给药过程,仅需T=1 h或T=1.033 h单点血浆药物浓度实测数据和给药结束后的尿排泄数据,即可逆推血浆暴露曲线,获得准确的药代参数拟合结果。5.参考白消安临床给药方案及其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本章设置τ为4 h,即2倍半衰期,每次输注1 h,以固定剂量输注7次。大鼠首次给药后,药物原形经尿排泄量约占总给药量的0.91%,经粪便排泄约0.051%。末次给药结束后,24 h内尿累积排泄率为3.61%,粪便累积排泄率为0.10%。本章建立了恒定剂量下,间隔τ(h),每次输注T(h),共输注n次的模型方程,采用首次给药后的单点血药数据和末次给药后的尿排泄数据完成血浆暴露曲线的逆推。采用首次输注结束后即刻(T=1 h)的血药数据具有最佳的拟合效果,对血药浓度拟合误差MAPE=19.40%,AFE=0.97,AAFE=1.17,t1/2、Cms sax、Cms sin、AUC(0-t)、CL等药代动力学参数误差范围在0.8~1.2倍之间。6.本章建立了阿霉素肾损伤模型(ARN)和马兜铃酸I肾损伤模型(AAN),综合考虑模型组体重、尿量、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病理等的变化,ARN组和AAN组大鼠均达到轻微肾损伤程度。ARN和AAN模型会导致Bu和AAI截然不同的药代动力学和排泄变化趋势。ARN导致Bu在ARN大鼠中血液暴露显著升高,清除率显著降低,尿便中药物原型累积排泄率均略有降低;导致AAI尿排泄增加,血液暴露显著降低,清除率显著升高。AAN导致大鼠的AAI经尿累积排泄率显著降低,但未引起血液暴露和清除率显著变化;Bu在AAN大鼠体内的PK特征、尿排泄未受到显著影响。以上药代动力学参数和排泄变化可能与药物代谢酶、转运体的表达受到诱导有关。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静脉注射Bu后的药-时曲线和剩余尿药曲线均符合一房室分布模型,且两曲线具有良好的平行关系。采用单房室静脉注射模型和T=2 min单点血浆药物浓度数据逆推血浆暴露曲线,三组的血药浓度拟合误差AFE<2,AAFE<3,对t1/2、C0、AUC、Vss、CL、MRT等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拟合误差在0.8~1.2倍之内。本实验的结果显示,拟合尿排泄数据所得参数α和keA均低于实测值,表现为各时刻计算的CLr,t变异大和前低后高的时间依赖趋势。这极大影响了尿排泄数据对PK研究的代表性和应用前景AAI经静脉注射后在大鼠体内符合三房室分布模型;剩余尿药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由于尿排泄数据不够密集,药-时曲线与剩余尿药曲线的α相曲线斜率存在较大差异,数学模型不能达到理想拟合效果。预实验表明,对于半衰期短、尿排泄率低的毒物或药物,采用膀胱插管或尿道插管手术能够改善拟合效果。7.本章为Bu多次输注模型的临床验证。患儿首次给药Bu 0.8 mg/kg后,t1/2为2.51 h,Cmax为833.51 ng/m L,AUC(0-6h)为2904.00 h·ng/m L,CL为234.61 m L/h/kg。首次给药后0~6 h尿药累积排泄率为1.41%,末次给药后为1.43%。采用首次给药后尿排泄数据逆推药-时曲线,MAPE<32.21%,RSD<2.55,AFE<1.07,AAFE<1.31,t1/2、Cms sax、Cms sin、AUC(0-6h)、AUC(0-t)等PK参数拟合误差在0.99~1.25倍之间,满足误差要求;采用末次给药后尿排泄数据建模,MAPE<38.32%,RSD<4.4,PK参数拟合误差在0.5~2.0倍之间,可实现对PK参数的准确拟合。另有1例女童患者,采用首次或末次给药后尿排泄数据逆推药-时曲线的MAPE分别为58.94%,215.51%,后者误差大的原因可能为治疗过程中清除率变异导致。综上,为实现尿液作为非侵入生物基质,逆推血药暴露曲线的目的,本课题以房室模型为基础,构建了血浆药-时曲线与尿累积排泄曲线之间的数学关系。针对静注、口服、单剂量输注、多剂量输注和肾损伤等情况下,通过对2个主观因素(房室判定和单点血药浓度选择)的敏感性分析,优化模型,并以实测血药浓度验证模型效力,初步实现了主要依赖尿排泄数据的PK研究策略。不能否认,本模型的前提(药物具有恒定的尿排泄速率)和原理(房室模型)的局限性,导致其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药物,例如无(或低的)尿排泄,短半衰期,体内处置复杂的药物。因此,仍需进一步深入扩展技术,例如,尿液连续采样,利用PBPK模型,充分发掘尿中药物代谢物的动力学数据,推动尿液作为非侵入生物基质的PK研究策略。
其他文献
军事无人机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一旦无人机在任务途中失事坠毁或被俘获,可能造成军事机密泄露甚至重要控制系统被侵袭控制的风险。民用无人机尽管成本相比军事无人机较低,但其控制安全仍不可忽视,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能对经济和人员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后果。为了实现无人机的控制安全,智能无人机安全控制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无人机安全控制方面的问题,基于韧性系统设计、在线安全评估、实时智能控制等理念,研究无人机安全、
学位
陆基大气层核爆探测与识别能力对于我国应对核威胁的快速反应能力建设非常重要,而大气层核爆的光辐射效应特征规律明显,有关理论成熟,适用于核爆识别、爆炸方式判别与当量估算。本文重点围绕陆基核爆监测在光干扰条件下的大气层核爆光辐射信号识别问题,通过实验采集闪电、阳光本底、雨水天气和水面反射光等条件下的光干扰信号数据,综合运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方法,对目标信号与光干扰信号进行分析,探索核爆光辐射信号
学位
随着金融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不断深入,金融欺诈行为和手段也不断演变出新形式。新型金融欺诈犯罪活动更加难以监管,会给民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害,降低金融平台可信度,冲击国家金融信用体系,给国家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检测潜在金融欺诈犯罪行为对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基于规则的金融欺诈检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领域专业知识来建立完整可靠的欺诈检测体系;而基于机器学习的欺诈检测方法由于缺失
学位
近年来,用于脑功能调控的神经调控技术蓬勃发展,很多方法已在临床上被推广应用。目前,物理性刺激的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包括:电极深部脑刺激、经颅磁刺激、光遗传技术、超声深脑刺激等。但是这些调控技术各存在刺激靶点改变灵活性差、刺激深度与空间分辨率不足、需要注射病毒转染和调控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与这些技术相比,光调控则能以较高的时空分辨率、无需引入外源基因的方式对神经活动进行干预。红外光神经刺激作为光神经调控的
学位
硫芥类化合物危害巨大,实际筛查环境复杂多样。本论文以核磁共振氢谱和一维同核选择性激发为技术方法,通过系统研究硫芥类化合物的化学位移规律,优化和开发一维选择性激发技术,设计合理的筛查方案,构建核磁谱库自动检索匹配,实现了对复杂样品中硫芥类化合物的无损筛查。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具体如下:(1)硫芥类化合物~1H NMR化学位移影响因素研究。以硫二甘醇为代表化合物,研究了不同溶剂、浓度、酸碱度、离子强度条
学位
生物医学研究中,转录组数据挖掘是揭示药物(疾病)的生物反应机制、发现及解读关键基因的重要手段。高通量测序技术带来海量的数据信息,为系统化的生物信息分析带来挑战。一是构建有效分析流程提取大规模数据中生物学信息存在难度;二是bulk RNA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相对成熟,但在表征数据的生物意义时仍存在不足;三是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开发蓬勃发展,仅细胞类型自动注释工具就高达一百多种,高效选择合适的
学位
有机磷神经性毒剂(OPNA)作为化学战剂,已被《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明令禁止,但由于其致死性高及易被合成和滥用等特点,仍会对国家和社会安全产生巨大威胁。OPNA暴露后,对中毒现场的环境和生物样本进行即时检测和溯源性分析,可为指称使用化学战剂以及人员中毒救治快速提供参考和信息支撑。本论文基于目前OPNA暴露的现场快速检测(POCT)方法难以区分不同毒剂类型的现状,以梭曼(GD)和维埃克斯(VX)膦酰化
学位
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将大量未加任何处理的化学武器掩埋到我国领土或投掷于我国境内江河湖海中,使我国至今仍面临严峻的毒剂泄漏风险。日遗化武毒剂在水气、冰气界面的环境归趋性影响是评估其对我国环境风险的重要方面,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测定日遗化武毒剂在水膜或冰膜的吸附分配系数。(1)本工作设计加工了一种新型的流通管反应器,以典型的日遗化武毒剂-苯氯乙酮和芥子气为目标物,开展其在空气/水界面的吸附分配研究。该
学位
目的探究柑橘橘络提取物对低氧暴露条件下小鼠耐缺氧能力和肠道功能的影响,并对其类黄酮物质进行分析测定。旨在为橘络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并为新型抗缺氧营养制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6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 control)、红景天对照组(Rhodiola control,400 mg/kg)、柑橘橘络提取物低剂量实验组(Experimental-L,15 m
学位
随着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增多,人类踏足外太空环境频率增加,各类微生物或病原体也会随着宇航员机体和各类航天器材设备进入外太空环境。太空特殊的极端环境因素(微重力、辐射、昼夜节律、温差等)引发的微生物生物学性状改变,对宇航员健康和航天器寿命造成威胁。由于太空搭载资源的稀缺,限制了某些空间实验结果的重复观察与验证。目前很多研究在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及相关分析。地面模拟微重力的实验条件能在一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