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9-3油田储层地质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v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锦州9-3油田投产5年后即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采出程度较低、地层亏空严重、在边水和注入水的双重影响下,单层突进严重,含水上升过快、油田原油产量递减快等问题相当突出。根据油田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进行储层地质研究。本论文研究主要包括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识别与划分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等。本论文研究中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是根据油田特征和研究需求,利用“标准层控制下相控为基础的旋回对比方法”进行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开展了由点到线再到面地三级对比方式,把油田10个油组细分为33个小层。在此基础上通过岩心、地震相、测井相等特征进行沉积微相的划分与识别,确定研究区内主要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及河道间等5种微相;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主要砂层平面沉积微相的绘制。从而得油田主要含油层位储层相对较发育,物源主要来自北东方向,砂体自北东向南西延伸,来自东北方向的物源可能分出两支。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平面分布变化较大,渗透率较高部分主要储中在构造高部位,向构造低部位渗透性明显变差。通过微观非均质性和宏观非均质性以及夹层分析,认为储层均质性严重,油田动态资料、吸水剖面测试、产液剖面测试资料也证实了储层的强非均质性。从而找到了含水上升快的真正原因,为油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供地质基础。在这种强非均质性的条件下,过大的单井注水强度是导致单层突破、油田含水上升快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强非均质性储层,油田采取了增加注水井或部分角井转注从而减少单井注水强度或调剖、分层配注等措施,有效的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其他文献
此次研究内容将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作为典型,说明了众学院在对于增强媒体传播的力度的重要性以及其仍拥有的瑕疵,并提及如何增强媒体传播能力,从而使得科学能够得到提高与创
离心式压缩机作为高速旋转机械的典型代表之一,在石化、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十分普及,体现了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中国离心式压缩机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进步虽然摆脱了依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加之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汽车制动安全性也越来越受重视。就目前,摩擦制动仍然还是主要的制动方式,但传统摩擦制动在连续制动、频繁制动等工况下会
本文以梧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梧州市的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单一模型、双向动态变化模型、消耗度模型等,从不同方面对梧州市1997-2004年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变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水一岩化学作用,长期的地球化学作用,会改变地质体的工程特性,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使其趋于失稳状态。如何利用天然或者人工改良的地球化学方法对不良地质体进
渤海A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辽西凹陷中段、辽西1号断层下降盘,东侧紧邻辽西凸起,主要含油层系分布于下第三系东营组东二下段,储层岩性主要为湖相三角洲沉积的细砂岩,其次为
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是一个在各国竞相研究的重要课题,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相关的法律和技术法规。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部分实施部分强制性碰撞安全法则,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越
随着石油化工装置向大型化、复杂化发展,装置发生事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越来越严重。传统的检验方法已不能有效地降低设备事故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石油化工企业间的
期刊
微地震技术是一种日趋成熟的技术,其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微地震射线理论模型的建立,探讨了微地震记录的一些特征。在微地震射线理论模型中提出了两种介质模型(层状均匀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