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燮《原诗》研究

被引量 : 31次 | 上传用户:besto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燮《原诗》是中国古代诗话的集大成者。自30年代以来,叶燮诗学从研究方法和内容都经历了大的变迁,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文学批评史本身学科建设的成熟,另一方面,也说明叶燮诗学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显学,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本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变”为视角,以“关系”为《原诗》理论生成的逻辑脉络,以《原诗》写作运思方式为轴心,用阐释学的研究方法,对《原诗》进行了全面分析比较,从而加深了《原诗》理论的传统性和现代性认识,拓宽了中国古代文论现代性转换的现实性视域。导论,通过对叶燮诗学研究的意义梳理,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本论文以作者的运思方式为切入点,以“关系”做为叶燮展开具体论述的框架,对《原诗》进行文化学视域下的现代性特质分析,从而为《原诗》之“是”和之所以“是”的理论背景提供了综合性审视空间。论文第一章,以“源流本末”、“正变盛衰”、“沿革因创”、“陈熟生新”,为《原诗》关系之变的逻辑思路,进行诗变前提论、相对论、分期论、尺度论的内涵分析,从而对关系之变的求真内涵进行诗歌批评发展形态阐释。同时,通过对历代诗歌批评论的否定,叶燮不仅展示了诗变的关系内涵,而且诗歌批评的潜在真实标准,也随之建立。论文第二章,以“才、胆、识、力”为中心,对诗人主体论进行中西比较式研究,并以“才、胆、识、力”作为“知行合一”关系的进一步体现,进行了历史综合性探讨,其中,才的先验基础性、识的后验前提性、胆的依托性、力的完成性,是叶燮诗人主体论的主要内涵,力的完成性,是中西诗学主体创作论的汇通和体现。论文第三章,以“情”的对象性和非对象性为特质,对主客体论的逻辑基础、意境生成,进行以体验为主导,以想象为主线,以突破现实关系为主旨的“理、事、情”主客体论还原,其中,情的统和性,理的体验性,法的辩证性,是“理、事、情”说成立的关键,从而诗歌本体呈现出哲理本体、情感本体、历史本体交相为一的多元特质。论文第四章,以诗歌流变论为中心,以叶燮的儒家人格道德批评论为先导,社会历史批评为主线,艺术审美批评为高下,进行批评方法的哲学性、科学性、学科性历史探讨,由此,叶燮诗歌批评论不仅呈现出多元性的文化特质,而且以“境”为中心的诗歌批评规范,成为叶燮审美艺术批评的核心,展示了诗歌批评的学科性动态演变过程。论文第五章,以《原诗》的文化学意蕴为中心,进行了以境为中心的天人合一论、以史为中心的经验方法论、以对话体为机制的圆通性理论文化学意义探讨,从而凸显了中国古代的艺术理性精神、经验实证主义认知结构、致用型语言观的文化学存在背景。
其他文献
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因种种原因半途而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企业却频频在海外并购中出击得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
当下处于深刻社会变革的中国,社会结构、社会价值取向出现了许多变化和调整。复杂多变的社会进程要求行政部门在控制与引导的选择上更有智慧,体现柔性关怀,并充分尊重社会的
外皮致色珍珠马红艳李勋贵戴塔根珍珠在珠宝世界里有皇后之称,一提起珍珠,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它的晶莹洁白、珠光闪烁,圆润凝重。其实,在珍珠世界里,还有多种彩色珍珠,不为大多数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公司的竞争,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只有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合理科学地管理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面对一项调查中5000万“差生”这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笔者拟对“差生”问题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进行反思,以理论及现实为依据,从公正及人道的层面证明: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
本文讨论的是倍受语法学界争议的取得义双宾句的句法结构,采用的主要是乔姆斯基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本文详细说明了取得义双宾句句法结构的生成,力图证明典型的给予义双宾句和取
随着Internet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联机事务处理、智能化服务、企业的全球化管理、应用集成、服务集成等新业务需求的提出,需要在异构、分布的环境中完成各类企业
在《语言教学原理》这本书中,Brown(1994)阐述了文化在第二外语的习得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文化是生活的一个方面,而语言则是记载文化生活不同层面的标志,是传承文化的重
随着我国电镀,皮革、染色、金属酸洗等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物Cr(VI)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水中Cr(VI)含量超过环境质量标准限值,饮用后有致癌的危险,国家环保局早把废水
当代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迪里拜尔(Dilber)和曹秀美(Sumi Jo),同为美声歌坛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亚裔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们一位来自中国,一位来自韩国,拥有近似的东方文化背景